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皮or山寨?概念拼接的作品是否能成立?【提问】

抄袭菌 反抄袭的艺术 2023-05-03



先猜猜这里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




看完之后

你是不是感觉




不过不要紧


今天我们先分享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说美国呀,有位艺术家,他是欧普艺术的代表:理查德·安努斯科维奇(Richard Anuszkiewicz)。这位老哥1930年出生于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他的父母都是波兰移民。他在1948年至1953年于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艺术学院进修,随后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师从于约瑟夫·阿尔伯斯。


因受阿尔伯斯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安努斯科维奇从具象艺术转向对抽象艺术的研究,他对形状和色彩的关系十分着迷,当时阿尔伯斯在包豪斯学校课堂中所谈论的色彩理论与视觉的实验,使他产生了对几何构成的兴趣,而由此产生并引向对光效应效果的发现。安努斯科维奇将色彩的视觉感知与心理共鸣研究相结合,开创出一条独特的绘画之路。


20世纪60年代,安努斯科维奇开始潜心研究色彩在重复几何图形中对视知觉的影响,他那时的作品就很好地体现出了欧普艺术的风格--几何形态和视觉的震动感。在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创造出了一种通过色彩和线条的操纵所产生的深度感和色彩的幻觉。


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Splendor Of Red, 1965



Minos In The Labyrinth, 1962



Principle Of Unity, 1966


Manifest, 1965



Monument Valley, 1970



Soft Yellow, 1972


Soft Peach Square, 1980


SoftVIolet,1981


TempleOfDarkBlueAndBlack,1983


Reflections II - Red Line; and Reflections II - Green Line , 1979


Banner #3,1968,Felt banner with cotton backing












Inner Space, 1970


Sequential X, 1972














Spectral 9 G, 1969







1970


Inward Eye , 1970


Orange on Green Rhombus from Volumes: Variable,1969




画的不错是吧

巧了,中国也有一位艺术家,


作品是这样的

👇


戈X馀

中国安徽滁州人,先后毕业于东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无锡。

戈x馀通过刻画光与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他近乎严苛的几何构图探究绘画的物性、抽象性以及视觉感知。

其作品曾在美国沃克艺术中心、新加坡当代艺术馆、K11美术馆、华人当代美术馆、喜玛拉雅美术馆、EGG画廊、林大艺术中心、偏锋新艺术空间、蜂巢艺术中心等机构展出。2018年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在鸟巢授予艺术家“中国最具市场潜力当代艺术家”荣誉奖。其作品被美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及私人藏家收藏:戴德梁行中国区总部,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文和友美术馆,木星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协会理事,MaxMara股东,上海K11执行总监及经理,中国资深专业藏家刘x等。





波系列,2016    



波系列,2016    



波系列,2016    



波系列,2016    




波系列,2016    




波系列,2016    



空·间系列,2017 




空·间系列,2017 





波系列,2016    



空系列,2015


波系列,2016    



波系列,2016  



空·间系列,2017 


空·间系列,2017 




空·间系列,2017 


波系列,2017


2017   空·间系列




《空墨系列05》  宣纸水墨、矿物颜料  2019

《空墨系列06》  宣纸水墨、矿物颜料 2019



看完感觉咋样?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Richard Anuszkiewicz作品之间的关联和演变,


Richard Anuszkiewicz最早的创作从具象绘画开始,从他早期的绘画中,就能感受到艺术家对于直线条的兴趣,


http://www.richardanuszkiewicz.com


Richard Anuszkiewicz 1950-1960年的创作,从具象绘画转向抽象绘画,开始尝试各种形状、颜色组合的画面,




1960年后,Richard Anuszkiewicz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开始步入这种风格的成熟化,并在以后的40年中持续创作,艺术家创作的脉络清晰可见。






Tik Tok上,一名化妆博主都会大方介绍自己的妆容灵感源自Richard Anuszkiewicz,




那么,戈X馀作品的发展脉络又是怎样的呢?其创作又如何诠释呢?



