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文学-专栏】如果把上课当做享受美食?/ 作者:温小煦

温小煦 教师文苑 2021-07-13

欢迎关注  * 《教师文苑》



如果把上课当做享受美食?

温小煦

 


 

从教半载多,在教育教学方面感触良多,某日下厨房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觉得老师就像厨师,上课就像烧菜,有的老师小火慢炖,有的老师猛火爆炒,不仅烹饪方式有所不同,菜品、菜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那么,煮出來的菜,当然众口难调。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同我们会因为喜欢这道菜而喜欢这个厨师,学生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師所教的内容和方式而喜欢这个老师。这到底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的老师。

 

大学之于我,收获良多,除了丰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遇到一群良师益友,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完成了大学所有的课程但是一些恩师的形象至今留在记忆里,他们在不同程度影响了我大学四年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

 

现在,如果将上课与美食结合起來,那么我的恩师们个个可谓米其林三星大厨



法餐大厨孙媛导师

 

法餐的特点就是精致、浪漫,往往分量不多,但当中的每一点都是必不可少的。品尝法餐讲究的是视觉上如观赏名画般的愉悦,孙媛老师的课也的确总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虽然她只教过我一学期的文学写作与批评。

 

我至今仍记得孙媛老师第一节课的场景。只听得上课铃响了,进来一位身着唐装的美人,清瘦、乌发,素妆却白皙的脸,浑身上下透露着古典美人的气质。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中文系女神

 

孙媛老师是河北人,普通话特别标准,但声音比较轻,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下的交流,孙媛老师的话语都非常有逻辑,冷静并且清晰,在我记忆里,孙媛老师从来没有出现口误的情况。可有时候说话却喜欢带点儿化,倒让人觉得可爱至极。

 

孙媛老师是山东大学的文艺学博士,她的谈吐中处处体现着她的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阅历。我喜欢听她说话,字字珠玑,如法式餐厅里经常放着的悠扬的名曲,余音绕梁,而她的儿化音就如偶尔酒杯相碰发出清清脆脆的声音,给人愉悦的听觉享受。


能成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法餐与其历史悠久的美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孙媛老师推荐我们看《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等书籍,她明确表示,希望我们的阅读不仅局限于文学类作品,应多看些有思想深度的东西,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深刻。美食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一种积淀,法国丰富的文化为法餐注入了灵魂。同样的,灵魂的香气大概来自博览群书,日积月累。

 

 

执拗得可爱的大厨

 

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老师,老师是江西人,她的课堂如同江西小炒一般,每道菜都是猛火爆炒,又咸又辣。她上课充满激情,幽默风趣,语速略快,语调高而尖,激动之处,还会手舞足蹈。她经常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再从右边走到左边,一袭复古红裙带起一阵风,颇有魏晋宽袍大袖的士人之豪放气质。这便是中文系的另一位女神,外国文学段榕老师。

 

老师上课极其投入,有时候语言跟不上思维出现卡壳的情况,她便停下来,像是自言自语:“(ei,第四声),这要怎么跟你们解释呢?找个什么词来形容好?”

 

(ei,第二声),有了这个时候老师激动得一拍脑门,转身立刻把想法重重地记在黑板上。

真是一位可爱的老师啊。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下馆子的时候交代厨师少放点盐,可上菜后仍旧那么咸,我们只好原谅厨师多年的重口味。段老师也有这般执拗。比如她执教多年却永远保持上第一堂课的激情。

做学问亦如此。段老师也从不浅尝辄止,对学生的要求向来极严格,往往我们完成一篇论文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期间反反复复地修改。甚至改了两三次还有好多同学被要求重写。老师批评我们的时候,毫不留情,却往往一针见血。

 

也许会被江西菜辣哭,却很难忘。

 

 

营养丰富的佛跳墙

 

我第一次吃到佛跳墙的时候就想起了王念灿老师。

 

据说标准的佛跳墙有18种之多的原料,囊括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山珍海味,营养价值极高,常作为国宴的主菜,名驰中外。


念灿老师学富五车,上起课来旁征博引,语速极快,讲到重点,会将声音忽然提高八个分贝,原本昏昏欲睡的同学一下子惊醒。他的每一堂课都非常有营养,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如果将他每堂课讲的名言积累起来,一学期后名人名言的存储量就非常可观了,然而我总是来不及记笔记。

 

念灿老师对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等也很有研究,在上完必修课我还选修了他的儿童文学课、电影赏析课等。

 

