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看书学习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收获?常看常新的教育学依据是什么?| 学习骇客

LeoChanXY 学习骇客 2022-06-08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50次

在多年前的心理学考研过程中,LEO养成了很多好的学习习惯,至今一直伴随着我,促进我高效学习。其中有一条经验就是“把一本书看三遍,好过于把三本书看一遍”,这也间接证实了在我读中学期间从理科班里流传出来的一个传说——那些数学经常考满分的同学,总是能把别人做一遍的习题做三遍。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为什么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作者威廉厄姆在新书《心智与阅读》中提到: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取决于两个方面:

1、 字面意思,即作者说了什么

2、 意义建构,即读者想到了什么

关于第二点“读者想到了什么”,这主要取决于已有知识过往经验,这个因素是经常在变化的。

当我们阅读某书或学习某课程第一遍时,我们的“已知信息”或许只有60分,这60分的“已知信息”带给我们的意义建构所得也就这么多;但是当我们读完一遍以后,“已知信息”可能就到70分了;等到我们拿着这70分去实践一段时间,或者再读其他相关书,导致这方面的“已知信息”提升到80分了,这跟之前相比已经有了20分的进步。这时候再读原来那本书,虽然字面意思能给我们的启发所得依然没变,但是通过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进行意义建构获得的理解一定会比第一遍更多。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把一本书看多遍?

有习惯的原因。上中学那会,由于学校的教学节奏非常紧凑,除非本身学习能力就非常突出,不然水平一般的学生连完成基本任务尚且困难,也就没有时间像学霸们那样停下来把做过的题再做两遍。但是上了大学以后,以及工作之后,外界的条件改变了,但内心的枷锁却没有去除。

也有成长错觉的缘故。比如囤积带来的满足感超过或混淆了踏踏实实进步带来的满足感,例如,许多备考政治的学生甚至会因为自己把3000模拟题匆匆做了一遍而洋洋自得,看不起那些把肖秀荣的1000题做了三遍的学生。

更多人会说是因为自己没时间。学生时代的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在校的时候想看什么书想学什么东西,但是没时间,就想着放暑假放寒假了再学,结果往往是书包怎么背回去又怎么背回来,甚至许多人在时间充裕的假期里压根就没打开过书包。关于这一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穆来纳森在《稀缺》一书中讲到: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许多时候,与其说是时间不够用,倒不如说是想要的太多,认识不到位,或者浮躁的内心状态难以改变。

从2015年开始做ANKI培训开始,LEO一直也有这样的经验:那些把ANKI学好,并改善了学习的同学,无一不是经常把课程拿出来反复看的。

因为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焦点、认识深度、相关知识储备、已有直接经验、现实的需求都不足够。

注意力焦点来看,有的同学刚开始并没有特别当回事,原本是系统性的课程,但是他选择挑着学、跳着看或倍速看,然后自己却一无所获。但是原本跟他一起备考的研友居然用ANKI取得了好成绩,他才突然开始上心。这时候,再把课程拿出来重新看,专注程度和之前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是戈尔曼的《情商》里说的,感性认识要比理性劝服的效果要深刻得多。

认识深度来看,不论是学院派的数学家写的《怎样解题》,还是实践派的一线老师写的《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又或者是认知心理学家写的《学习之道》(直译中文名应为《如何在数学和科学学科上取得领先》),都在教读者要把一道题做多遍。第一遍只能达到会做的程度,第二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自动化),第三遍能想到这一题对解其他题的价值(条件化)。每多一遍,我们对原来的问题的认识都会加深一层,这样的加深反过来又会促进后面的学习和其他的学习。

