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9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关于高逼格阅读的六个常识

2016-05-11 小日 撕蛋

阅读本文前,先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公众号写得太好,总被删号,我还真是受够了

(觉得字小的点右上角,点调整字体,您多担待)

 

感谢你的如约而至。

据说关注本号后很多妞都变聪明了呢。好吧,这个号叫撕蛋,STUD,没错,就是种马的意思。这是一个反低智社会的号,当然,又渣又贱的我会希望写一些故事感动你,并改变你的审美。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有趣的人打败无趣的人。so,失联的人们再次相遇。

今天的内容是关于阅读的,一直以来,后台朋友都让我推荐图书,而我总是对这样的问题很尴尬,今天打算一次性把这个问题说一说。

所以,今天是技能贴。

MerryChristmas,Mr.Lawrence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891j6h8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于高逼格阅读的六个常识

文/小日

 

最好的投资就是阅读。

读书,是我见过的最低风险且最高投资回报率的事。所以在我每个月的消费里,关于图书和杂志的购买占了我所有开销的1/2,我没有太多爱好,不喜欢奢侈品,况且奢侈品最近都越做越low,我也不怎么喜欢买衣服,很多人见到我都觉得我朴素得不可思议。在三里屯,我们经常有一句话叫“包酱的帽衫”,说的就是我外套常年都是一件黑帽衫,在我不回家的日子,我往地板一躺,帽衫就能直接当被子用。

和我交往过的妞都觉得我毫无浪漫而无趣,陪妞逛街一旦遇到书店我就不走了,我是那种出国会带一百斤书回来的人。我买很多书,从女性的《彷徨的娜拉》、尤瑟纳尔《何谓永恒》、中野京子《疯狂年代》到关于食物的《恶魔花园:被禁忌的食物》、《味道的历史》,到所谓关于国家未来的《全球能源安全评论》、《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供应侧改革引领“十三五”》,到《杜尚访谈录》、《建筑师》、《做衣服》等艺术类的书,我买书的感觉是随机的。


买书的感觉是随机的


下面就以我觉得可能对大家有帮助的关于阅读的六个问题进行解答。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改变你的一生,请耐心阅读:)


问题一:我一般会买什么书?

这个确实是随机的,我是一个创作欲很强的人,不想写文字的时候我就会画画,不想画画的时候我就会阅读学习,不想学习的时候我就会看电影,不想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听音乐,听着听着音乐我就又开始写小说或者写文字,所以我每天的行为是不断转化的。我对世界的好奇也是不断转化的,在行为背后,也影响了我对书的选择。

决定我买书的因素有五点:

我最近遇到什么问题了?例如,我们公司最近在做医疗的智能硬件,所以我会留意《心脏康复实践操作手册》这类的专业书,当然回归到工业设计,像凯利的《创新的艺术》是工业设计入门级的书,我五年前看过,讲的是“顶级设计公司IDEO长久保持高水准创新能力的奥秘”;

我在工作中发现哪些短板?这个时候我必须要买解决问题的书,例如以前要做一个中德合作的城镇化项目,我就买了《小镇魏玛》,试图了解当时会议上设计师口中的:明信片一样的小镇;又例如,在做公司的时候,我也会读一下《CFO手册》;

我最近想了解什么?我对世界的好奇从未停止,例如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珠宝,我就买了美国前国务卿、著名外交家奥尔布赖特《读我的胸针》,关于她和她喜欢的胸针,我很少去直接读我关心的领域,我不会直接去研究珠宝,我会从珠宝延伸到胸针、袖扣、服装、配饰,然后去找书看,那时候还看了《迪奥小姐》、《时尚教主: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迪奥》和《时尚的精髓 :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优雅品位及奢侈生活》;

最近听到什么好书?这个就是从身边朋友和手机端看到的好书,例如浦睿文化的书我基本都会关注,基本能给人一个美丽的灵魂,像日本生活美学大师松浦弥太郎写的《100个基本》轻松又好看,当然,我以前关注的是新经典文化的书,例如《蛤蟆的油》之类的,能给人警醒,我最近还看了虎嗅的《创新的洞见》,看那书的感觉让我想起七年前看日本电通的《洞人心弦》,对了,前几天我入手的是《1968:撞击世界的年代》,1968年是一个充满反叛、骚乱和动荡的年代,本书就是那个年代的全景式记录。反叛,却没有什么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只有叛逆的欲望和方式,矛头指向大多数机构、政治领导人和政党;骚乱,波及欧亚和南北美洲;动荡,越战、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奥运会前夕墨西哥大开杀戒、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而那个年代撞击了整个世界,并决定了今天的世界面貌。

哪些书是极冷门的?冷门的书一般都很好看,例如我从一个卖叶子哥们手中买的《微国家》(那些不被联合国承认的国家的法律与制度),又例如最近入手的假牙的诗集《我青春小鸟》,真让人拍案叫绝。在国内,我关心的出版机构叫联邦走马,是恶鸟做的,书小众而独特。

基于以上五点,所以,不要问我你应该看什么书,而应该问问你自己你需要怎样的书?


