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滴滴投资人被打"?是应该还是活该?

2018-04-30 小日 撕蛋


本文由撕蛋x微软(Microsoft) NEW Surface Pro联合推出

专注高智的思维,一个人的笔记,就是一群人的历史


大家好,我是小日。

 

先祝各位51节快乐,前天写了李诞:《Fantalk》、李诞、落水的猴子:像我们这些又懒又拜金的年轻人(←点击阅读),昨天写了,《这!就是街舞》,关于决斗的法则《这!就是街舞》半决赛里的“潜规则”(←点击阅读)


今天,是昨天到今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滴滴打人”

 

比心,爱你。


电影《搏击俱乐部》片尾曲《Where Is My Min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863y3oi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于“滴滴打人”或“滴滴投资人被打”说几句

文:小日


(一)

我是滴滴出行的用户,

 

我也是投资人,

因此,我觉得我可以说几句。

 

首先,很多人抱怨滴滴不好,但你要明白一个事实,把滴滴取缔了,生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同样的,就算没有滴滴,或许还有嗒嗒,作为一家帮助用户出行的公司,滴滴有不好的很多地方,但滴滴罪不该死。

 

所以,请各位先别急。


平静下来,才有对话的可能。


大热天的,一急就容易被打。


#呵呵#

 

所以,大家也不要一刀切,动不动就说滴滴司机不行,动不动就说灭了滴滴之类的话,很幼稚。

 

回到事件本身,其实在前天半夜,也就是昨天凌晨2点到3点,某投资人的文就已经出现在我朋友圈了,简单说,他是我朋友的朋友,当朋友转发“挺哥们!”的时候,我看了下过程,没转发朋友圈,而是转给了滴滴的某一个高管。

 

投资人有投资人的圈子,我想,解决事情,还是找执行的人,也就是找干活的,大概4点多到5点之间,滴滴就有了各位看到的那个声明。

 

关于整个事件,其实很简单:


某个投资人叫了滴滴,结果司机接错人了,折腾一圈后,该投资人说要取消订单,好另外叫车,而司机不答应(被打者是这样说的),然后没多久,车就停到该投资人跟前,然后,该投资人被打,接着就是报警,有了网上的这篇文。

 

而我当时没第一时间转发朋友圈,而是找滴滴寻求解决办法的原因(我就不截图了),是我认为:在一个单方提供的信息里,会遗漏很多问题。

 

例如:两人之间是否发生口角?

例如:司机是否被辱骂?

例如:是一开始不取消订单,还是因为后面两人“拱火”而造成的结果。

 

而在滴滴的系统记录中,在22:38分,有一个投诉是涉事司机投诉乘客醉酒辱骂。

 

在这里,我既同情被打的投资人,也同情司机,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要想解决问题,就把完整的录音公布。

 

因为,我根据目前的信息,分辨不出,是两人口角后,司机再投诉的,还是乘客先辱骂,司机第一时间投诉的。如果是前者,投资人在理,而如果是后者,司机在理。

 

这里科普一个技能:


任何事情,避免口角,第一时间投诉。

 

因为,滴滴所有投诉,都有录音。

 

对不起,你的投诉已录音


(二)

我是滴滴的重度用户,

 

我所有的出行,

基本都是靠滴滴。

 

因为坐车坐多了,就和专车、快车、出租车司机,成为了朋友。

 

个别专车司机,因为有缘分,连续接送过我好几次。

 

至于滴滴代驾,我叫得不多,有一次,去朋友的私房菜“花聚宴”吃饭,中午喝了酒,酒叫了滴滴代驾,一路交流,也有所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我一直在使用滴滴,也在研究滴滴。

 

我投资的项目,叫“闪电配音”,力图做内容创业时代中内容转音频最好用的工具,而这个项目的内部管理系统和推送机制,就是参考滴滴。从这一点上,滴滴是这个项目的老师之一,当然程维的很多观点,和我们也不谋而合。

 

我们关注滴滴,也关注滴滴和美团。


因此,我们或许更有资格问一句:滴滴真的有那么差吗?


