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去世,逃离是她一生的主题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4-05-30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门罗  图源网络



编者按: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诺贝尔奖得主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5月13日晚在家中去世,享年92岁。门罗1931年出生在加拿大,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她的主要作品包括《我年轻时的朋友》《逃离》《公开的秘密》《亲爱的生活》《岩石堡风景》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门罗获将无数,包括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国的布克国际奖,美国的国家书评人奖等。2013年,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二湘空间曾多次刊发和门罗相关的文章,作家张洪凌是门罗小说集《公开的秘密》翻译者,三心对洪凌翻译的这本书是这样点评的: 


这几乎是一个奇迹,属于文学的奇迹。很难想象在一个短篇小说的限制中,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被刻画得如此深沉与微妙,但门罗做到了;很难想象在一个短篇小说的限制中,人物的内心可以如此细腻与复杂——正是福斯特所谓的“圆形人物”,但门罗做到了;很难想象在小说中可以同时融合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东西——对生活的讽刺与对人物的同情,但门罗做到了。


门罗是真正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家。说她属于女性主义,因为她小说的主角通常都是女性,通过她们的视角与思想去捕捉与展示现实生活中隐匿与幽微的女性困境;说她属于文学作家,因为她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无可比拟的最高水准——她不再大张旗鼓地控诉,高呼口号,生怕别人听不见。相反,她的小说步伐稳健而徐缓,像无声地慢慢展开画卷。《公开的秘密》正是她文学生涯巅峰时期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其中的每一篇小说都同样深刻得令读者惊惧。


门罗 《公开的秘密》


门罗的一个技法是,将生活中对女性的困境与压迫以一种平淡得几乎是定理似的口吻表述出来。门罗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法是将叙事进行精心安排——互相包裹的叙事、非线性的叙事。当常规的叙事模式被打破后,生活的真相、生活的隐秘质地才真真正正地显露出来。这也是之所以门罗小说通常时间跨度极长的原因。


张洪凌对这本书的点评:门罗的语言素以清晰和精准著称,但在平坦的大道下却暗藏着无数幽深的沼泽和曲折的小径,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或陷入泥淖。故事的情节往往被门罗用娴熟的时空转换打碎揉合,不是悬疑,胜似悬疑。不过,门罗显然意不在解开谜团,她对编织谜团的兴趣要大得多。读者往往直到放下全书,也不能声称自己明白了究竟什么是公开的秘密。


作家王芫是门罗小说集《岩石堡风景》翻译者,这是她在《王芫:细读门罗的逃离》中对门罗作品的点评:


第一,门罗是语言大师。她的语言有个特点:效率特别高。一石两鸟、话里有话,这都是门罗的特点,所以也就让门罗的翻译特别难。


第二,门罗是叙事大师。什么叫叙事呢?字典上的定义是“a spoken or written account of connected events; a story.”叙事就是讲故事,就是把若干个事件连在一起,让它整体上呈现出意义。所以叙事的艺术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但不限于):一是讲什么不讲什么,二是先讲哪个后讲哪个。在这篇《逃离》中,门罗将自己的招牌手法—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用得出神入化。


“逃离”是门罗一生的主题,这主题首先是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提炼出来的,门罗是一个知识女性,从二十岁到四十多岁,她挣扎在两种身份之间:妻子、母亲的身份与作家的身份。“逃离”首先是她自己的渴望。当她在中年离了婚,回到加拿大东部,过上自己渴望的专业作家生活之后,她写过这么一句话:“我并没有写得更好,我只是写得更多”。这句话是十分沉痛的,是只有门罗这样挣扎过的女作家才说得出的。这样独特与尖锐的感受,这样毫不留情的对自己的解剖,正是门罗对文学的贡献。


