查看原文
其他

8.0,传说中的破尺度电影

关注我→ 奇遇电影 2021-11-09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真是充满话题。


除了摘下首度夺得金狮奖的超英片《小丑》、是非不断备受争议的评委会大奖《我控诉》,还有一部入围主竞赛的片子闹得沸沸扬扬。


它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这部捷克电影,《被涂污的鸟》


它是去年威尼斯尺度最大、最受争议电影,放映时观众「冲向出口,摔下楼梯,仓皇逃窜」,纷纷离场。



1500名观众,走1200人。连导演都懵了:「我不明白,这太疯狂了。」


这是怎样一部电影,让人避之不及?


《每日邮报》说它「无比堕落」,《综艺》则将它描述为「毫不留情的残酷」。



最近,这部传说中的电影终于出了资源,终于可以亲睹这部「神奇」之作。


被 涂 污 的 鸟

Nabarvené ptáče

2019

导演: 瓦茨拉夫·马尔豪尔

主演: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 哈威·凯特尔

巴里·佩珀 / 朱利安·山德斯 / 乌多·基尔…


豆 瓣8.0 / 10

IMDb7.3 / 10


《卫报》报道,观众们的第一次大规模离场时,影片正播放的内容是:


一个男人用勺子把另一个人的双眼挖了出来,并把它们拿去喂猫。


在另一个场景中,一个女人一边勾引男主角,一边试图与山羊发生性关系,这导致了第二波离席潮。



尽管这些媒体都将本片描述得异常残酷,但它们都看到了最后,并且大多数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好评。


我也必须为提前走出放映厅的那些人感到惋惜。他们错过了一部好片。


但需要提醒的是,观影需谨慎,特别是影片后半程。


因为,这真的是一场炼狱之旅。



《被涂污的鸟》讲的是一位无名男孩,一段流浪之旅。



他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被不同的人收养、指使,始终遭遇暴力,如宿命轮回般逃避不了悲惨结局。


整段旅程中,充斥着虐待、屠杀、LL、SJ(大家自己去脑补吧)等等一系列挑战极限的场面,花样之多,连《索多玛120天》都得服。



观影过程中,恐惧和不安感甚至因一些残酷的对比被放大。


最显而易见的是,影片严谨唯美的视觉效果与真实残暴的画面展现之间的对比。


这是一部35mm拍摄的黑白电影,全片没有任何配乐,自然的声音与人类活动的声音都被凸显。


在相对温和的外景中,镜头捕捉了绵延数英里的广阔远景,这些诗意的空白镜头让人很是沉醉。



但当镜头随着男主角视角进入狭小的范围时,所有享受都将被击碎。


影片对暴力场景的直观展现令人咂舌,酒瓶捅入下体、汤匙插进眼球、子弹射穿身体……这些残酷到有些猎奇的画面,几乎都被直接摆在观众眼前。


与此同时,刺耳的嚎叫声,以及肉体被摧残时发出的声响,也是此起彼伏。



片中人类行为模式出奇一致地野蛮,近乎原始,但飞机的轰鸣声又时刻提醒着观众,所有事情都发生在现代文明时期。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对比在男主角的身上,这可能是很多人中途退场的重要原因。


这是一名10岁左右的孩童,但他不得不在戏里戏外见证甚至经历以上一切。


电影里,他被埋进土里,被乌鸦啄食,被扔进粪坑,被收养他的人性虐待;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被强暴、被屠杀……



一个孩子,亲历一切极端罪恶和暴行,宛如进行了一场炼狱之旅,他从一开始的惊恐无奈,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扮演者彼得·科特勒(PetrKotlár)刚刚进组时年仅9岁,但他精彩到残酷的演出无疑令人震撼。



同时也容易让观众在观影中产生道德负罪感——


谁能想象这孩子在拍摄中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导演怎敢这么狠?


导演瓦茨拉夫·马尔豪尔(Václav Marhoul)对拍摄过程的披露,或许能令你稍微心安。


他表示科特勒并没有目睹那些露骨场景,他的反应都是单独拍摄的。为了让科特勒流下眼泪,导演不得不编造一些故事,比如让他想象自己的狗走丢了。


马尔豪尔称自己还必须不停提醒孩子:「这是游戏,不是真的」,直到科特勒最后告诉他:


「我不想当演员了。」



《被涂污的鸟》电影内外的对比和一切编排,几乎全部为这接近3小时的「炼狱之旅」服务。


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那些半途离席的观众,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走出放映厅的。


但导演通过展现这些残酷场景,究竟是想说明什么?真的有必要这么做?