念灿老师喜欢在课上播放电影,看完以后他会对电影进行一番评价,从导演到剧中角色分析,甚至拍摄地和主题歌曲,他都能作一番深入的分析并且非常有见地的讲解。他的课不仅有广度,而且有厚度。

 

念灿老师是文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儒雅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我曾经偶然见到老师坐在台阶上和清洁员谈笑风生,意外之余油然对老师产生一种敬佩。我在大学里见到的多的是连盖个章都趾高气昂、拿糖作醋的工作文员,这样平和谦逊的老师实在不多。

 

 

火锅盛宴

 

雷亚平老师的课叫做文本解读与心理实验。雷老师对我们课堂做的实验,就是一学期的辩论赛的上课方式。如果你看过《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我想雷亚平老师有点像电影中的“captain”

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唇枪舌战,思想交流过程中往往碰撞出智慧的火光,轻松自由活泼的气氛甚至让我们产生一些平时想不到的东西。这样的上课方式就好像围炉吃火锅。吃火锅的乐趣在于享受美食过程里自己动手的自由。

 

一旦我们的讨论跑题了,雷老师及时出现,把我们的思绪重新拉回来,正如吃火锅有时候火太大了,雷老师帮我们调小一些,或者汤底太干了帮我们添点汤。

 

雷老师不仅是“captain”,在我们辩论的过程中,他还帮我们梳理论点。他常常要求我们在阐述完论点以后提炼出最简洁的关键句。

 

可以说,雷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口才,还锻炼了我们发言的胆量、逻辑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这些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老师在生活中也喜欢做实验。

 

他是东北人,冬天的时候家里开着暖气十分暖和,可屋外就是冰天雪地了。一次,他四岁的儿子吵着要出门堆雪人,出门前儿子的母亲让儿子多穿件羽绒服,儿子在屋里穿着毛衣,觉得天气刚好暖和,不需要多穿,很固执地不听妈妈的话。老师说,行,那你等下至少得跟我玩半个小时才能回家。儿子自然很高兴地答应。

 

一出家门,寒风一吹,儿子就瑟瑟发抖了,无奈早就跟爸爸有了约定,不得不顶着寒风出门。从此,儿子就知道了他们家里冬天屋内屋外的区别。

 

雷老师的教育方式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有相似的地方,卢梭提倡遵循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发展而教师不作为的教育方法,雷老师在此基础上还做了生活实验,让孩子自我感知,经过亲身体验以后就明白了屋里屋外该穿多少件衣服。



逝者如斯,往昔的一幕幕仿佛昨日重现。我大学里的恩师们已经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心田,亦将影响我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仅作此篇感恩我的老师们。


如果真的能把课堂当做美食来享受,那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而我烧出的菜就由我的学生去评价了

 


作者简介:温小煦(女),90后,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喜欢读书、电影与文学!简书作家,大学时代曾获过大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   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  擅长文字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   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有意者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文友交流群

 《教师文苑》征稿启事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启事 


 【教师文学-专栏】漫步书香/ 作者:孙静

 【儿童文学-专栏】我和太阳聊微信 /作者:李奕辰

 【教师文学-专栏】大美宁乡/ 作者:江 晟

 【儿童文学-专栏】难忘的动物园之旅 / 作者: 王晨楠

 【教师文学-专栏】 我的山村教师生活(三)/ 幸国平

 【儿童文学-专栏】怀念有你的日子/ 作者: 黄亚琳


 古体诗四首 / 作者:郭凤霞

  雨思假愠/作者:茶言闲语

 女教授的一地鸡毛/ 作者:秋果

 再说“寒门白眼狼”:种种案例触目惊心!

 我的山村教师生活(一) / 文:幸国平

 2018年高考新方案 , 这6点信息必须提前知道!

【文学园地 -专栏】一次难忘的“生日” / 文:曹永亮

 陕西米脂惊天“屠童案”,应该反思教育孩子如何避险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蓝天教师园地》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教师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儿童文学专栏

3.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4.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5.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6.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本刊不接受微信投稿)

1) ltetwx@163.com (中小学生作品)

2) zhongshisheng2018@163.com(各体裁中文原创)

3) charlesy2008@163.com  (外文翻译类稿件)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苑》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蓝天教师园地”交流群:

    3. “蓝天英语同行园地”交流群:

    4.  “蓓蕾花园”交流群:

    

    5.朗诵专家团队:

《蓝天儿童文学》面向全国组建朗诵专家团队,欢迎各地朗诵和评书播讲爱好者朋友加入。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加微信时请注明“朗诵专家团队”。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苑》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码

你可以长摁下面二维码给作者打赏,

同时请注明您的姓名和作者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