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中大(深圳)人在行动 | 华文义教·印尼坤甸之行回顾



2019年8月,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8名同学在印尼坤甸共同希望教育基金会辅导主席陈慧珍女士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社会实践中心的支持下,完成了在印尼坤甸开展的为期23天的华文义教活动。本项目不仅旨在提供华文教育力量,同时将促进不同文化下的青年人间的交流。


2018年暑假,下南洋”社会实践队前往印尼雅加达、坤甸、山口洋进行华文教育的社会实践调研期间,正式与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坤甸第一所私立华文大学达成合作。



印尼坤甸华文报社《坤甸日报》报道我校华文义教之行



义教初体验

8月3日至7日我校同学的义教体验阶段。在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志愿者的带领下,我校同学观摩了黄氏培德三语学校、以马内利学校和阳光学院等学校的汉语课程。经过备课后,8月6日至7日,同学们分别前往黄氏培德学校、阳光学校和以马内利华文学校进行授课。


左滑查看更多照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艺术·探索

8月8日起,我校同学正式开展课程。课程设置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分为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素描和水粉三类课程,以教授当地学生初级技巧和培养艺术感知力为形式,用艺术为载体推动华文教育。


在民族舞蹈的课堂上,樊家倩与杨羽嘉同学首先与同学们分享了中国古典舞的基础理论,包括古典舞的定义、历史以及四大流派的基本特征。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于中国舞的理解,大家学习了零基础舞者也可以较快领会的舞曲《茉莉花》。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大家舒展着肢体,踏着柔美的舞步,进一步感受古典舞蹈的雅致。



许海宁同学与留华印尼艺术学生叶招升同学一同为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和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各年龄段的华文爱好者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素描与水粉课程。他们在教授基本素描概念与初级技法的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他们鼓励拥有创作热情与艺术思维的参与者勤于练习,将艺术融入生活,继续用画笔记录身边的美好。



此外,朱家敏、洪倩倩、刘美玲和姚志豪同学也在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进行了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新尝试


文化·沉淀

8月18日至24日,我校同学在以马内利Ⅱ和Santa Monica两所高中进行文化主题宣讲,并引领黄氏培德学校的小朋友们合唱《春天在哪里》,用歌声给这珍贵的22天画下了句号。



8月18日,我校学生参加了由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举办的“罗芳伯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以及“华文写作讲座会”。通过聆听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的学者的介绍,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罗芳伯对印尼婆罗洲开发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也对坤甸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左滑查看更多照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郑锂、樊家倩、姚志豪、朱家敏、洪倩倩五位同学在马内利Ⅱ和Santa Monica两所高中进行文化主题宣讲。他们通过介绍中国的特色城市、美食文化、传统建筑、铁路发展史、节日习俗的介绍,向高中生们展示了中国的魅力与多元文化。姚志豪和朱家敏两位同学结合在印尼中资企业的发展现状与个人体悟,鼓励高中生们学好汉语,在未来的求学和就业中获得更多机会。


许海宁和杨羽嘉同学带领黄氏培德三语学校合唱班的孩子们学唱《春天在哪里》。她们将小朋友们分成了高声部、低声部和乐器组,并带着他们熟悉歌词、纠正发音。孩子们的成功演绎也给一天的教学画上完美的句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d0920cv2ceh  



希望补习班是我校同学进行义教的主要教学机构,学习汉语的学生年龄和汉语程度跨度较大,因此授课形式和内容也更加灵活。我校同学不仅带读生词、讲解时态和关联词,还通过绕口令、诗歌朗诵、民间故事等方式丰富课堂。




在坤甸的最后一天,我校同学受邀参加了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的新生入学典礼,一同分享新生入学的喜悦。入学典礼结束后,同学们在汇报会上向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的校领导和老师们做分享,总结了在坤甸22天的体验。此行对于双方学校以及同学们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大胆以及突破性的尝试,我校师生在这次旅途中收获良多,也希望当地同学有所收获。


