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其他

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 盛大颁奖

为期一年,来自全国数十家家科研机构与著名高校的作者参与的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在中国量子科技产学研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中国合肥盛大颁奖。“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仪式现场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与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联合主办,活动的指导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管理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位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院士专家担任活动顾问,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担任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组委会主任。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部分获奖作品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仪式作为量子产业大会开幕式中的重要专项活动,于9月24日在合肥滨湖的安徽创新馆举办,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等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政国等嘉宾出席。与会领导和嘉宾对“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后续将本次获奖的科普作品要集结成册出版发行,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些优秀的科普作品。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现场在颁奖仪式的开始,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会长赵勇博士作为联合主办方代表,向各位来宾介绍活动情况:“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于201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立项策划;疫情三年期间经历了数轮优化调整;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执行,历经为期一年的征稿、评审、公示等活动环节,直至2023年9月科普作品大奖诞生。组委会期望能够依托活动的举办,激励优秀量子科普创作人才,聚集科普创作专业队伍,逐步构建起量子科普教育领域特色鲜明的高端资源交流平台。赵勇博士介绍“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组织情况中国科学院赵政国院士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并宣布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获奖名单。赵政国院士强调了当前在量子物理领域,对社会公众开展精准有效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在颁奖致辞中特别指出:量子物理发展了近百年,虽然引起了很多关注,但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近代物理的基石。量子物理科普活动为理解量子科学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赵政国院士为“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致辞在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仪式上,赵政国院士,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省科技厅厅长罗平,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朱长飞,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颖,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何勇等嘉宾共同为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获奖代表颁发了奖杯和证书。“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合影首届“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机构以及专业科普作家们的踊跃投稿。经过专家评审、获奖作品公示等环节,最终38件作品获得各级奖项。这些作品展示了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科普作品创作的新思维和新形式。阅读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科普教育和学习,也是在共同见证中国量子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作为“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颁奖仪式的前序活动,9月23日下午,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联合承办了“中国量子科普教育高峰论坛”。论坛以加强量子主题科普作品的科学性指导,激发社会各界对于创作量子科普作品的热情,规范、充实和提升量子科普的内容与形式为主要议题。论坛现场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主持。褚建勋书记介绍了本次量子科普教育高峰论坛的主旨与意义,对“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参赛选手提出更高更新的创作要求,希望将量子科普评优活动以及更多领域的科普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为推动我国量子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学传播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褚建勋教授主持论坛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魏军锋先生为论坛致辞。他肯定了论坛对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量子科技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长期以来从事量子事业和量子科普事业的各位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代表安徽省科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希望并且相信安徽的量子科技的科普会走到全国和全世界的前列,把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科普成果。魏军锋先生致辞“量子科普作品评优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何勇副研究员接力主持“中国量子科普教育高峰论坛”下半场。何勇副研究员主持论坛下半场获奖团队发表感言:图文组一等奖获得者陈福民以《科普就是讲故事》为题,从科普创作不同于文学创作、要悉心编写好科普文稿、科普创作的技巧三个方面介绍了科普创作的经验。“光子盒”的代表王素妍以《量子教育与科普发展现状与分析》为题,从量子教育与科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量子教育与科普的全球发展概况、如何做好量子教育和科普三个方面进行分享。视频组特等奖获得者郭苏楠分析了量子科普难度和与其他学科科普的不同。视频组一等奖获得者赵义博分析了量子力学的受众,回顾了自己学习量子力学的过程,并指出了目前量子力学科普多哗众取宠的现状。获奖团队代表感言论坛特邀教育专家和科学传播专家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系主任周荣庭教授以《新媒体赋能量子科普教育》为题介绍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的一系列成果:从新媒体赋能的量子科普价值链及其衍生、共享、嫁接和外溢效应,到系列量子视频助力科学共同体,助力科学教育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关于举办第一届“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 科普作品评优活动方案(修订版)

(详见附件2),注明标题,附简要的作品说明,以及作者姓名、单位和详细联系方式,同一作者可提交多件作品参赛,同件作品可有多名共同创作者,作品可注明指导专家或老师。(二)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周忠和:“进化论与人类的未来” |第六期中国科大“科学文化沙龙”成功举办

“科学文化沙龙”夜场事关人类处境的一切哲学问题,归根结底,只有三个: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最终要到哪里去?5月5日晚,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期科学文化沙龙在中国科大东校区1958咖啡馆举办,本期沙龙主题为“进化论与人类的未来”。特邀主讲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的著名古生物学家周忠和。聚精会神的“科学文化沙龙”听众中国科大地空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夏茂林,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科大博物馆馆长陈履生,安徽省博物院原副院长郑龙亭、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原院长周涛发、安徽大学生态保护研究所所长李玉成、锐生细胞(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东、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谢周清、中国著名科普大V-科技袁人袁岚峰与梁琰、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胡岩与蔡琛、中国科大出版社负责人蒋家杰等相关领域专家,知名企业与社会组织负责人共46位嘉宾参与了沙龙对话。沙龙由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主持。石云里介绍嘉宾主题演讲开始前,周忠和院士为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获批新时期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于2019年10月成立,中心致力于推动我国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讲好面向国际科学界的中科院和国家的故事,为中国科学院及国家科学传播政策、规划、活动和绩效评估提供支撑。2022年11月,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审发布,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从周忠和院士手中接牌周忠和院士以两个出人意料的特点评述开启了演讲:诺贝尔奖获得者雅克·莫诺提出,“进化论的一个奇特好笑的特点,是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懂得进化论。”遗传学家兼作家史蒂夫·琼斯说,“进化论是一张政治沙发,谁的屁股坐在上面,他就变成什么形状。”周忠和主旨演讲“如果没有进化论,生物学的一切都将变得无法理解。”著名进化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这样评价。进化论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是对进化论的误解却很多。周忠和院士总结并一一剖析“与拉马克学说的混淆”,“进化有方向性与进步性”,“进化=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等对进化论的常见误解,向在场的嘉宾娓娓道来地揭开进化论的层层面纱。我们从哪儿来?“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时候,胚胎学的证据被用作最有力的证据。今天他可能会将这个荣誉交给化石。--Jerry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量子科普 洞见未来