知识储备来看,如果你在持续学习,就会发现自己每个月都不一样,如果你是用ANKI学习,而且坚持了“学习、思考、记录、复习”的良性的最小闭环,甚至会感觉进步更明显。这时候有了更多的储备知识以后,再看原来的ANKI,就会发现它好像又不仅仅是一个APP那么简单。就像你读了《认知天性》以后发现原来高高在上的“提取式学习”理论可以通过工具得以实现,就像你读了《学习之道》以后发现原来一时半会想不透的问题可以放到APP里面通过“搁置”实现“发散学习”,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直接经验来看,当你几乎没用过ANKI或者没有踏踏实实地重度用过ANKI时,课程里在介绍浏览功能时,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搜索功能。但是当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以后,有过深度思考和探究以后,再来看这节课的讲解就会发现这里刚好能解决你“某些东西学不透”的困扰,或者可以解决你二轮复习不知道怎么处理笔记的问题,又或者可以解决你复习时遇到不会的笔记该怎么办的问题,等等,就像文章【复习过程中,LEO如何处理自己的ANKI笔记?】里说的。只有当你有了更多的、深切的直接经验以后,才能注意到表面的功能对现实的自己有何用。心理学作为基础科学,其理论发现并不能简单视为肤浅的、狭隘的应用,教育学作为应用科学,其繁荣程度不仅取决于基础科学,更依赖于应用者的能力。

现实需求来说,如果没有需求驱动,你就很难长期坚持;如果没有现实需求,你就没办法学以致用。现实在变,需求也会跟着变,可能之前对你没多大用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又刚好能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就像LEO自己,大约是在2010年通过 小众软件 的网站了解到ANKI这个东西,但当时自己才刚念大学,除了日常放养式的上课,没有那种不得不做的刚需类学习,因此并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当我2014年已经工作两年了,打算痛改前非、彻底改善学习,重新准备考研时,再把ANKI拿出来就是踏踏实实地使用了。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怎么办

如何让自己有更多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以便使自己在学习时能有更多的收获?

一,靠自己。不论你的时间是多还是少,时间多就多学,时间少就少学,但是一定要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复习……”这样循环式的最小闭环,以“天”为单位,按照这个闭环逻辑去评估自己当天的学习是否有效。如果因为时间少,就只随便看看书(学习),也没有思考,或者有了思考也不记录,或者有了记录也没复习,或者复习却没有坚持到熟练的地方。从功利的角度看,长期来看,这样所谓的勤奋或努力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不完整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这也是文章【为什么有些人很早就开始备考,最后还是没有考好?】的原因,也是【第4代课程:复习的技术,通过ANKI学会学习】里反复提及的学习建议。

二,靠别人。阳志平老师在《刻意练习》一书的序言中说过,我们的学习包括“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通常可以理解为“师父领进门”的那些东西,或者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关的知识,指的是这类能明确说得清或易于教授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指的是“修行在个人”的那些东西,或者是“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有关的知识,不那么容易说清或领会的知识。按阳志平老师的说法,学习“隐性知识”有几个途径模仿榜样,可以是现实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找到学习的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在书本中,也不能依赖闭关修炼。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一书中,给“学习共同体”的定义是:个体专攻自己的学习,然后在组内分享,提升共同体的集体知识,最终以这样的方法再反过来促进个体学习。在许多课程学员眼中,LEO为学习骇客学员所提供的 微信群 和 课程论坛 就是很好的学习共同体。有时候自己的能力有限,自己的经验有限,但是可以从别人的分享中得到启发,这也算是一种“跃迁”。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总结

我们学习能否学到东西,一方面取决于作者讲了什么,另一方面取决于读者想到了什么。前者通常不会改变,而后者受到 已有知识 和 过往经验 的影响,这两者是经常变化的。所以不同时期,我们重新或多次学习学过的东西,常常会有更多的、更深的体会。这就是“常看常新”背后的教育学依据。


拓展阅读

1/ 复习过程中,LEO如何处理自己的ANKI笔记? 

2/ 为什么有些人很早就开始备考,最后还是没有考好? 

3/ 写在2017年考研结束的今天,谈谈我是怎么用Anki考上研究生的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除了过往文章,学习骇客的文章里还经常提到以下书籍,读者正好可以找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本文阐述的原理,试一试最后介绍的方法。

书单:《情商》《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心智与阅读》《怎样解题》《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认知天性》《学习之道》和《刻意练习》等。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看最新学员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