黑白画面+令人不安的气氛,很容易让人想起去年那部《灯塔》。


而「被涂污的鸟」这样仿佛带有宗教意味的片名,以及开头的铺垫,也让影片看起来像是一部怪谈类型的恐怖电影。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想法很快会被推翻,你会意识到这甚至是一部接近现实主义的电影。


《被涂污的鸟》被分成了9个小节,每一小节代表了男孩被收养并被虐的一段经历。


到前几章节结束时,你绝对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这个男孩到哪儿都会受虐?


很快,德国纳粹军人的出现,让二战时期的故事背景,以及男孩犹太人的身份浮出水面。



为了模糊化地域指向,影片特意「创造」了一种语言,它混杂多种方言,只让人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东欧的故事。


如此一来,我们便知晓了故事的来龙去脉——犹太男孩在东欧受尽折磨。


紧接着,片名「被涂污的鸟」的寓意也被揭晓。



在被养鸟人收养时,男孩目睹了这样一幕——


养鸟人用颜料在一只身上涂上了颜色,然后放归鸟群,这只被涂污的鸟马上遭到了其他同类的驱赶甚至追杀,最终死亡。



这段情节不仅暗示着男孩的命运,也象征着犹太人当时在东欧被排斥的事实。


在犹太人被宗教和政治污名化的二战时期,男孩无论走到哪里都将面临悲剧,他的童真也渐渐随着肉体伤害被摧残殆尽。


野蛮与残暴的场景在这9个章节中不断重复,直到观众也如男主角一样麻木不仁,直到完成导演预期的效果——


在被战争践踏的东欧,这些如原始人一般的暴行已经变成了常态。




这场「剥削集锦」之所以让人惊恐,最深层原因是真实


不仅仅是电影逼真的表达方式令人生畏,当观众从影像中脱离,联想到刚刚看到的一切曾经真实发生时,便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被涂污的鸟》改编自波兰裔美籍作家,耶日·科辛斯基(Jerzy Kosiński)1956年的同名小说。


这部小说曾被《时代》周刊评为1923年来最好的一百部英文小说之一,刚出版时便引起轰动。


《被涂污的鸟》原著中文版


耶日·科辛斯基曾声称这本小说是自传,但后来被证实,书中男孩的经历最终被证实与作者无关。


但导演马尔豪尔并不认为这会产生任何影响:


「它是虚构的,然后呢?」


导演瓦兹拉夫·马尔豪尔与小演员彼得·科特勒


马尔豪尔曾经亲眼目睹、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才是他能创造出这部「炼狱电影」的原因。


作为捷克军队的后备军,他进行过两次阿富汗之旅,他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了几年,并在卢旺达等国家的难民营就职。


「我已经与在战争、犯罪、强奸中幸存下来的孩子们进行过很多谈话。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当谈到这部电影引发的争议时,马尔豪尔将《被涂污的鸟》与同时在威尼斯展映的《小丑》进行了对比:


「《小丑》的暴力行为更为明显,更为残酷,但小丑是漫画人物,而《被涂污的鸟》却是真实的,因此观众会害怕。」


能接受虚构的恶,却对真实的恶恐慌不已,本片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如此令人不安。


《被涂污的鸟》这段人神共愤的炼狱旅程,因真实性而让人倍感漫长煎熬,绝大多数人类仿佛都在战争中丧失了人性,成为了比野兽更低劣的物种。



到了后半程,不安和恐慌仍是主导,眼前看似善良的人,更有可能转眼就展露兽性,而那些微乎及微的善意,甚至变成了值得欢呼的感动瞬间。


一把用来杀人的枪,成了最具善意的礼物,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被涂污的鸟》是一部展现二战中人性之恶的电影,但并没有因此陷入反战的宣传,种种暴行在最后成为了一种铺垫,为从绝望深渊里发出人性呼唤所做的铺垫。



最后,犹太男孩能在这个黑暗世界里看到光芒吗?


我希望你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跟着他坚持到最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