首届量子主题科普作品评优活动正在进行……20世纪,以量子力学引领的第一次量子科学革命给人类认知物质原理以颠覆性的深刻影响;20世纪晚期到21世纪的前20年,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发生,量子信息领域的系列突破成为国际科学前沿举世瞩目的工作。近年来,作为中国成功走向世界科技前沿的代表领域之一,我国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科研成果和战略产业应用,如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第一条量子保密骨干网“京沪干线”、超越最强经典计算机的九章量子计算机系统。为加强量子主题科普作品的科学性指导,激发社会各界对于创作量子科普作品的热情,规范、充实和提升量子科普的内容与形式,更充分地面向社会公众和通过媒体展示我国在量子科技诸领域取得的国际一流水准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正在开展第一届“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科普作品评优活动。扫描二维码查看H5详情: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编辑
其他

“研究型大学使命的认知与践行”

“科学文化沙龙”现场5月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文化沙龙”在学校东校区举办,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郭传杰研究员主讲,主题为“研究型大学使命的认知与践行——源自科大实践的一点回顾和思考”。郭传杰在沙龙开题演讲沙龙由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主持。安徽省人大原副主任、原合肥市市长郭万清,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金初,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宋兆海,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以及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书记褚建勋、副主任周荣庭、梁琰、袁岚峰、综合办公室主任何勇等40余位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与嘉宾参与了沙龙对话。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沙龙全程策划与组织工作。朱灿平主持郭传杰研究员从在中国科大的工作回顾开始,与来宾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度思考。以中国科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实践探索为例,通过一段段精彩的故事,从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个方面阐释了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关于人才培养:中国科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1958年建校开始,中国科大对人才培养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中国科大最早的使命就是要为两弹一星造高端人才。”坚持精品办学,保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因此成为一以贯之的特色。当然,‘规模适度’不是绝对条件,‘适度’也不一定是很小,而是要与资源是否充足相关。保证人才培养高质量才是目的。”关于知识创造:中国科大在知识创造上实践了三种方法:科教结合、理工结合、基地建设。其中科教结合和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长期践行下来。郭传杰讲述了科教结合让少年班、本科生就开始接触科学前沿,以及中国科大主导建成国家实验室、协同创建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历程。关于社会服务:中国科大的发展得到了安徽省、合肥市的大力支持,
2023年5月9日
其他

融合共享 文化赋能 | 中国航天文化艺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文化艺术论坛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西区207报告厅举办。作为第八次中国航天大会的主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主题为“融合共享
其他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座谈与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23年2月10日,《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座谈兼发布会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四合院会议中心文津厅召开。《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新书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理事长郭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杨永峰、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普与学术处处长马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新闻处处长祝魏玮、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纪委书记徐雁龙以及国内传播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共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与发布会。座谈会现场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汤书昆主持。传播中心主任汤书昆主持座谈会中心理事长郭传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发布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直接指导下,由科学传播中心邀请多领域专家研制,是基于2021年中国科学传播各方面数据事实的研究报告。在科技发展创新速度极快并且与社会经济和人民思维高度关联的时代,科学传播中心从2020年起开始着手勇挑重担研制并发布报告,对科学传播领域的国家宏观管理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郭传杰对各部委在《报告》编撰中提供的信息支持和审核把关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科学传播领域专家的进一步研讨,使未来《报告》编撰的权威性进一步提高,研究性和引导性更加突出。传播中心理事长郭传杰致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杨永峰在致辞时指出:在新时期,怎么用新技术和新传播方法把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家精神传播好,是党中央、国家和以及人民所需所盼。中国科学院具有系统、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能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起非常大的责任。院士、科学家、以及广大对于科学知识具有高度认同的一支科技工作者团队,应该担当起将系统性的、与时俱进的、代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给老百性的角色。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杨永峰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在引导发言中对《报告》的丰富内容和站位高度作出了肯定。他指出:科学传播可以将科研创新、应用和人才培养串联起来,这不仅是一种学问,而且是一种大的视野。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来把科学传播做得更好。科学传播做得越到位,科学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也越大。作为中国科学传播的国家队之一,中国科学院有责任跟其他部门合作,把中国科学传播的事情做好。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发言随后,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邱成利简要介绍了《报告》的框架和内容,对2021年度中国科学传播概况、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建议进行了重点阐述。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介绍了《报告》的出版情况。传播中心副主任邱成利介绍《报告》框架与主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普与学术处处长马强指出:中国科学传播报告未来编写可以进行发布频率上的优化调整,建议增加年度十大传播案例评选和热点分析等;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新闻处处长祝魏玮表示,会持续支持科学传播中心的宣传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二次传播。与会专家对《报告》的内容和进一步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国科技馆原党委书记苏青建议,《报告》作为国家相关决策层面的智囊,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政策层面提出更多意见和在问题改进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郑念指出,《报告》具有价值引领性、学术权威性、系统全面性、开放创新性等特点,肯定其对媒体媒介发展和学科建设、理论发展起到的作用,建议增加重大事件对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影响的深入分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建议,报告可增加更多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思考,可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传播从业者聚集起来,共同为中国科学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分析提供力量;《科技导报》社社长王康友对报告的内容和要素全面作出肯定,并对科学传播和科普的区别作出了精彩阐述。与会专家还提出了完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数据支撑、适度增加争议性科普相关内容、加大《报告》本身的传播力度,以及在《报告》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面向党和国家决策需求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支持等系列建议。专家交流研讨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周德进局长代表科学传播中心宣布聘请国家天文台FAST科学传播负责人张蜀新研究员为科学传播中心“墨子巡天望远镜”科学传播项目顾问,并进行了聘书颁发。聘书颁发仪式周德进局长对座谈与发布会进行了总结:2021和2022两年度的两本《报告》,实现了国内该领域年度情况探究总结的从无到有,作为科学传播中心的主管机构,对《报告》本身的总结、反思、研究,不断调整完善其定位、内容框架,是我们的应尽之力,坚持持续改进,才能实现久久为功的目标。并特别呼吁:“《中国科学传播报告》的撰写是科学传播业界共同的一项事业,值得所有这个领域的从业者共同呵护。”周德进局长总结发言《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对我国报纸、科普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展览、科普活动、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政策、科学传播理论等方面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对我国科学传播发展提出建议。《中国科学传播报告》将按照年度发展持续编撰出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对《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的研制发布提供了系列支持。与会专家在科学出版社四合院会议中心合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荣庭、梁琰、袁岚峰,办公室主任何勇参加了此次座谈会。科技日报、中新社、中国科学报、人民网、中国网、北京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列席会议,并对座谈会以及《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2)》的发布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撰稿
其他