所以,我想说:


做人要客观一点,能做到不偏不倚,就不那么幼稚了。

 

事实上,当我们研究并调研过滴滴的系统后,发现滴滴其实是很严苛的系统,以专车为例,有纹身的司机,基本不让上岗;而司机面试和登记时,还要经过心理测试一环节,针对醉酒骂人等问题,有一系列的压力测试。

 

我一向认为,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只是一个表象,所以,我每天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和每个接送我的司机去聊天。

 

还是以专车为例,滴滴专车司机的素质,应该是我见过最好的,具体很多细节就不说了,但凡以滴滴专车为谋生主业的司机,都还不错,个别例外的,是某些开豪车但“打酱油”的司机,这里提醒滴滴一句:我为数不多的两三次很崩溃的用户体验,恰恰是发生在某些70万以上的豪车司机身上。

 

该投诉的,我也投诉过了,就不再次点名了。

 

老司机,快上车


(三)

回到本次“滴滴打人”事件,

 

无论任何理由,

都是司机的不对。

 

首先,接错乘客,本身就是“死罪”。

 

滴滴接错乘客,是宇宙中最闹心的事。


一方面是订单无法取消(这个和系统有一定的关系),最恶心的是,滴滴司机以为自己接对了人,订单进行中,而突然意识到自己接错了人,在不上不下中,司机基本内心的崩溃的。

 

这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一,让接错的乘客下车;二,送乘客到目的地后,和之前的乘客道歉并接受投诉。

 

因此,成熟的老司机,尤其专车司机,会异常小心,确认再三,避免接错人。因为一旦接错人,这单子你基本就白拉。


司机接错人,但司机却无法第一事件处理,这基本是滴滴系统一个超级大BUG。

 

这里多说一句,滴滴系统的第二大BUG是将你送到目的地了,但司机手机没电了,无法确认你已到达,这个时候,需要你给系统打电话,并且让滴滴司机接听电话和系统确认,不然,你的单子会一直进行中。

 

这些,都是滴滴系统日后必须要整改的细节。

 

回到接错人,接错人是滴滴司机的“死罪”,但有时候,又和滴滴司机没有太大关系。我叫的车多,我说下我遇到的情况:

 

第一种,同时叫车,但两个乘客的地理位置是一样的,并且去的方向是一致的。有一次,我从三里屯叫车去西边,我是去军博,而我身边的用户是去长椿街。结果,我的车一到,我身边的男士就上车了,司机确认他也是去西边,就启动了。

 

记得那天,我是直接跑上去,拍打车门,专车司机才停下,那天,我几乎是跑到马路中间去栏他车了,后来,接错的乘客下了车,而我,一路上,和他分析了接错人的后果,专车司机脸色瞬间很不好看。

 

第二种,这也是我遇到过的,叫同时订单。

 

什么意思呢,先是一个乘客叫专车,但叫了下,发现不对,要换地址,这个时候他取消了,但本质上系统默认他叫成功了,而司机端接受到的是他取消了,马上接入了另一个订单,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司机对两个订单的情况。

 

这个情况,我在高峰期遇到过一次,或许也是一个隐藏的BUG。

 

我身边很多滴滴司机都有关注这个公众号,在此,我也和各位司机说一下,接错乘客最好第一时间解决,让客户取消订单,让自己清清白白地接送下一个客人,比较好。

 

不然,越来越乱。

 

因此,也希望每个司机必须确认确认再确认。

 

同样地,避免个人利益受损,也希望每个乘客确认确认再确认。


上车前,你们确认了吗?


(四)

说完司机,说被打的投资人,

 

虽然是我朋友的朋友,

我只说两个字:幼稚。

 

#呵呵#


先从乘客的角度,我想说,你有点幼稚了。

 

司机接错人,你直接投诉就好了,不要动口,也不要说什么道理,就是你丫接错人了,我投诉你,完。

 

但很多时候,因为滴滴的服务比较人性化,乘客会莫名其妙地放大自己的权力,我有听过一个司机给我播放的长达二十分钟的醉酒乘客辱骂录音,当时该司机为了保护自己,提前把乘客辱骂的过程录下来了,我觉得这点特别的好,司机,出门在外,要保护自己。

 

至于乘客,出门在外,更要保护自己。

 

一如该被打的投资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的那样,他觉得这个事件很“丢人”。

 

但我想说的是,“丢人”的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你幼稚。

 

我从来不相信有人会无缘无故打人,所以,一定是中间有口角了,一定是中间两人有侮辱性的语言。所以,我每次上车,我会提前说“您好,谢谢”,这不是我怂,是我知道我未来的行驶安全,我的性命,在司机手中。

 

我必须创造出一个贴心友好的行车环境。

 

而事实上,但凡你接听司机电话时,友好一点,司机都不会怎样。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司机心情特别不好,这就需要你学会察言观色,学会舒缓司机的情绪。