问问你自己你需要怎样的书

 

问题二:如何判断一本好书?

中国的翻译很烂,包括我最喜欢的作家恰克·帕拉尼克的中国出版物,他写了《搏击俱乐部》和《肠子》。《肠子》的第一版翻译就出现了不少细节问题,庆幸的是,在中国引入雷蒙德·卡佛系列作品时,选的翻译是:小二。小二一直在豆瓣给中国读者翻译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所以译林出版社的那一套雷蒙德·卡佛都还不错,从《请你安静些,好吗?》到《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都没有太大问题。说到烂书,北大出版社出的那一系列朱光潜的美学系列十分糟烂,里面错误很多,在此就不多说。

下面说说我是如何判断一本好书的,很简单,三步走:

首先看目录,千万不要只看封面和腰封,我一般都会让书店人员帮我打开,看目录,根据目录去检验品质,如果你买的是经济类和心理类的书,基本看目录就可以测评到书的价值,当然也有一本是例外的,威廉·庞德斯通的《无价》,目录极烂,翻译极糟,内容极好;

其次,随便翻一页,通过一页阅读,你基本就知道作者是真有料还是假有料了。衡量作者有没有本事的方法就是看他说不说人话,如果一堆观念的引用而没有办法把问题说清楚,这样的书就是垃圾,浪费时间。不过在中国,这很常见,因为中国翻译者没几个有完整的知识架构。

最后,看一小节文章,如果书里全是案例,或者全是车轱辘话来回转,那基本就不需要关注了。当然,如果你看了一小节后收获很大,那么这本书基本已经不会赔了,值得买。


判断一本好书就像判断一个女人

 

问题三:哪几类书值得你读?

30岁之后我不建议读长篇小说了,除非你是做影视的,否则读小说真的很浪费时间,当然也有例外,例如经典文学类、具备时代属性的长篇,又或者悬疑烧脑类,当然还有一些让你感觉美好的书,例如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奥德丽·尼芬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思莫林斯基《玛丽莎的心愿清单》。短篇小说也应该适当挑选来读,当然像塞林格的《九故事》、卡佛全集、本杰伦的《初恋总是诀恋》,卡尔维诺《困难的爱》、米歇尔·法柏的《雨必将落下》都是不错的。

除小说外,文艺青年我建议你读读诗歌和随笔,穆尚的诗歌是不错的,随笔如果想要有点思想的,可以看看蒋勋《孤独十讲》、刘瑜《观念的水位》之类的,轻松点的可以读读毛尖的电影评论,有些影评比电影还好看,说到电影艺术,徐累主编的《爱人同志》也还算好看。

而在一个超感知的新时代,我更希望你看看海外的书,一些来自硅谷版权的书,就和当年我迷恋TED TALK一样,激发灵感;除外,你还应该看看关于未来感知的书,例如乔纳·莱勒的《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和《想象:创造力的艺术》,我基本是逢人必推。

此外,你还应该看一下符合国家或人类未来的书,例如我之前推过的布鲁诺·德·梅斯奎塔《独裁者手册 : 为什么坏行为几乎总是好政治》和《预言家的博弈 : 预测和改变未来世界的新逻辑》都是不错的,当然你还不应该错过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若有充足阅读,你就不轻易成为乌合之众。

若有足够见解,你也不容易成为狂妄之徒。


关于未来的书

 

问题四:如何阅读才高逼格?

对比式阅读:我说我过喜欢对比阅读,等于同时手中两本书是对比着看的,例如上面说到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我就会和《我们都是二手动物》一起读,又例如《定位》和《新定位》,又例如刘瑜《观念的水位》/《送你一颗子弹》我会和陶杰的《杀鹌鹑的少女》/《洗手间里的主权》一起对比,看国内和香港的思想家都有什么观点不同。

摘录式阅读:有些书的语言特别好你就要把句子摘录下来,例如法国蓬热的书《采取事物的立场》,又例如巴尔扎克的《论现代兴奋剂》,里面都有很不错的句子,当然一些访谈类的书特别适合摘录,例如《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关于空间与艺术创作的观点,特别适合我用于做区域规划和空间设计;又例如《巴黎评论·作家访谈》,里面全是闪闪发光的金子,特别适合记录;