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举办中国量子科技传播资源库建设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前沿科技资源科普化,促进前沿科技知识由共同体内部流动向全社会外溢,12月9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了“量子科技传播资源库建设第一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主持,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兼云中心总监赵雪娇、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殷海峰、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品牌总监童璐、国仪行云(合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家贵、北京鹬鸟科技有限公司(光子盒品牌母公司)总经理顾成建、合肥弈维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徐华、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博士生孙松、中心袁岚峰副主任及助理秦庆做专题发言,中心邱成利副主任、褚建勋书记、梁琰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何勇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主题汇报环节,来自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量子企业领导或业务负责人以及中心的代表,围绕量子领域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实践工作先后作专题介绍。本源量子赵雪娇重点分享了本源量子在科学教育领域提供的全栈式解决方案,突出高校教育、K12教育、行业培训和生态建设的工作实践。国仪行云金家贵详细介绍了公司为青少年提供的系列科学教育课程、研学课程、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解决方案等服务;在科普领域,介绍了公司打造的以量子为主题的科技研学基地、青少年量子科普展厅和多种科技前沿互动展品。国盾量子童璐表示公司重点通过外宣渠道进行量子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介绍了国盾量子在教学仪器、场馆展厅、科普公益和系列课程四个维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问天量子殷海峰重点介绍了公司为70多所大学提供的量子教育课程服务,描述了合肥量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这是问天量子于2018年成立的子公司,聚焦量子科学教育。光子盒创始人顾成建展示了公司在量子媒体咨询业务、行业研究业务、活动业务、金融顾问业务、科普业务五个维度的工作进展,通过项目案例和部分公开成果展示了核心产品和优势。弈维量子徐华展示了公司基本情况、团队构成和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小而精的量子科技初创企业,团队致力于通过模型、虚拟现实的技术对科研院所、高校做一些科普性的输出。孙松代表周荣庭教授汇报了量子科普研学教育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展示了肥东县量子科普馆和合肥沈福村量子科普文化体验中心两个项目,介绍团队以文旅思路开发量子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项目的特色实践。中心副主任袁岚峰介绍了自己做量子科技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指出当前网络上很多关于量子科技的科普内容存在知识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谨的问题,表示了量子科技传播资源库建设必要性的认同。中心秦庆介绍了量子科技传播资源库的项目概况,从中国量子科技传播的困境、资源库建设原则、资源库主要内容、国外典型主体的实践案例四个维度展示了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和定位,重点阐释了系列科普图文、科普视频、视觉库、虚拟展厅、交互模块和问答平台的具体内容。自由讨论期间,中心邱成利副主任、梁琰副主任从实际运行角度出发提出若干参考路径和操作建议,参会嘉宾围绕科普资源包设计、画册内容、科技馆建设、系列科普视频及多媒体库创作等方向提供了多个想法,为资源库的内容丰富和方案优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汤书昆教授表示:中心希望联合多方力量和资源,围绕量子科技来打造一个开放平台,希望各位参会的量子产业与传播机构代表可以多角度探讨中国量子科技传播资源库的内涵,结合各自工作领域与经验,对中国的量子科学传播、科学教育以及创新生态构建进行可持续性的探索研究,共同推动做出一个能在行业里常态运营的资源库形式的知识平台。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撰稿
其他

揭秘基本粒子质量起源——赵政国院士等大咖讲述希格斯粒子背后的故事

你每天都关心的体重,来源于质量。至于为什么会有质量,则是一个神秘的问题。物质世界由各类微观的基本粒子组成,那么基本粒子的质量从何而来,则是关乎宇宙本原性的“终极”命题。被证实的科学理论认为基本粒子的质量来源于通常称为“上帝粒子”的Higgs机制。2022年7月4号,赵政国院士等中国科大物理学院的教授们联袂主讲,以科普报告的形式纪念“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赵政国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曾任北京谱仪实验负责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主任;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物理等重要奖项。卢建新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量子引力,特别是弦/M-理论的研究。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大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及近期由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资助的“彭桓武高能基础理论研究中心”。2002年度中国科学院
其他

科学“撸猫教程” ——四大掌门人首次联袂直播量子科普

量子科技在公众的眼中应该就像是那只“又死又活”的猫,捉摸不定而又难以理解。但是在科学家的手里,这只喵聪明而又能干。半导体、激光等量子应用技术已经为社会公众服务了几十年,是现代科技创新生产力的基础构成部分。在特定条件下最新的量子计算机比传统的超算快了亿亿亿倍以上。这是怎么做到的?我国现在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以及量子测量处在什么样的技术水平?5月21日权威专家给你最新的解答。想知道就来看直播!听不懂的还能随时互动提问。2022年科技活动周暨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期间,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牵头组织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沿探索成果、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家量子科技领域顶尖的企业——国盾量子、问天量子、本源量子及国仪量子进行联袂直播。活动主题为“量子应用——产业化中的量子技术”,为公众科普在产业实践中应用的量子科技前沿技术。本次科普直播将于5月21日15:00—18:00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提供场地支持,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汤书昆教授领衔策划,中心副主任、著名科普大V袁岚峰博士担任主持人,这是四家量子领域高科技企业掌门人首次联袂进行线上科普活动。届时将在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科技袁人等多个账号进行同步直播。扫码关注,惊喜送到!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撰稿
其他

