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这几招秘籍,妈妈再也不担心我数学算错啦

珊爸 珊爸超级爱学习 2021-11-24



之前我在文章里说过,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做数学作业的时候,看到孩子在简单问题上翻车,就会忍不住大吼:“你怎么这么粗心,赶紧给我认真检查!”。


“认真检查”4字,实际上是知易行难,而且和家长陪学时嗓音的分贝数没有相关关系。所以,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给我认真检查”这句话,不仅对孩子改正作业和试卷里的粗心错误毫无帮助,还会带来孩子逆反、破坏关系、分散注意力等负面效果。


原因有二。


第一是粗心的错误虽然不应该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了就会产生心理路径依赖,再检查的时候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例如第一次把6+8算成13,第二次很可能还会算成13;第一次把应该用加法的用了减法,第二次很可能还是用减法。


第二是这种检查低效而费时,因为检查最重要是用在考试里,而考试时间是有限的,把题目重新做一遍相当于多花一倍的时间,试问有几个孩子能够在一半时间内就完成,另一半用来检查?就算是在平时作业,本来半小时的作业,非要再拿半小时来检查,这不是巨大的浪费么。


以上这些内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想要回顾旧文可以直接看今天的二条


之前给大家承诺把我读书时用的检查方法无私传授给大家,今天我就来填这个坑,给大家教2招检查数学题的秘籍,让你告别“给我认真检查!”的河东狮吼。


计算题的快速检查


计算出错是最常见的粗心大意犯错的例子,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老生常谈的“认真”和“熟练”,还一个好方法就是今天说的“检查”。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几个方法,更适合三年级或以上的孩子。对于一二年级刚学习加减乘除的孩子来说,这些方法基本用不上,或者用了还不如直接再算一次。这个年龄段,扎实地多练几次基本功,比技巧要更有用一些。但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出现多位数运算、连续多步的运算,这时候的检查技巧就能大幅提高效率了。



方法一

尾数验算法


尾数验算法,就是在检查的时候只取式子中所有数的个位数代替原来的数来验算。例如,这么一道题:


14*27+196-43=?


解题计算的时候当然是认认真真一步步列竖式计算为妙,但是验算的时候,可以花5秒钟用尾数计算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检验。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检验的时候只要计算


4*7+6-3=31


算出的结果尾数是1。如果计算出答案是531,那就算验算通过,OK,下一题。但是如果算出的答案是539(乘法口诀背错了)或者617(符号看错了),因为尾数对不上,那就说明算错了。这时候,再从头认认真真再算一次。


这个方法,对于在计算的时候看错了运算符号,例如把+当成-,*当成+之类的错误,可以检查出来;对于数字计算的失误,只要出现在个位的,也可以查出来。总的来说,能查出大概90%的错误(前提是验算的时候不要犯一模一样的错误)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数论里的余数定理的简单应用,每个数的个位其实就是它除以10的余数。后面提到的“数和验算”、“奇偶验算”等所有计算的快速验算都是同样的原理,更详细的这里就不介绍了。


方法二

数和验算法


第二种方法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其实熟练以后也挺快),但是可以查出99%的常见错误,也建议大家掌握。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叫数和。把一个数出现的所有数字加起来,如果和是两位数,就再加一次,直到剩下一位数,这就是它的数和(其实这是它除以9的余数,但是这里不展开讲了)


把每个数用它的数和代替,把算式重新算一遍,和答案的数和对比,就能验算了。


还是前面这道题:


14*27+196-43=?


14、27、196、43的数和分别是:


1+4=5


2+7=9


1+9+6=16,1+6=7


4+3=7


所以验算的时候只要算:5*9-7+7=45,4+5=9。


然后算算自己的答案的数和:如果算出正确答案531,数和5+3+1=9,验算通过;错误答案例如539或者617,数和分别是8和5,验算不通过,全部重算。


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


第一是数和中,9和0是一样的,也就是如果答案数和是9,但是验算时刚好算出0,这不代表算错了,是正常的(原因就是前面说的它们除以9余数相同)


第二是,如果出现减法,不够减,可以直接添9。例如计算数和是3-8,出现负数,这时候先加一个9,变成3+9-8,数和是4,(原因还是保证除以9余数相同)


还有一个小技巧:在算数和的时候,出现9或者相加是9的,可以直接扔掉。例如196的数和,可以直接算1+6=7,和前面算的1+9+6=16,1+6=7结果是一样的。


熟练以后,这个方法大概只要10秒,就能发现绝大部分的计算粗心错误了。



方法三

奇偶验算法


这种方法最简单,但是只能检查出50%的错误,所以实用价值不高。但是它的特点是一年级就能明白并且熟练掌握,而且明白这个方法对于后面学习奇偶数的知识有直接帮助,所以一二年级孩子可以学着试试看。


方法具体是这样的,把算式中所有奇数用1代替,所有偶数用0代替,然后去计算原来的式子


还是拿前面这道题做例子:


14*27+196-43=?


