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催人泪下的《我不是药神》讲给孩子的:5个温暖的道理…

蘭亭悦读 2021-07-14

欢迎关注  《教师文苑》


《我不是药神》催人泪下,但你最该讲给孩子的,是5个温暖的道理…

来源:今日教育传媒 



最近,有一部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老师家长,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我不是药神》刷屏了?


从点映到正式上映,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获得了无数人的好评,也让无数观众落泪。因为它掀开了一些真实的东西,戳到了我们很多人的生存痛点。


平日里,孩子们的世界大多是王子和公主在城堡里的幸福生活,是危难之中带着光环拯救世界的英雄,是大自然中人类和小动物的和谐相处。


我们是否该让孩子看到没钱买药的病人们在生活中的挣扎、看到惨烈可怕的车祸现场、看到警察与卖药者的冲突、看到中年爸爸生活重担下的无能为力呢?


看完电影后,我们该如何和孩子们谈论这部电影呢?除了感受到的现实的无奈,还有哪些关于温暖、关于爱的细节能够讲给孩子听呢?




电影讲述了一个现实的故事


 

《我不是药神》探讨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只是想要活着,活着有罪吗?”


虽然影片的主题现实且尖锐,但影片依然有着流畅的商业叙事节奏、恰到好处的娱乐性,以及对现实点到为止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感,达到了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平衡


徐峥在片中饰演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一个失意的人,神油卖不动交不起房租,儿子即将被前妻拿走监护权,老父亲还患上了绝症要动手术。

 

需要钱,但实在没钱。


 徐峥饰演神油店老板程勇


结果,一个叫做吕受益的白血病人(王传君饰)找上门来,请程勇帮忙去印度代购廉价的抗癌药物,一种白血病人需要终生服用的药,国内售价四万一瓶。


 吃不起,就只能等死。


王传君饰演白血病人吕受益

 

这种药的印度仿制药只要几百块,于是程勇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代购了药物,才发现,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因为有着无数的患病者,等着这些便宜的药救命。


便宜的药,是病人的命。


一开始,程勇在面对印度药厂的老板说他是救世主的时候,他说:“我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


 

可以说非常真实了。影片前半部分的程勇,代表的是从没有经历过病痛的视角,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得以进入到他的视角里——病人是很可怜,但那毕竟是种远离我们的生活。这也是现实中大多数健康人的心态。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视角在慢慢发生变化。


在代购药物的过程中,程勇结识了因为女儿患白血病而不得不去夜店跳钢管舞的单亲妈妈思慧(谭卓饰)、因病怕拖累家里偷偷跑出来打工的黄毛青年彭浩(章宇饰)、会说英文的白血病患者刘牧师(杨新鸣饰)。


 谭卓饰演为白血病女儿跳钢管舞的妈妈

 

随着剧情的逐渐发展,警察开始追查仿制药,“救命”的行为开始逐渐陷入“违法”的两难境地的时候,程勇这个人物身上的多面性,开始渐渐被挖掘出来。


 周一围饰演追查仿制药的警察


从这时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越来越靠近病人的视角,去体会到他们生活里的那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以及贫穷。

 

而程勇所要面对的未来,也几乎成为了影片中病人所要面对的选择题的另一层象征意义。

 

对病人而言是死或生的选择题;对程勇来说,则是违法还是救命的选择题。


残酷的地方在于,程勇可以有选择,而病人没有。


处处都要戴口罩的白血病人




电影如此现实

但这5件温暖的事别忘了讲给孩子



纵然电影展示出沉重的现实令人无奈,但还有一些细节为我们诠释着温暖与感动。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些点这样讲给孩子听。


1.深爱的人总会给你力量


吕受益之所以能活着,全是因为儿子的出生。


“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怀孕才5个月,每天特别想死。”


 

可是,当儿子出生后,看着婴儿床上睡得香甜的儿子,他幸福地说:“第一眼看到他就不想死了,就想听他叫声爸爸。”



《我不是药神》海报


有了儿子的那一刻,吕受益也便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对儿子的爱有多浓烈,他活下去的欲望就有多强烈。

 

儿子还那么小,他还没有听儿子亲口叫“爸爸”,他还想看着儿子蹒跚学步、牙牙学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他还想当爷爷。


他不想缺席儿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正是因为看到了希望,他才能如此顽强地活着。


告诉孩子,被一个人深深地爱着将给你力量,深深地爱着一个人将给你勇气。


2.要对生命保持敬畏


在影片中,每一位病人的痛苦都非常真实,他们对于生命的渴望,让他们不停地与生活妥协,再多的难可以受、再多的苦可以忍,都是在一线希望间寻找活下去的可能性。


影片中去找程勇救命的吕受益是这样,为了治好女儿的病在酒吧跳钢管舞的刘思慧也是这样,对着曹警官说出所有病人心声的老奶奶也是这样。


要告诉孩子,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敬畏对自己的生命来讲是一种珍惜,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生命过程中的艰辛、快感、幸福。对别人的生命来讲,敬畏是一种尊重,不管是人、是动物、植物,都需要我们的尊重。