徽派 | 手工纸研究专家汤书昆:一张纸里的技术、审美和人文精神

著名手工纸研究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教授,19日下午做客大皖徽派栏目,徽派走进汤教授主持的手工纸实验室,而汤教授也与徽派的观众畅聊自己十多年来对中国手工造纸的田野研究心得,并现场向徽派观众展示了自己和团队近些年的若干田野调查成果,以及殊为珍贵的多民族手工纸样本。背景:研究手工纸与中国科大的因缘中科大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徽派:汤教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和传统工艺相关的手工纸的研究所,关于它的一些背景故事。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体是理科或者叫自然科学研究,加上一部分工程,或者说技术科学的研究。但是,对人文素养和人文研究,1958年学校在北京成立的时候对这个就有关注,有要求。包括钱学森先生,而且大家知道郭沫若先生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理科学校,人文生活就非常的寡淡,并不是这样的刻板印象。徽派:那么这个手工纸研究所成立的因缘是什么样的呢?汤书昆:研究所成立的背景,大致是2004年左右,当时的总书记提出来要关注人文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现代化。这个时候,教育部就启动在全国高校建类似文科科学研究平台的国家基地,要有实验,当时第一批是50个,大概有15个是给理工科学校的,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这个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我当时虽然在学校人文社会学院当执行院长,但是并没有太过关心这个事情,因为当时的支持是千万级的,我觉得我们是靠不上的。但是学校的科研处长有一天来找我,说这个基地你们可去申请,支持强度和要求是史无前例的。于是我们去北京,教育部主管的司长一看,你们来干什么。因为按照申报要求你们必须有国家重点学科,而且在全国必须排到前二,最好排第一,第三你就别来了,在他的印象里,你们学校理科是好,但文科是不强的。其实我们有重点学科,就是科学技术史,当时排全国第一,司长很意外,后来我们就合格了,也是因缘契合。手工纸实验室一角徽派:资金支持是底气。汤书昆:学院的钱申请下来之后,做什么呢,大家都想参与,但都不在行,所以报了很多计算机,pc机。当时主管校长就调侃我们,你们都国家基地了,还号称国家第一的,你们就买一堆PC机?其实文科如果按照现在的新文科要求来建,它牵扯到你的思维转型,平台与架构的重新思考和设计。当时的校长朱清时院士也兼任学院内科技史和科技考古系的系主任,于是在我们的请求下,他就出任我们这个国家基地的主任。他有科学大项目的经验,就说我们要凝聚,不是有个想法就海阔天空跑了,当时规划了好几个方向,其中在传统技艺方向提了两个点——做中国文化中的纸,还有一个是做中国文化中的墨。经过讨论,纸和墨形成了两个研究组,墨因为核心成员离开没有能研究下去,很可惜,就剩了纸。开始想研究中国历代的古纸,后来发现基本不可行,因为古纸样品都很贵,规范取样也很难,清代乾隆的纸现在都已经贵到吃不消,何况唐宋的纸,基地的钱加进去也买不了多少张古纸。后来我们讨论先成立实验室,先买些设备,聚合几个人成为团队,建实验室和研究所,系统研究当代现存的造纸工艺,这是最直接的背景故事。缘起:我们的造纸故事过去没有讲好近一千万字的《手工纸文库》徽派:线索听着很清晰。从《手工纸文库》的调查和编辑开始,您和团队成员十几年时间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这个过程,这个研究方向的选择,和您个人有什么因缘?汤书昆:实验室和研究所是公家的,所以是公家的因缘。我自己呢,我们是一个团队,动态累积到现在超过百人了,我一直作为牵头人。为什么会做这个事呢,也是因为一种偶然出现的因缘。19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初期我去日本比较多,每次去只要有时间,我都到东京神田的书店街,有非常多的新书旧书,我主要看旧书,开始不是关注纸,就是旧书打折觉得很划算,最早买的一套是日本茶道的全集,便宜到完全不敢想。另外,我去过多次安徽泾县,当时对其它纸没有概念,但是对泾县的宣纸有概念。在书店街,我发现日本有很多传统造纸方面的书,发现日本整理和纸怎么整理的这么好,这么全面。主要是昭和年间,日本的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理出版了很多这样的书。我突然就受到刺激以及启发。我们也只是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发明的,蔡伦是集大成者,但中国从来没看到这样的书,确实是没有,有一些研究文物和考古的。作为造纸的发明国,造纸的起源地,我们居然整理得这么差,这个留了个起心和动念。徽派:确实是没有讲好这些祖先传下来好东西的故事。汤书昆:后来又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交流,描绘全世界的造纸的地方,发现这个地图上,中国只有一个点,安徽泾县。日本有10多个点,韩国也有8-9个点,东南亚多国都有造纸点,我就不明白怎么会这样标呢,中国造纸的地方绝不止这样啊。所以我们讲故事没讲好啊,传播没有搞好啊,国际社会的印象就会有问题。那时候就有想法的萌芽,什么时候应该来做一个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相对全的文献。当时想法很简单,但没想到的是经过十几年的田野调查,发现中国手工造纸到今天依然这么丰富,远远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你能够把本身很好的东西系统挖掘出来展示给别人,是很有基础意义的事情,这就是另一个缘起。实验室手工纸样本徽派:不仅是国外的误区,其实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误区,很多人觉得我们的东西都在这,没用心珍惜。那真正开始做这个项目是从07年开始的?汤书昆:对。2008年1月初就出去到云南做田野了。经历:田野调查接上“地气”很重要徽派:这形成一千万字文库的田野调查过程,触动你的故事肯定也有很多吧?汤书昆:其实还是你刚才讲的那个问题,最初我们自己对中国的手工造纸都不熟悉,因此投入研究工作起始,始料未及的经历、挫折和发现很多。大家现在看到第一期是十卷一千万字,还有很多纸样的采集和分析。实际上,开始我们准备十卷就全部做完,覆盖全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做研究,田野的一线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反映真实状况。目前传统非遗文化研究体系里,很多类型的系统研究都非常欠缺,属于快餐式状态的较多。当时我们想云南、贵州、广西,三个放一卷应该足够,因为觉得好像不是造纸重要的地方,应该不会有太多造纸点。2008年1月开始去云南,结果发现云南一个省就够一本了,贵州一卷根本放不下,要两卷,这么下来,原先所规划的十卷肯定做不完,于是才有了二期、三期的重新规划。这反映了什么呢?中国文化里传承下来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有相当部分直到目前也还是并不为人所知的。《手工纸文库》内页徽派:中科大在合肥,为什么不从安徽泾县开始做田野调查呢?汤书昆:为什么不选安徽泾县,因为我们想还是先往外面去找,家门口比较容易到达,好像随时可以去的。那为什么第一站选云南呢?大约2007年夏天吧,我们团队一个同事看到了一本云南少数民族造纸地图的小册子,也是一个旅游的小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云南少数民族造纸点已经标注出来不少了。我们发现作者老杨(杨建昆)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是中科院在云南的大同事,能够先请他作引路人。我们就拉上他,老杨说先去最远的香格里拉,当时去香格里拉交通非常不方便,显得比现在远多了,第一站去了深山里香格里拉县的白地村。村里的国家级纳西族东巴纸传承人叫和志本,是个老东巴,也就是他们民族的大祭司。老东巴很重视,还特别从县城请了政协副主席、原先也是村里的干部一起接待。那地方特别漂亮,而且我们过去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造纸工艺,他是浇纸法,我们也很沉醉其中,但调研时间完全不够。那一年就是南方大面积严重冻雨的年份,到当天傍晚时,政协副主席就对依然在兴奋询问和拍照的田野小组说:你们要走了,县城前往白地村的路上已经下大雪了,你们只能从虎跳峡这条小路走了,再不走就只能在这里过年了。一再催促提醒下,没有概念的我们当时七个人,才恋恋不舍地摸黑开夜车离开村子,凌晨12点多到虎跳峡镇,敲开一家小饭馆,请老板重新点火才吃上饭。