门罗  图源网络


对一个作家最好的纪念是阅读她的作品,这是她的小说《忘情》节选,收录在《公开的秘密》一书中。


 《忘情》

文/门罗


露易莎今年二十五岁,曾经坠入过一次爱河,跟一个在疗养院认识的医生。她的爱最终得到了回应,代价是那位医生丢了工作。至于是疗养院让他走人还是他自己害怕陷得太深而逃离,露易莎对此有过痛苦的怀疑。他已婚,有孩子。通信在他们的交往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他离开后,他们仍然给对方写信。她出院后他们还通过一两次信。然后她让他别再写信,他也就没再写了。收不到他的信,她离开多伦多,干起了推销的工作。这样一星期她只会失望一次,在周五或周六晚上回去的时候。她的最后一封信写得冷淡而坚定。那种悲情女主角的感觉挥之不去,伴她四处旅行,特别是在她拖着旅行箱上下小旅馆的楼梯,谈论巴黎时尚并吹嘘她的样品帽子有多么迷人然后独自饮酒之时。如果那个时候她有人倾诉,她一定会对这个念头冷嘲热讽。她会说爱情都是哄人的,是种欺骗,她确实这么认为。但是一想到爱,她仍然会感受到一种静寂,一阵沿着神经末梢传递的微颤,一种感官的臣服,和难耐的虚脱。


她去照了一张相。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她想穿一件简单的白上衣,乡村女孩的那种罩衫,脖子上的系带散着。她根本没有这样一件上衣,事实上她只在照片里看到过。她也想把头发披下来。假如要扎起来,她会把它松松地盘起来,用珍珠发绳固定。


然而照相那天,她还是穿了那件蓝丝绸衬衣,头发也扎得跟平常一样。她觉得照片上的自己面色苍白,眼神空洞,表情也比想象的严肃,看上去十分不安。不过,她还是把照片寄出去了。

 

我没有订婚,也没有心上人。我曾经恋爱过一次,最后不得不分手。当时我很痛苦,不过我知道自己只能忍受。现在我相信那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她当然也绞尽脑汁地回忆过他。她记不得自己曾像他说的那样甩过头发,或者在水珠滴到暖炉上时对一个年轻男人微微一笑。很可能这一切都是他梦中所见,他可能真做过这么一个梦。


她开始关心战事,比以往更注意细节。她不再试图忽略它。上街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跟其他人一样,脑子里充满了令人激动不安的消息。圣康坦、阿拉斯、蒙迪迪耶、亚眠,然后索姆河那一带也起了战事。之前那儿是不是已经打过一场仗了?她在桌上放了一张战事地图,有摊开的杂志那么大。她顺着不同颜色的线看到德国人挺进马恩,美国人在蒂耶里堡发起第一次进攻。她注视着一些发黄的艺术照片:空袭中扬蹄而立的一匹战马,在东非喝椰汁的几个士兵,一队表情阴郁的德国囚犯,他们的脑袋或四肢上扎着绷带。现在她能明白大家的感受了——持续不断的恐惧和担忧,伴着上瘾似的刺激。从此刻的生活抬头仰望,你能感觉到世界正在墙外裂开。

 

我很高兴你还没有心上人,尽管这样想很自私。我不觉得你我还会重逢。我这么说不是因为我刚做了一个噩梦,或者我天性悲观,总把事情往坏处想。我只是觉得这是最可能发生的事。当然我也不是整天想这个。我每天都在尽最大努力让自己活着。我并不想让你为我担心,或者从你那儿博得一些同情。我只是想向你解释,为什么一想到可能再也回不到卡斯泰尔斯,我就有了倾诉一切的勇气。我猜这跟生病发烧没什么两样。因此,我要说我爱你。我想象你正站在图书馆的一个凳子上,伸出手去放一本书。我走过去,用手环住你的腰,把你抱下来。你在我的怀里转过身,好像我们在一切事情上都心有灵犀。

 

(节选完,更多门罗作品节选请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
门罗:难以忍受的并非生活的现状,而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王芫:细读门罗的《逃离》

~the end~二湘好物空间最新活动5月14日早6点30--5月16号晚24点整

第一盘货:真享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配饰专场!真享家的帽子,从冬天卖到夏天,场场都口碑爆棚。这次活动上线的品类很丰富,有围巾,帽子,手套,,腰带,打底裤等,还有防晒口罩,大家可以尽情挑选。


第二盘货:秒杀福利。LUISVECENTE船袜,2000双库存想便宜出掉,袜子材质:棉95% 聚酯弹力纤维2% 其他纤维3%。一包三双,每包都是黑白灰三色。更多选择点击此链接
关注”二湘好物空间“第一时间买好物

更多往期精粹

李显龙卸任总理,体味一下他“邻家大哥”般的接地气

生活那么艰难,心里却很坦然,谁的青春不迷惘

俞敏洪的西藏破茧之旅,大多数人在茧子中间就变没了

出国留学的路越来越窄,一群中国年轻人的亲身经历

不愿做母亲的理由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