 

还是那一句话,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你的身家性命,在司机手上。

 

说完乘客角色,说投资人角色。

 

在作为投资人的角色上,我想说,你有点幼稚了。

 

我想说,任何投资决策的过程,都是出于对项目本身的认可,当然,你也可以在商言商,逐利什么的,追求投资回报率什么的,都是正常的。

 

你不能说你投资了滴滴就怎样怎样。

 

每个人,首先要尊重别人,你是锤子,你遇到的总会是钉子。

 

其次,你就算是投资人也不能怎样怎样。

 

这恰恰是一个平台(或者工具)做得相对公平的很重要一个点,它只认事实,它的出发点是对乘客和对司机的双方面尊重,因此,在后台投诉时,会结合两方的记录去取证。

 

这自然就有处理不及时的原因。


而事实上,我接触到的滴滴处理,基本都是在6小时内。


简单说,在一个客观的平台里,和你的简历无关,和你的社会角色无关,无论司机还是乘客,都必须遵守系统的法则。

 

因此,该被打投资人说什么我要贱卖滴滴股份,不怕死的私我之类的,就贻笑大方了。

 

所以,你能意识到“丢人”,很好。

 

当然,作为投资人,或许,你还没入门。

 

COME ON BABY


(五)

最后,我就以投资人的身份,

 

说一下我对本事件的建议。

当然,也是写给我身边的CEO们看的。

 

无论滴滴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产品、平台或工具。

 

首先,产本本身是要解决问题的,有需求,才有用户。


而在用户的认知上,乘客是我们的用户、司机更是我们的用户,没有司机就没有乘客,而没有乘客,也没有司机。

 

互联网创业,永远都会面临传说中的“鸡先蛋先问题”。

 

因此,我建议滴滴可以优化下每次的订单记录,让看不见的某些缝隙,更加透明。


司机不行的,重罚;乘客不行的,也要重罚。

 

对乘客宽容,对司机苛刻,不对;

对司机宽容,对乘客苛刻,更不对。

 

这里说一个观点,无论司机也好,无论乘客也好,大家都没有欠对方的,大家也没有理由更没有任何资格高高在上,你选择了这个工具,你就默认了系统的法则。

 

而事实上,我有时候觉得滴滴对于司机是太过苛刻了,这点特别不好,因为司机的有很多规定,说是从用户体验出发,但更多的是针对乘客的体验,而滴滴对于司机的体验,做得有点少了。

 

滴滴如果多体验下司机,或许,会服务更好吧。


毕竟,滴滴司机,也是人。


好,说完产品,说人。

 

对于投资人而言,作为滴滴的投资人,或许,你也有“义务”去学会如何优化这个产品,如何和司机亲密沟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爽。

 

无论怎样,作为朋友的朋友,大过节的,被打,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不管滴滴好不好,当你投资完滴滴后,你的收益在上涨,你的一切,除了要感谢你那个被打的双眼能发现一个不错的独角兽项目外,你更应该感谢成千上万的滴滴的司机。

 

没有这些司机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

你哪有什么估值?

 

所以,做人,别太幼稚了。



最后最后,说一句话:


永远,任何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失控,打或者被打,都是活该~

毕竟鸡汤文看多了,你懂用到自己身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杜月笙说: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所以,本文标题又叫《“滴滴投资人被打”?是应该还是活该?》


#呵呵#


几句公道话,一副好心肠。


比心,爱你。

 

我是小日。



大过节的,开心一点吧

毕竟

女票收到这份礼物,开心的像个200多斤的孩子(←点击阅读)


半个娱乐圈都在用小黑伞?伞内降温13度,堪称移动小空调!99%阻隔紫外线 夏天白成一道光(←点击阅读)


我近日闭关结束,出关在即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加我为好友

搜搜“STUDBABA”直接添加

(让我们一起进步和生活)



如您所见,全世界有趣的妞

基本都关注了本号

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更多文章阅读

《有趣,就是一种最高贵的品质》

从Facebook开始,人类失去对AI的控制

《为什么说潜力比能力更重要?》

《如何把无趣的日子过得更高级点?》

《成为高智商妞的9个常识》

《关于高逼格阅读的六个常识》



留言区已开放,好姑娘一起浪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低俗小说》


珍视你的每一次阅读,犒赏你的高级味蕾

期许你在午夜梦及所爱,天亮之前有所待


好看的人,都点了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