夜里大雪就过来了,后来据说一个多月才通车,真的是晚一点就要在村里过年了。徽派:田野调查总是充满惊喜和意外,需要脚步去丈量和踩实。汤书昆:贵州广西的调研都有车掉到深沟里面。其实少数民族村里很热情,处得来的话,一定要请你吃饭喝酒。所以正常我们都有分工的,谁记录谁开车谁喝酒,造纸的人都很热情,少数民族更热情。很多村长或者叫寨主就说,不喝酒调什么研。汤教授团队田野调研(受访者提供)徽派:团队的人都是科大毕业生吗?汤书昆:不是这样的,我们到每个省,都会邀请与组合当地的研究者,这样会让我们入手更快、更接近实际。因为初来乍到,熟悉情况都要一阵子,很容易把不住脉的。田野调查必须接地气,最关键就是找到当地合适的人,他们有热情有兴趣有积累,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采集到有品质的信息。我们在云南不是先找了老杨吗,后来通过老杨还找了一个白族的年轻人高锦荣,他自己家族在大理的白族村寨里世代都是造纸的,他本人还搞了一个中心在昆明卖纸,我们拉着老杨以及这个小伙子和我们一起走村串寨。如果只带一帮研究生和老师去,恐怕一段时间都找不着北,他们在家做实验似乎驾轻就熟,但是田野现场抓住人文信息,抓住工艺信息,这个短时间里是很难的。特色:研究所和实验室的工作格式与目标徽派:那么咱们研究所带团队做手工纸项目,和非遗保护相比,我们的特色和目标是什么?汤书昆:田野工作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海霞老师做了中国年画大全,做了很多年,我很欣赏她的工作,她对我们的工作也很欣赏。中央美院做全国民间剪纸研究,现在形成了剪纸大全集成,已经是乔晓光教授他们几代人在做了。当他们和我们开始做类似田野集成型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团队不多。现在看到成果了,很多人觉得很有意思,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汤教授详析《文库》的基本信息构架徽派:所以我们的项目里,人文传统的部分是如何呈现的呢?汤书昆:就《文库》而言,一开始我们是有系统的构思的,从田野调查开始我们就基本想好了要采集什么样的信息,到现在基本格式也没有变。我们的格式是:第一部分,简明的信息加上两个地图——一个到县域的手工造纸点的历史与当前分布地图,另一个是如何到达(你怎么去)的地图,因为深山里面有可能完全不知往哪去。第二部分,是强调原生人文内涵的部分,并不强调现代生活如科技对原生文化的介入和改造,我们的科学分析只是提供进一步解读的新维度支撑,在某些方面达到见微知著,实际上主要是这样的功能,所以我们第二部分是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会有照片和各种环境特质以及物产、人物等。第三部分,第三个部分是历史与传承,本地造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哪里传来的?不过这些大部分造纸的人是说不清楚的,可能要找族谱、家谱或者其他秘藏资料。但人家要想,这个给你看是不是合适,这个时候融洽就非常重要,你要进入这个对象的人文情态,象喝酒吃饭就是很重要的沟通方式,喝的高兴了你告诉他你要什么,哪些东西是你特别想了解的,他通常会很高兴地去想办法。徽派:这个也是田野工作的一个重要场景。汤书昆:造纸人不一定有文化,你要到村里找长老,你要坐得下来才能请长老,一边喝茶或者喝酒一边探问,非遗的家族传承如何如何,这个等于问人家隐私了。《手工纸文库》内页第四部分就涉及到原料,植物纤维的各类原料,造纸过程中的添加如纸药,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拍照片,边疆民族跟我们植物差别非常大。然后测水的酸碱度,造出好纸需要什么酸碱度。《文库》大头是工艺流程的记录,我们想我们的工作还是文献性为主,我们尽量用的是口述的记录,尽量少介入我们的态度及观点,工艺部分我们不加我们的意见,当然我们会印证,会采访几个对象来比较,他们所说的工艺和过程是不是有不一致的地方。设施、工具的造型,通常都会有照片或绘图。这个部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会对这些纸做技术测试,象你们看到眼前实验室的这些设备用来测试不同的指标,我们设定的书画类纸的指标和非书画类纸的指标是不太一样的。另外对纸的纤维放大呈现,是什么形态特征的纤维,是不是好的纤维,工艺加工是不是有问题,一看就能看到,纸的寿命等等就能看出来,杂细胞还在不在,就是说能不能把纯净的纤维打散分离出来是很重要的。在我们实验室大规模测试之前,中国只有极少数的手工纸做过工艺指标的测试,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很重要的一个价值是,第一次对中国手工纸做了系统的科学分析,对于行业、对造纸的人和消费者都有帮助,能够有助于知其所以然。徽派:等于把配方弄出来了。汤书昆:不完全是配方,更重要的是工艺。通过测试分析对工艺加工和原料本身,做一个评判,是有依据的。我们的纸都是在造纸人的家里或厂里买的,采样可靠,有工艺记录和原料记录作印证。田野采样原始样本的可靠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体现了最基础的科学态度吧。手工纸《文库》内页第五部分,我们做市场、消费、渠道与经济,历史上市场怎么样,过去怎么卖纸,渠道是什么,盈利怎么样,这种收入在当地是不是觉得还行,也就是说,收入非常低的话就不是好的营生。现在还在造纸的有不少人年纪比较大了,他们也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因此有一定收入还是安心的。第六部分是民俗传说故事神话,这是纯人文的,让纯人文的造纸人生活中有趣的东西留下来,比如说祭祀,祭蔡伦啊还是谁,怎么祭的,在哪里祭,造纸的人多了会组织起来搞什么活动。最后一个第七部分就是传承保护现状和发展思考,我们把我们主观的部分放在最后,前面我们不介入只记录,后面我们会附有纸样。原则:不要破坏原生审美的多样性徽派:原来我困惑的部分,是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的融合会不会有冲突,现在理解了,其实我们只是在用科学家的技术和态度更好的尊重和保留传统手工艺最原始的部分。汤书昆:我们一直强调要尊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承人,这些造纸的人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好,我们在文旅部主办的造纸人研修班里建有十个班级群,会经常在群里聊。最近,群里湖南有个传承人生病,有人帮助发起水滴筹,筹了不少钱。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持对经典文化传统、文化事物和人的尊重敬重,我们在《文库》里,要一直保持这个态度。避免不良沟通,不会让他们对做这个事情的人产生很不好的看法,不能说你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了,就显得你认为那个农业社会原生的乡土文化土气、不高大上,这是很要命的一个态度。手工纸样本徽派:看到您桌上有很多美学书籍。那回过头我们看,放下科学家的严谨细致,从美学角度,您做的这些工作,最想传播给大家的是什么?汤书昆:那不是我的书,是我指导的一个博士的书,他要做这方面的博士论文,从美学角度看纸墨笔砚等传统技艺。从审美的角度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一些纸,云南的、贵州的、西藏的,不少有染色,多数是植物染色。这个是西藏的藏纸,我们印象里觉得藏纸是粗糙的,但这个藏纸的柔性非常好,伸缩自由度非常好,也不掉色,藏纸做到这个程度,我们很多内地造纸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它有一整套工艺,染色配方也与内地有很大差异。再看这个纸,也有故事,云南高黎贡山里面一个小村,白族80多岁老太太造纸造了一辈子,为了去那里,我们过金沙江把一个越野车都碰坏了。这不是刺绣吗,这是纸上的刺绣,在苗族等等我也看到纸的刺绣做的衣服,还有纸做的带刺绣的鞋子;后来去贵州从江的侗族,老太太的丈夫曾作为代表到北京给中央领导汇演,老太太60年代用纸做的绣花鞋,还很结实,现在还能穿。过去纸的刺绣是非常流行的,纸做鞋子还能穿你就知道纸的拉力非常好。从审美的角度说,从调研的基础上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尽量保持它的多样性,在这个基础上,原地提升,不要把主流的主调的审美范式强度介入到在地化的文化传承上。你可以提出可改进的地方,手工造纸造了多少代了,原初的基础在那,让各路力量有机会介入,就地优化和提升才是关键。审美本身就是多样性,其实也是它的生命。你把本地生发出来的非常丰富多样的审美用规范统一的面貌破坏掉,这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路径。新安晚报
其他