联想式阅读:例如你在读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的书,《通往奴役之路》或者《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你很自然就会想到他的对手,哈耶克在1974年和他理论的对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们在货币政策和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那么你就应该看贡纳尔·默达尔的《美国的两难。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同时你还应该看哈耶克相关的凯恩斯,不然你不会知道为什么,凯恩斯为什么会批评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说:“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为混乱不堪的东西,从第45页后,几乎没有一句健全的命题。这是一个最恰当不过的例子,证明了无情的逻辑学家如果从一个错误的命题出发,最后如何会以进疯人院而终结。”


这三种方式基本是我阅读的三个途径,对比式阅读让我快速读完不同的书,而摘录式阅读让我随时想到表达自己观点时可以轻易找到出处,而联想式阅读帮我拓展的是知识面的深度。


对比、摘录、联想

 

问题五:读书读不懂怎么办?

很多人说读书读不懂:我这里特别感谢的人是我父母。我喜欢绘画的少年时代,我父母拒绝了;我喜欢建筑的初中时代,我父母否定了;我喜欢文学的高中时代,我成了一名理科生;最终在我无奈下我读了金融学和投资学,所以,在我涉及艺术、电影、文化、地产之外,其实我是学金融的,我父母有一个逻辑特别牛逼:你懂得看你不喜欢的书,你才能真正进步,而你所喜欢的事物,只要你真的喜欢,我们就算不同意也不能阻挡你去实践和喜欢。

基于我父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教育观,我对任何书基本都不排斥,而我创作本身,虽然已出版了十多本书,但除《云端经济学》之外,我还没真正尝试写我心中的经济学逻辑,下面我又得装逼一下了,第一次写经济类的书就击败了中国上万本经济类读书,获得2014年中国好书。(所以中国的经济学家,请好好写书,不然我笑话你)

在经济学层面,我喜欢张五常,而不喜欢汪丁丁,当然《货币战争》之类的看过一小部分就够了,吴晓波的《大败局》系列还是好的,只不过我还是会边磕瓜子边围观林毅夫和张维迎的战斗,林毅夫与张维迎之争十余年:本质关乎市场与政府,其中林毅夫认为“过去35年,中国政府决策绝大多数都正确”而张维迎“如果没有国家参与,经济发展可能更好”至于谁对谁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原谅我用如此装逼的梗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阅读并不一定要读懂。举个例子,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就见仁见智,又例如,弗洛姆的《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和《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会随你年龄增长而认知不同。所以,求读懂其实是很多读者的误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你完全不应该求读懂,不然你会很挫败,从而失去阅读的乐趣。在我看来,但凡书中有一个观点,一个句子,让你产生联想就够了,其他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问题六:读书到底读的是什么?

不同书有不同的读法。以下我简单以小说类、自传类、技能类、职场类、心灵类、心理类、科技类进行描述:

小说类:最快时间读完就好了,当看电影,不建议把时间浪费在长篇小说,选择短篇小说就好,读长篇小说学习的是故事的脉络和框架,如果你以后要做IP、电影和剧本可以读读;而短篇训练的是文字功利,如果你涉及文字工作,可以简单读读;

自传类:很多人读自传是读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希望自己能找到个目标,但其实成功都是事后总结的,很多自传类的书都只是演义,并不真实。但你往往可以从自传中读很多有趣的段子,一些野史什么的,以后在艺术圈的聚会,朋友(尤其装逼犯)的社交场泡妞用;

技能类:这类书是要边看边联想到自己日常在职场遇到的问题的,并且要用笔和纸一起看,一边看一边学习,尤其是的投融资的书,必须要自己算一算;

职场类:创业前读职场,是避免陷入小人圈套,避免成为垃圾工作的承担者,读职场是要读职场动物里的光怪陆离,避免被受伤;创业后读职场,其实是为了读管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公司生态如何去做,所以,职场书适合和公司面临的管理问题、企业文化一起看;

心灵类:这类书是方便你调整情绪的,我把一些诗歌、创作笔记也当心灵类,例如海桑《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例如严明的《大国志》和《我爱着哭不出的浪漫》,冯峰《时间的残渣》都是心灵类,心灵类以观点和作者感知为主,要以同理心去读,读心灵类的书不要读鸡汤,要读的是别人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什么叫这个兵荒马乱狗日岁月里的人情冷暖;