戈X馀:我的创作有两三个分支,除了做空间装置,还致力水墨实验。



戈X馀:我的作品是开放的,没有标准答案,每位观众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品不同的维度。





再看一下戈X馀的水墨作品:








这样的作品放在一起,艺术圈的朋友们来说说是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在戈X馀的作品评论中,各位“批评家”都在为戈X馀与欧普艺术无关评(bian)论(jie):



在欧普艺术年代,光的呈现完全是一种机械物理的形态,而今天对于光序列作品,重要的不在于光的炫目,不是它的物理性,而是它蕴含的虚空之境,在戈x馀的作品里,其独到性在于恰如其分地对材料的使用,让媒材本身成为光与色的载体,光不是描绘对象,而是物理现象。——张x杰



当我们远看他的作品时以为似一个平面抽象的绘画,近看却是一个或多个空间性装置作品,这样作品创造的错觉和观众自然而然的互动方式,将虚像的视觉转换为实体的触觉空间感受,也表达了中国道家虚实相生、虚实同源的思想,这与崇尚人工科技视幻感的欧普艺术不同,子馀作品更侧重表现宇宙中自然物性与自我心性的关系,与欧普艺术之间形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互补。——张x涛



绘画一直是平面与幻觉的游戏,如何在平面上保持严格的构成又激发微妙的错觉,一直是绘画的事情。戈x馀一直对艺术这种纯粹语言的探索着迷,而且还自觉面对了绘画本身的抽象结构性,即绘画乃是对于边框(enframe)的元艺术化处理,在内与外之间,在平面与深度之间,再次让框形发生,形成了他自己线条细密的框形光感绘画,纯粹以线条的细微色差在平面上激发光感的错觉起伏,颜色异常纯粹高级,而且有时候还利用了材质的微妙性,带来了无尽波动的美妙颤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抽象绘画的魅力。——夏x君



不过,戈X馀本人也表示,从材料来说,二者是无关的,自己的作品不是画的,而是用PVC板塑形,成型后为其上色、打磨......





尤其是抄袭菌在小号发布了文章之后,戈某某在后台留言称:抄袭菌并没有系统了解他的全部作品,同时质疑抄袭菌没有现场看过他的作品,并且上面发的也都是以前的作品,不是最近的作品。。。


其实抄袭菌想说的是,俺真现场看过戈某某的展览和作品。



对了,他还发来了近期刚做的关于疫情的1or2件作品:




为什么说他刚做的呢?因为据粉丝爆料昨晚还在发朋友圈👇


据粉丝截图爆料


其实抄袭菌觉得这件作品应该适合在美丽国展出,或者发布在外网上可能会更有反响一些的。


你说不放你的近期的图,来来来给你放上你刚发来的图:








以上图片为戈xx发来的部分图片


当然,戈某某完全可以说自己的作品不是平面的,

是有一定起伏的,材质上也不相同,

也欢迎其就抄袭菌在上文提到的内容进行更多回应。

不过目前给到的信息,恐怕可能似乎不是回避图示雷同最好的回应

就像梵高在平面画布上画了一幅《星空》

你在凸凹不平的板子上画了一副梵高的《星空》

或者你把梵高的星空制作成一个起伏不平的模具、装置、马赛克、刺绣等等


马赛克版(图源:网络)


刺绣版(图源:网络)


那你就可以说你的才是原创

你的才是正版《星空》

你才是真·梵高吗?👍


至于某人引以为傲的不平整表面

只要是装修过房子的人

只要是留意过生活的人

可能几乎都能在瓷砖背面找到答案



抄袭菌有时间就在想

可能有时候艺术作品和工业产品

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摆在了美术馆/画廊

一个在普罗大众的脚底吧

就像当年杜尚将小便池搬到了美术馆



另外补充一点,

就是戈某某说抄袭菌发布的都是他前几年的作品,


光是他提出这个问题就已经让抄袭菌有点匪夷所思了,


大哥,咱别玩避实就虚好吧



叶帅抄的还是几十年前的呢

再比如说一个嫌犯前几年犯了事

现在被👮蜀黍抓住了 

他能说那都是以前的作奸犯科了,

我现在不犯事儿了……


我觉得咱还是就事论事,不拐弯。


当然本文仅为抛砖引玉

并非定论

主要还是要看观众老爷们怎么看?

换皮or山寨?

概念拼接的作品是否能成立?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你都坚持看到了这里

就在文末点个赞/在看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抄袭菌立场。)

·

抄袭菌推荐这一批艺术类书籍,赶紧收藏!

专访中国最狠行为艺术家何云昌:曾将自己一根肋骨取出做成项链,将自己浇筑在水泥里24小时...



点击关注公众号&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