中国科大人文学院《中国手工纸文库》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教授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中国手工纸文库》(十卷本,1000多万字)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手工纸在两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其本身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制纸日益取代手工纸,历史上的诸多传统造纸工艺已失传或濒临失传。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自2008年起,汤书昆教授的手工纸研究团队成员深入国内300多个造纸村寨聚落,详细记录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提出《中国手工纸文库》设想,并于2008年4月6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此次出版的《中国手工纸文库》第一期共分十卷,分别记录了云南、贵州、广西、安徽、浙江的汉族、藏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苗族等十几个民族手工纸技艺及行业现状。该套丛书以人类学田野记录和实验室科学分析并重的方式,生动详实地刻画了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业态现状。《中国手工纸文库》部分成书该丛书附有实物纸样和微观纤维图谱,详细介绍了各地手工纸的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历史与传承情况,代表纸品、用途与技术分析,生产的原料、工艺与设备,市场经营状况,品牌文化与习俗故事,业态传承与发展思考等内容。2021年荣获第八届中华印制大奖银奖。预计2025年完成丛书第二期出版,全套丛书预计25卷,2500万字左右,文库将全面、系统地采录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手工纸的实物样本,为我国手工纸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真实可靠的实物纸样基础,为我国手工纸文化研究和传播提供真实、权威的实物载体。《中国手工纸文库》的出版是全中国乃至世界该领域第一次在我国研究界提出采用全样本普查方式,按照人文与地理环境、传承谱系与造纸工匠、原料、工艺与工具、用途与市场、习俗与文化事项、代表纸品技术分析、传承现状与发展挑战七个模块设计展开;《中国手工纸文库》提出并实践的中国手工造纸当代全样本覆盖、工艺记录+技术分析+实物纸样+导引地图的呈现方式,属于此前完全没有的研究与出版形态、填补了中国手工造纸系统深入研究的空白,同时也达到了当前国际国内对中国手工纸研究的代表性高度。《中国手工纸文库》的核心价值是能够为中华传统手工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非常丰富的原始资料和实验数据,填补公众对该行业认知上的大片空白,同时也为优质高端手工纸的未来市场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通过表彰和奖励国内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获奖出版物、出版单位和出版人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
其他

《科普大咖面对面》特别活动顺利举办

9月24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品牌活动《科普大咖面对面》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燕子河镇燕子河实验学校,中心副主任袁岚峰教授为当地中学生带来题为“量子信息原理与技术”的科普报告。此次活动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定点科普活动,由中国科大科研部、校团委、扶贫办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策划、执行。整体活动分为科普报告、互动活动与捐赠仪式三大部分,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在本次科普送下乡行动中,主要承担科普报告部分和活动直播工作。报告开始,中国科大科研部副部长薛永泉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初衷与大致流程。随后,袁教授从社会上广为传播的有关量子的谣言为学生们做引入,深度为大家进行科普与辟谣。紧接着袁教授通过爬楼梯的具体生活案例生动介绍了什么是“离散变化”,并顺势引出“量子”的概念。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在理论奠基人、作用等方面的比较,让在场学生感受到了量子力学在原子的稳定性、分子形成、物质的硬度、导电等众多方面的广泛解释力,以及量子力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强大适用性。报告中,袁教授展示了其作为“年度科普人物”的实力,通过具体事件如“警方隔墙观物抓犯人”解释了量子的三次漫射原理,并进一步解释了量子精密测量。结合动漫角色、科幻电影等介绍了量子力学的三大“奥义”:量子叠加、量子纠缠与量子测量,并对中国科大“九章”量子计算机以及量子优越性、量子通信、量子隐形传态等概念进行了介绍。报告结尾,袁岚峰教授总结道:“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国领先欧洲三至五年,领先美国五至八年。在量子计算方面,中美构成第一方阵,但离实用尚远。同时量子精密测量正在快速投入使用。量子信息是第二次量子革命,也是真正的未来科技。”燕子河实验学校科技馆馆长、工会主席徐修如表示,感谢袁岚峰教授为学生们带来生动的科普讲座,并希望量子信息的未来发展可以由在座的同学们参与并推进。活动中,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与金寨县达成共建一个基层科普示范点的初步意向,努力提升当地群众的科学素养,推动革命老区的科学普及工作,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撰稿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AI人工智能 | 腾讯X-Talk科学脱口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