心理类:这类书其实我很少读,但身边有人读,读心理其实是自我情绪管理避免进入认知的误区,或许应该把心理类改成情感类,而创业后读心理其实是对未来商业行为和商业模式有所指导,任何产品的突破点都是人性,但任何产品的生命力都取决是否解决社会问题;

科技类:这类书是关于未来的,毕竟这个时代趋势变化太快了,而且作为中国的科技公司如果想打败国外对手,就必须知己知彼,所以读科技类的书我一般会结合中国国情来读,会试图把技术套用到中国的一些问题上,例如大健康、例如城乡问题、又例如能源互联网方面的领域,这类书其实是帮我们寻找方向的……


让我们在书中相遇

 

说了那么多,不知大家理解多少,但书还是要读的。

世界上有些人是主动学习的,有些人是被动认知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珍视每一本好书的作者,正是他们的努力书写,让人类文明能形成系统,一个可以分享并感知的系统,将智慧的力量,卑微而隐忍的传递下去。而在书中,那些精心设计的文字,那些精挑细选的句子,就是糟烂岁月里文明的微光,悄然涌动。

 


我在每个想你的夜里读书

于是我又看见对岸的你

白兰花、冷烟火、那么美


“宝贝,陪我看烟火”


After Hanabi By Nujabe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25f63n9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文章,或许对你的阅读有帮助

我读自我

绝大多数中国男人没资格过青年节

如何思考,才像国王一样伟大?

 

我读侯麦

当爱死去,青春仿佛又重来 

 

我读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才是史上最虐心的作家 

 

我读萨福

她的身体自有春色无边

 

我读艺术

如何把无趣的日子过得高级点?

有趣,就是一种最高贵的品质  

 

我读乔治·梅里爱

一百年前,那个把炮打到月亮上的男人

 

我读莫迪利阿尼

女性的脖子,就是她“灵魂的线”

莫迪利阿尼|画布上的情书

 

我读蓬热

舔吻她私处时,像尝到鲜甜的牡蛎  

 

我读艾柯

如何像读少女之心一样,读懂艾柯?

 

下面是我朋友的号,欢迎关注

原谅我不能陪你到老




书单来了

微信号:shudanlaile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目前微信平台最热门的阅读入口


【书单来了】已提供140个不同类型的书单


  关注“书单来了”之后,回复数字,即可收到对应书单


1.30个领域30本不容错过的入门书

2.25岁前一定要读的25本书

3.迅速提升情商和谈话技巧的7本书

4.想要充实自己,从这7本书开始

5.10本一天就可以读完的“短经典”

6.10本书让你摸到心理学的门

7.这30本书,是80万书虫力荐的“五星都不够”的书

8.这7本书,教你如何高效读书

9.20世纪最优秀的100部中文小说

10.想要你的孩子一生乐观,就给他看这20本书

 

11.这20本书,是各领域的巅峰之作

12.这7本书,让你学会与孤独相处

13.这7本经典人物传记,带你走出人生迷茫

14.7本烧脑推理神作,看完直呼过瘾

15.10本书让你摸到哲学的门

16.帮你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20本书

17.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经典

18.24部荣获星云奖、雨果奖双奖的科幻经典!

19.有生之年,你一定要看的25部外国纯文学名著

20.百万书虫推荐:一人一本此生最爱的小说

 

21.10部豆瓣高评分的温情治愈系小说

22.130万书虫力荐:看完后忍不住逢人就想推荐的小说

23.这是170万书虫发誓,10天内要读完的书

24.适合睡前读,有趣又能学到知识的7本书

25.读的时候特别轻松,读完感觉醍醐灌顶的7本小说

26.这7本身心灵经典,让你变得温柔而有力量

27.清华附小推荐1-6年级寒假阅读清单精选

28.清华北大联袂推荐:大学生必读的30本经典书籍

29.有生之年,你一定要看的20部中国现当代名著

30.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的一生必读书单100本


撕蛋动态:

撕蛋已启动本号的文化出版事项,秉承“汇聚一切美好”的初衷,撕蛋将把符合小日先生审美和喜好的作品出版或发行出来。如果你有音乐、影像、文字、摄影、艺术作品,欢迎投稿,但要求撕蛋平台独家首发:)

邮箱:(限邮件)

邮件不一定回,加我Q号一定不通过。



于是,我们变成了这种动物

昼伏夜出,不发出任何声响

把自己的理想与悲伤涂抹在对方身上




如您所见,全世界有趣的妞

基本都关注了本号


留言区已开放,好姑娘一起浪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低俗小说》



珍视你的每一次阅读,犒赏你的高级味蕾

期许你在午夜梦及所爱,天亮之前有所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