3.要坚守自己的良知



随着程勇与慢粒白血病人的深入接触,他意识到了他售卖的不仅仅是药品,更是这些待死者活下去的希望。


在影片的后半段,程勇身上人性的光辉逐渐开始折射出来。


当警察开始查封“印度格列宁”,这些病患们越来越困难时,程勇展开了一场救赎。


再度出山的程勇,把药的利润从零降到负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可以相信也值得相信的——良知。


告诉孩子,在这世上,的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无奈,他们不仅仅来源于疾病和贫穷,可能很多时候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别忘了我们人性中最基本的一种宝贵力量,那就是良知。


在未来的道路中,当我们选择良知的那一刻,有可能会是不容易的,是要承受巨大压力和挑战的,甚至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这时,就需要我们的坚守。


4.生活艰难,我们依然爱与被爱


影片中,脸色憔悴暗淡的黄毛浩子,诠释着隐忍默然的爱。



这个从贵州来到上海的山村孩子,身患慢粒白血病,离家出走多年,在屠宰场苟且生存着。


他比吕受益、程勇更让人心疼,苟活在城市边缘,有家不能回,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健康,没有未来。


可他有爱,懂得勇敢去爱……


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后,选择离家出走,为什么出走?因为这个病太费钱,他的家庭承担不起,他不想让父母受这一份罪,书桌下,压着全家福,他爱家人。



明明自己也得了白血病,拼命抢来的救命药却还是分给了身边的病患者,他永远觉得自己可以给予他人更多,他爱身边的人。



程勇卖药救人,他义无反顾为程勇干活,默默守护在程勇身后,甚至在最终为了帮程勇脱身,不顾一切地替程勇顶罪,在被警察追辑的过程中,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仅是想保住程勇,可以让程勇继续卖仿制药救人,他爱所有在人世间苦苦挣扎的弱者。


这个20岁的孩子,就是这样毫无保留,倾尽所有,默默偷偷地爱着。


告诉孩子,不论如何,我们要知道人性本善。世界并不冷漠,我们享受被爱,同时我们也要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


5.想拯救他人,得先做强自己


光靠程勇去印度买仿制药,是解决病人们吃不起专利药品问题根本的办法吗?


不论是生物医药研究还是社会医疗保障,都需要强大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科技实力来作后盾。


当我们想去依靠自己的实力去拯救更多的生命、帮扶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那时的无力,才是最痛苦的。


告诉孩子,最有力的药,可能不是一瓶两瓶的“格列宁”,而是我们要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



声明

转自中国教育报微信。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

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文友交流群

 《教师文苑》征稿启事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启事


54岁老师辞职信:不难为教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上海砍人惨剧后,富人雇保镖送孩子上学,我们该咋办/ 醉卧蘭亭

一个妈妈的思考:上海惨案,除了让孩子快跑,我们还能做什么?

儿子:“妈,你就不能多挣点钱吗?!”,母亲听后熬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

吉林大学李晓教授犀利演讲:中华民族到了新的危险时刻!

无数父母反思:暗示的可怕力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一个特岗教师的生活记录

【中师生-专栏】难忘母校民权师范三年 / 文:史恪仁

【中师生-专栏】我的民师情结 / 作者:孙银亮

【中师生-专栏】回忆民师的棒打鸳鸯行动 / 文:醉卧蘭亭

【校园霸凌事件-专栏】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两个耳光/ 沙鸥


 得语文者,得天下: 回顾高考2018,展望未来高考大势!

【有视频有数据】咸平教授:河南,是高考最委屈的省份!!

【知青岁月-专栏】那些嫁给农民的女知青们 / 作者:田小野


家长们当心: 别让软色情毁掉你的孩子!

 北大郑也夫教授斗胆揭底当下教育乱象: 振聋发聩!

安徽省教师招考遇冷:当没人愿意去当老师,民族的香火谁来传承?!

教育界的“彭宇案”?: 北京某大学教授被学生诬告宣扬“精日言论”受学校行政记过处分!

 北大郑也夫教授斗胆揭底当下教育乱象: 振聋发聩!

【教师文学-专栏】睡莲 / 作者:小微

【教师文学-专栏】 我的母亲 / 文:江枫渔者

【教师育问题-专栏】学生出走了!/ 老纳爱花

【教师文学-专栏】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教师文学-专栏】微信改变生活   作者:彩霞满天

【儿童文学-专栏】丝绸之路之春蚕记 / 卢一丹

【儿童文学-专栏】玩芭比娃娃 / 文:蒋菁玲;指导老师: 郑向阳


【中师生-专栏】阿 文 / 文:随风飘悠

【中师生-专栏】小 弥 / 文:商丘牛耕

【中师生-专栏】难忘我的师范生活 / 文:馨 怡

  [中师生-专栏] 我没敢接过他伸手递来的信! / 荷塘月色

【编者按:“我们曾是中师生”】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教师文苑》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儿童文学专栏

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5.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本刊不接受微信投稿)


2) zhongshisheng2018@163.com(教师原创)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教师文苑”交流群:

    3. “英语同行”交流群:

   

    6.朗诵专家团队: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