提到AI人工智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冷冰冰的硬科技。但现实中AI已经在悄然快速地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AI甚至可以突破其工具属性,拥有令人感动的“高情商”,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陪伴与温情。当然,负面的忧虑也会让人不安。X-Talk活动现场9月19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共同策划下,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山世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特聘教授廉思,科幻作家张冉,腾讯即视产品负责人涂思嘉等嘉宾在中国科大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科学脱口秀—X-Talk。本次活动的话题聚焦在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上:青年人的“独居”,AI能为单身群体带来什么,监测精神状况、识别摔跤、使服刑人员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以及打造全方位的赛博空间。那些曾经被认为仅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正逐渐变为现实。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在哔哩哔哩平台和微信视频号全程直播现场会“察言观色”的AI识别系统第一位脱口秀嘉宾是来自中科院计算机研究院的山世光,出身理工科的山世光,研究AI“读心术”的初衷是希望用技术来弥补理工男群体共同的弱点——不会察言观色。此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系列AI识别系统来监测人的面部动作,通过那些只有五分之一秒的动作来分析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情绪。这项技术让他们在2018年的国际竞赛上拿到了第二名。山世光表示,“读心可以让我们打造有温度、有情商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跟我们人类更好地去合作,即使不去在脑子里面移植一个芯片。”不仅如此,AI还能够对人们的精神状况进行监测。目前,山世光正在研究如何利用AI诊断儿童自闭症。他希望在视点估计等诊疗和判读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AI系统,让一位小孩观看5-10分钟的视频,便能测出他患自闭症的可能性。当AI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更有温度的同时,也要考虑技术路径上的一些问题,例如数据难以收集、涉及伦理“拖累”技术的困难;AI在设计上应该被当做纯粹的工具,还是做适当的拟人化?但不论怎样,技术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生活本身的主人仍然要是我们自己。“防摔跤”的AI功能腾讯即视项目负责人涂思嘉则分享了AI在识别摔跤方面的应用。对于独居人群来说,最孤独无助的场景莫过于摔跤时无人知晓、无人问津,对于一些独居老人来说,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腾讯使用了姿态识别、排除环境干扰、多人干扰等多项技术,并进行了多次真人摔跤实验,旨在打造一个“隐形护理员产品”,让AI来照顾独居人群的生活。除此之外,腾讯还将AI用于指挥黄瓜、西红柿生产,生成虚拟人;让机器狗像真正的狗一样陪伴主人。不过,涂思嘉认为,AI始终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打理琐事,但却不能代替我们真正的社会关系,真正的朋友和家人。每个人对AI都有不同的需求,但是AI始终只是一个工具,所以一个真正有实用价值的智慧产品,不是将你的所有需求都在一个出租屋里解决,而是重新打理你的生活关系。监狱里的AI陪伴与服务第三位脱口秀嘉宾是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讲师张筱叶,主要研究监狱里的戏剧活动。在监狱中服刑其实也是一种独居状态,是一种感觉难以突破限制、孤立无援的状态。许多国家的研究都表明,如果服刑期间的体验过于负面会造成他们出狱后更难融入社会的情况。因此,在监狱里做戏剧活动(例如儿童教育、社区建设等)让他们回归后有面对种种困难的力量和能力,而人工智能的陪伴与服务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张筱叶介绍道,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她主要进行田野工作,这样的训练让她有意识地尽可能了解一个人真正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站在有话语权或权威的角度来设想和求证。作为实践者,她分享了应用戏剧工作坊的带领者——facilitator(协作者),它的作用是帮助每个人发现和面对自己的困境,并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那么,她想象中AI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也应该是一个协作者的角色,能够给予个人空间发现自己,辅助人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他

【CCTV-10】传播中心汤书昆教授在央视科普手工造纸的前世今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汤书昆教授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为观众科普手工造纸技艺的前世与今生。节目分为《纸寿千年》的历史进程与《宣纸的秘密》之制作工艺两集,先后于8月25、26两日在央视频播出。图1
其他