用0、1代替偶数、奇数(注意,出现0-1的时候,记住结果就是1),式子变成0*1+0-1=1。而我们算出的答案如果是奇数也就是1,那就验算通过;如果是偶数则验算不通过。


大家也看出来了,这个方法最后只能看看答案的奇偶性对不对,但是如果算错的结果奇偶性一样,例如前面说的539或者617,就检查不出来了。所以与其说是验算方法,不如说是对奇偶知识的一次理解和应用。


更多其他方法



前面3种方法其实分别用了除以10、除以9、除以2的余数定理,其实类似的方法完全可以自己设计的更多,例如除以3、除以4、除以5、除以8等等都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验算法,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家长,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总结琢磨一下;但是从实用的角度看,上面说的三种已经足够了。



应用题的非重复检查


除了计算错误,有时候另外一些错误在列式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时候,上面关于计算错误的验算就毫无意义了,所以我们还需要另一种新方法——代入检验法


大家小时候学方程,应该都知道方程解出来以后可以用代入检验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例如,解这个方程:


120/(x-7)+13=37


经过一系列的东西腾挪以后,可以算出x的结果,例如x=13


但是如果要验算,不需要重新把解方程的过程再来一遍。只要算一下120/(13-7)+13,看是不是37就可以了。如果这时候用一下前面说的尾数或者数和验算法,还能更快一些。


但是这个方法只有在高年级里学了方程才会用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有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呢?


当然是有的,这就是我要讲的代入检验法。


例如这样的题目:

妈妈给了小明4个梨以后,小明有13个梨,问:小明原来有几个梨?


这种题目,有的小学老师会给孩子教一堆很纠结的方法,什么给出去用减,拿回来用加巴拉巴拉的。这里我就不讨论解题方法了,只讲讲检验方法。


如果算出的结果是9个梨,那就代入原题里检验:原来9个,妈妈又给了4个,现在是9+4=13个,和题目相符。


如果解题想岔了,算出的是17个,那么代入原题里:原来17个,妈妈又给了4个,现在就是21个,和题目不符。


这样,一些本来念起来很绕的题目(其实需要用到倒推法,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只要用代入法,就可以很容易检查是否符合题意,不会被题干的语言表达给绕进去,从而达到快速检验的效果


再举一个复杂一点的例子:

学校到家相距1000米,妈妈从家里出发,每秒走3米,小明同时从学校出发,3分20秒以后遇到妈妈,请问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算出结果(例如小明速度是每秒走1米)以后,我们可以这样检查答案:用速度*时间=路程,计算(3+1)*200,看是不是等于1000米。


这种代入检验法有两大好处。


第一是快而且不容易错。很多题目,本来看着挺绕,但如果有了结果以后再代入原题,一切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第二是和原来思路刚好相反,避免了与解题时的简单重复,导致“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其中第二个好处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略。反正在我读书的时候,在试卷做完了以后,让我再耐心的把所有题目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遍,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别容易走神,甚至会越查越错。这就有点像抄写更正的时候,一个字连续写一百次,就连字都不认得了,因为大脑形成了回避机制,避开了已经知道的重复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些本来不“绕”的题目,我甚至会用倒推法把它变“绕”以后再检验,可见检验方法的重要性。



上面提到的2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小学阶段的孩子应付考试和作业的检查。


以1.5小时的考试为例,一般只需要留下10分钟,就能把整张卷子的题目检查一遍,如果真的存在计算、题目理解之类的低级错误,至少能发现90%以上。


相比起节省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高效的检查方法可以让孩子养成独立检查的好习惯。例如作业有10道题,如果家长手握答案,可以一眼看出哪道题错了,让孩子认真重新检查,哪怕重新做一遍也可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用再做一次的方法独立进行检查,那就是10道题都要重新做,这种浪费生命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至少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所以,建议大家尽快帮孩子建立适当的数学题检查方法论,养成独立自主的检查好习惯,不仅对数学考试有用,对于以后的工作生活更是有很大帮助。



*本文仅分享个人经历,对学习效果不作保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