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飙|大学老师,一个不讲职业道德的群体

项飙:……80年代大家认为知识分子是民智的代表,有很强的道德色彩,代替国家说话。现在知识分子觉得自己也就是一个社会群体,赚钱过好生活,也不想代表了,没有知识分子站出来代表。90年代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法是知识分子边缘化,他们不再是精神导师了。当时我刚进大学,学到的一个词是“世俗化”,原来大家讲精神上的热情,现在讲大家要务实,这是现代化的总体趋向。比较典型的一个人是刘再复,他说在美国大家都觉得打篮球的比大学教授厉害,在机场大家都让篮球运动员或者明星签字,他说这个很好,商业化促进了民主参与。我当时是很同情这种说法的,因为反感那种高调姿态。
但今天的情况,不止是边缘化,而且是孤立化。大学老师变成了一个职业群体,而且是一个比较不讲职业道德的群体。其实不用讲什么知识分子、精神导师,一个吧台服务员也有职业道德。当时我期待,知识分子边缘化之后会变得更加有机,不再是纯粹的抽象的知识分子,而是都有具体的身份,是老师首先就教学,有深度,有专业精神,把学术做出来,重新出现有机性。有机就是有限的,跟社会是以某一种特定方式联系在一起,不可能是总体性的思想概括。现在这一块没有发生,但是往狭窄化、专业化发展了。我自己对知识分子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葛兰西说的真正的有机知识分子,是技工、农技推广员、赤脚医生、搞底层写作的这些人,他们的能量其实是很大的。因为今天很难让大学老师包括我自己对社会生活做一个非常切实的理解和描述,我们成天不干别的事,就是想,把资料放在一块,可能我们提供一些框架,能够帮助大家去思考。要真正一针见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真的要靠在里面的人。快递小哥也要想事情的。我们有这样的人,而且我们有这样的渠道,我们要鼓励他们多写东西。

吴琦:那么在您这里,80年代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项飙:对我来讲,80年代的很多口号,那种大胆质疑的态度和气质,要求做制度性、结构性的变革,这都是80年代的精神遗产。那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从很强的原则出发,觉得现实应该超越,应该改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如果没有那个洗礼,没有那笔精神财产,我不太会对这样的宏大叙述产生什么感觉。我们比较容易对这些东西感到兴奋。这就有两面性,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不好说。特别是要跟西方学者做对比的话,好的是我们看到的东西比较大、比较多,永远不满足于一种简单的对现状的解释,要提出体制性、结构性的批判,但这样就使我们失去了对现实更细致入微的观察,急于要跑向比较抽象层次的叙述。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精神遗产为什么没有积累?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80年代的那股风潮、那股气质太单一化了,没有跟别的气质结合起来,把别的气质全部给抹煞掉了。就跟我们之前讲北大的自我英雄主义一样,自我英雄主义很好,但也要和别人对话,形成丰富的生态系统。大家都跑去激扬文字,能激扬出什么东西来?马上就空洞了。现在不能把这个一锅端,否定掉,毕竟那是客观的历史存在,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的80年代的一代骄子,他们的自我、自信、自负,都是很好的传统,关键是怎样把别的风格也培育起来。
吴琦:是否可以说,您自己的研究一直和80年代的主调保持了距离?
项飙:在具体的观点上是这样的,但另外一方面,如果没有经过80年代的阅读,我就想不到自己能一个人在大二的时候,大冬天里坐公共汽车到木樨园去“浙江村”,这是一件浪漫的事,如果出于现实的考虑就不会做。80年代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种冲动,对现状不满,要做一些惊人之举,主要是一种精神气质,没有方法、理论上的价值。

吴琦:这也补充了您对反精英主义的论述,并不是全盘否定式的?
项飙:那种超越感,批判老师的精神,都是80年代的精神,否则也就不去批判,自己挣钱去了。一般人认为80年代是一种理想主义,这个词我觉得还是比较精确,所谓理想主义首先就是一种超越,存在的价值就是对现状的超越,就是追求现在不存在的东西。其实西方学者有不少也是这样,那种强烈的不满足,上次看《浮士德》,也有这种气质在里面。但80年代又和西方不一样,主要不是个人气质,而是一种理想,要对自己的传统、生存方式做批判性的反思,从而重新开始,这个精神还是很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我是用80年代的精神来批判80年代的思想,也是一种叛逆、超越和理想。具体来讲就是大胆,不服从权威,这些都是80年代的东西,可能也是北大的。


轰轰烈烈的八十年代,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里一闪而过,照亮了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天空;但当我们仔细考察时就会发现,八十年代灯火的光源,是来自20世纪上半叶的五四精神。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处在八十年代的延长线上,而现代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则是在五四运动的延长线上展开。八十年代与五四运动是决定中国民族走向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关于民族未来的思辨不但活跃,而且在思想界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我们今天的许多困惑、无奈及愤懑,都可以在回望这两个时代时找到反思的基点,发现问题的根源。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回望八十年代”三书+“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展开”三书:

◎回望八十年代,一场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马国川《我与八十年代》、柳红《八O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三本书构成一个整体,从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等不同方面出发,共同为我们描绘了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书中聚焦于八十年代,但又不局限于八十年代,将八十年代放在历史的坐标上,将视角不断拉远拉近,让我们更能看清八十年代的意义。

八十年代,有冲动,也有稚嫩,但终归是生机勃勃。它作为一块文化高地,孕育了很多当下的文化基因,现在文化界的各种现象,很多都可以在那时找到苗头。通过这三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历史,重温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也可以了解现实,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的出路。

◎反思五四运动,一场决定中国百年命运的思潮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马勇《现代中国的展开:以五四运动为基点》,这三本书构成一个整体,从政治、思想、大历史的角度,多维解读这场决定中国百年命运的思潮。巴黎和会是怎样点燃五四运动的?五四运动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我们所熟知的关于五四运动形形色色的说法都是真的吗?这套书让人看到的,是一个与主流叙事全然不同的面向。

思想如果紊乱,就不可能看清自身所处的现实。中国应如何批判和继承传统,中国前途会走向何方,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这三本书正是帮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反思“五四运动”这个现当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根源,对中西文化互动后中国人的反应与改变做全面检讨。唯有清晰而彻底的反思,才可能有点滴但真实的改善。

◎第三次转折,大历史中的重要节点

不论是思想解放的八十年代,还是以启蒙为主轴的五四运动,它们都是中国历史大转型中的一个浪花,是中国历史继“殷周之际”、“周秦之际”两次巨变之后第三次历史大转折,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转轨的重要节点。我们现在的时代,以及整个中国近代史都处于这第三次转折之中。

因此,回望和反思八十年代及五四运动,不只是洞悉那两段重要的历史,明晰这两个时代的真正价值,更是一场心灵上的震撼和启迪。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回望八十年代”三书+“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展开”三书(含独家好书)。

文章节选自《把自己作为方法》,在此鸣谢!


▍延伸阅读

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张鸣:退休之际的废话(这在中国的大学里,应该是独一份)

张鸣:当今学界,在民众眼里已经很贱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阿城:很多人在思想上,还不属于现代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绝版书讯:《议会如何工作》,最后200本,揭示权力游戏的核心规则

叔本华:庸人的本质

被遗忘的罗马艺术:“黑暗时期”文明的苏醒

张鸣:监察御史为何治不了腐败?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