女博士的“视界”——第二期《科学文化沙龙》掠影

搭蛟龙探海,乘雪龙破冰……中国科考领域总能见到这样一抹倩影,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兼具大洋深潜和极地科考两项经历的女科学家——唐立梅。2021年7月27日晚,第二期中国科大科学文化沙龙在学校1958咖啡馆举行,中心邀请到唐立梅博士,以“深海到南极”为主题,与在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极地与海洋的别样魅力。活动在蔻享学术、bilibili网、微信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本次沙龙由中心副主任袁岚峰主持。袁岚峰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唐立梅博士的背景,她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也是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同时还是到达地球四极其中两极的第一位中国女性。作为一名“80后”女性科研工作者,唐立梅多次克服野外的恶劣环境参加科考工作,并多次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不再只是毛主席的诗词豪情,也是唐博士与科研人员不断创造的辉煌科研传奇。报告伊始,唐博士介绍了国家长期以来对深海探索的需求,以及进行海洋、极地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大洋梦,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绘制了最早的世界海图。再到十九大明确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海洋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潜力巨大。接着唐博士分享了两度驭“龙”寻宝的科考经历。2013年是我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首次试验性应用科考,唐博士与傅文韬、叶聪两位潜航员在2774米的海底开始了深海科考之旅。由于“蛟龙”号载人舱直径只有2.1米,内部没有卫生间,而整个下潜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所以他们在下潜的前一天晚上就停止喝水,吃东西靠“干咽”。随着“蛟龙”号不断下潜,开始还能看到海面有阳光透过,海水来回波荡泛着白光,很快水面就看不见了。“到达350米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第一个发光生物出现了,就像流星很快从眼前划过。”唐博士介绍道。当到达2740米的时候,他们开始了取样、拍照记录工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沉积物和黑色结壳,还有在大洋深处的神秘生物群落。住在海葵里的寄居蟹、海百合、粉色海参、“丝袜”海绵和“蘑菇”海绵……除了这些,科研团队也取到了需要的地质样品,以研究太平洋海山的形成演化与地质环境问题。2017年,唐博士登上“雪龙”号,成为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从上海出发,大约2周后穿越赤道,途经新西兰最后前往南极中山站。在进行地质考察和样品采集时,唐博士需要穿上厚重的企鹅服,忍受低温和雪原反射的刺眼阳光。岛上还有成群结队的企鹅,根据南极条约的规定,人类必须和它们保持15米的距离,但是在工作时总有企鹅靠近,场景十分可爱有趣。虽然科考的环境十分艰苦,但采集的岩石样本在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揭开了南极难言岛的岩石成因、构造演化等神秘面纱。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中,来自第一附属医院的集采中心主任邓芳女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程艳副院长、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地女士、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齐明钢先生、光明日报社安徽记者站常河站长、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国燕教授、学校人文学院汤书昆教授、褚建勋教授、周荣庭教授、吴琦来副教授等数十位参会嘉宾就唐博士分享的科考经历和科普创作经验,以及女性如何平衡科研工作与家庭等问题展开了精彩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现场掌声此起彼伏。现场还有小朋友与高中生对唐博士分享的报告十分感兴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最后唐博士为他们赠送签名书籍。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中心将科学文化沙龙定位为一个高端的科学思想交流平台,将定期邀请各领域顶级专家就科学前沿探索、科学文化价值、医学与生命等学科的融合与发展,进行讨论,逐步将科学文化沙龙建设成特色鲜明、指向清晰的品牌活动。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撰稿
其他

潘建伟院士开篇:新量子革命

量子科学,作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的代表领域之一,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感兴趣者众多。但是,真正了解量子科学研究的人却是不多的。2021年6月17日晚,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科大科学文化沙龙”登场了。作为科学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一讲,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教授,以《新量子革命》为题与近40位跨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开放研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在学校绿荫环绕、情趣典雅的1958咖啡馆举办科学文化沙龙,旨在为各界人士搭建一个科学文化的高端交流平台,鼓励介绍、推介国内外科学文化新思想、新动态、新理论、新方式等,为促进科学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全新的空间。本场沙龙由中心副主任邱成利主持。邱成利在简短的开场白介绍说:目前合肥的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了新高度,但与国际国内中心城市相比,开放的科学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加强,沙龙的举办旨在交流科学探索成果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是对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积极响应。在今天的开篇之后,中心计划每月举办一场前沿或重要生活科学的文化沙龙。潘建伟院士在主题分享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在量子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对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表示:各国政府及巨头企业如此青睐量子计算,得从科学革命催生产业革命的历史说起。第一次科学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牛顿力学诞生,一切力学现象都可以归为一个简单的公式F
其他

潘建伟院士:新量子革命 | 第一次中国科大科学文化沙龙成功举办

量子科学,作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的代表领域之一,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但是,真正了解量子研究的人并不多。为此,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文化沙龙》。作为第一场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教授作为主讲人,以“新量子革命”为主题,与众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开放式的交流与探讨。本次沙龙为社会各界人士搭建了一个科学文化交流平台,鼓励介绍、推介国内外科学文化新思想、新动态、新理论、新方式等,为促进科学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潘院士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从第一次科学革命说起,认为科学革命与产业变革是紧密相关的。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经典物理学陷入困境,此时量子力学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潘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对量子科学的独特理解。当前中国在发展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潘院士也对未来量子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未来能够构建出完整的天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体系,并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连接。作为一个高端的科学与文化交流平台,中心将定期邀请各领域顶级专家就科学、文化、艺术等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展开探索与讨论,逐步将科学文化沙龙建设成极具特色的品牌活动。本次科学文化沙龙详细内容请关注后续文章!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撰稿
其他

李政道新书发布会上 科普人诠释顶峰之光

5月29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物理科普代表作《对称与不对称》新书发布会暨“物理与美学的顶峰相遇——李政道思想的星辰之光”讲座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李政道图书馆-李政道报告厅隆重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普达人袁岚峰博士,在新书发布会上从
其他

速来围观!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举办“科普大咖面对面”活动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在这一特殊时刻,举办科技活动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于5月22日(星期六)举办2021年科技活动周暨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集中展示我校科技成就和成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本次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百年复兴路
其他

中科院新时代科学传播创新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新时代科学传播创新发展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著名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卞毓麟,上海市科委一级巡视员季晓烨和上海科技馆副馆长缪文靖等相关科普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科大和中科院建立科学传播中心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褚君浩认为,目前普通传媒的科普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设立科学传播专业对科普人才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他对科普工作提出4点建议,一是科普作品要有思想有深度出经典;二是科学传播形式要多样,接地气;三是对科普的认识要全面思考要深入;四是专业的科学传播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卞毓麟指出,一线科学家做科普的使命不应止步于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管理部门、其他科学家明白,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在世界上领先,做好“元科普”。他认为,“创新和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但是目前媒体对科普宣传力度仍显不足,需要重点关注。”季晓烨则提出了目前科学家做科学传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科学家比较侧重传播科学信息。而科学传播不仅要传播信息,还需要传播文化。二是传播是多学科交叉的,但是缺乏交叉人才,很少科学家可以娴熟掌握传播学本身的技巧。他就科学传播创新提出3点建议:要从经验化转到专业化,推动科学传播高质量发展;科普要从政府、公益转到全社会共同促进,推动科学传播可持续发展;单一传播要向多样传播转变发展,用好新技术新媒体,推动科学传播多载体发展。缪文靖表示,要正确理解创新和科普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科普体系,构建良好的科普生态圈。发挥好科普的科学性、渗透性和平等性,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以科学教育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据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成利介绍,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大教学优势,集成中科院资源,以年报、研讨会及杂志等为载体,进行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和示范引领。该中心副主任袁岚峰则在会上介绍了中心的具体工作和职责使命定位。会上,各位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打破惯性思维,就准确定位科学传播使命、明晰科学传播重点对象、加强科学传播手段多元化、推进科学传播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拓展了科学传播研究新思路。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