相识·相知

2019年8月3日,

一支华文义教队漂洋过海,

从中国深圳,来到印尼坤甸。

在坤甸的第一面,

是老师与志愿者们的热情迎接

旅途的疲惫与心中的忐忑

都在欢声笑语中化解。

原来,从陌生人挚友

只需要22天

帮助我们适应当地,帮助我们安排行程,

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


学生感言


我们在坤甸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志愿者的帮助。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朝夕相处。在坤甸同学的带领下,义教团队成员游历了赤道纪念碑、达雅族民族建筑和海上庙宇等多个景点,也品尝到了许许多多特色佳肴。


“志愿者”这三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他们早已成为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朋友。我们在卡江边上疯闹,在学院餐厅玩游戏,在各种地方自拍合影。到处都留下了属于我们的印记。


左滑查看更多照片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在授课的空闲之时,我们在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与学生会一同举办了两场汉语角活动。大家畅所欲言,一起交流有关中国与印尼的方方面面。


第二天的活动恰逢碰印尼国庆节,学生会为同学们准备了趣味活动庆祝国庆。港中大(深圳)印尼义教队的队员在吃饼大赛中大显身手,夺得桂冠。活动结束后,大家在夕阳的余晖中合影留念。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所思所想


在这次义教的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推动坤甸当地华文教育的人们:用无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普及华文中,只为帮助年轻人拥有更广阔际的视野和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这份初心和执着令人动容。

     

团队成员们推广华文教育的初心和的努力也让我十分感动。这二十二天的连轴转地备课与上课,确实有些辛苦。我们每天都接受着全新的挑战,不断地调整课堂设计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每当和成员们一起备课,看着她们专注的神态和对于课堂细节的仔细设计,我就充满力量,想和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断进步。

——朱家敏

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短期义教的意义绝不在于教学本身,而在于让他们看到我们发散出的关于世界的可能性。它可以是一个走出大山的愿望,可以是一个对天赋与爱好的坚守,可以是一个重新对待当下所做的信念。我们要做到不是去改变谁、重塑谁,而是做好一个真诚坦率的自己。


——许海宁

2018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作一个华文教师,所做的不只是教同学们读拼音、读课文,最重要的是能给他们呈现出怎样的特别风景,让他们对中国的文字和文化产生更多兴趣。我们志愿者在教学时的用心,只求一个问心无愧。


  ——杨羽嘉

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思廷书院


上一节课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备。如果是教小孩子,需要准备很多游戏,当然也需要耐心和爱心,还有一个能喊一节课的好嗓子。如果是教同龄人,则需要很丰富的知识储备,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些成语和风俗习惯。但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专心听讲的样子,还有同龄人掌握新知识时愉悦的表情,我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樊家倩

2018级理工学院、祥波书院



短短22天

我们努力发掘中国的魅力

寻找学习汉语的意义

将我们的所察、所感

以课程记录、阶段总结的形式沉淀下来

希望我们的教学经验、体悟

能在来年

给参加这个活动的你们

给我们热爱的这项活动

带来些许的帮助与启发


特别鸣谢

共同希望教育基金会辅导主席陈慧珍女士

印尼坤甸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学生会同学

印尼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志愿者同学

印尼坤甸Santa  Monica学校

印尼坤甸黄氏培德三语学校

印尼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

印尼坤甸以马内利学校

印尼坤甸希望补习班

印尼坤甸以马内利II

印尼坤甸阳光学校

印尼西加坤甸日报

黄爱玲姐姐

郑世凡同学

Arvin Tandyanto同学


团队成员

刘美玲 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姚志豪 2018级理工学院、祥波书院

 许海宁 2018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朱嘉敏 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杨羽嘉 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洪倩倩 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樊家倩 2018级理工学院、祥波书院

 郑锂    2017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


文案/排版

刘美玲 2017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姚志豪 2018级理工学院、祥波书院

点击标题,浏览详情

华文义教·印尼坤甸之行 (1):义教初体验

华文义教·印尼坤甸之旅 (2):艺术·探索

华文义教·印尼坤甸之行 (3):相识·相知

华文义教·印尼坤甸之行 (4):文化·沉淀


SPC公众号已上线,想要了解更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欢迎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