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顶尖高手是如何思考的?


用有效的思考,来对抗思维之熵。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经授权发布


经常有读者问我:

“为什么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总能很快指出在哪篇文章里面提到过,是因为您的记忆力特别好吗?”

其实不是的,更重要的原因是:

如果你经过系统训练,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的话,是应该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连成一张网的。

那么对你而言,每一个知识点,无非都是这张网里面的一个局部。

面对任何一个知识点,你都可以知道“它在哪儿”,然后循着路径去找到它,并牵引出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很有趣的是,这恰好跟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对应的:

什么是

简单来说,就是无序程度的度量。

熵越高,表示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越不确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

把一句话拆成十几个词,它们彼此组合起来可以有几十种可能性,那么它们的无序程度就很高。

但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句子,就只能表达一个意思,那么这个句子的无序程度就非常低,而确定性就提高了。

比如:“小明”、“小红”、“喜欢”,这3个词就有两种可能性:究竟是小明喜欢小红,还是小红喜欢小明?

但如果我们把它变成“小明喜欢小红”,从词语变成句子,它的表意就非常明确了。

在这个例子中,前者就是一个高熵的状态,而后者就是一个低熵的状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总是倾向于由低熵状态向高熵状态演化。

因为高熵状态从概率上是“更可能”出现的,而低熵状态是“更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熵增”定律。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房间,正常情况下,如果不去收拾它,它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乱、越来越脏,这就是一个高熵的混乱状态。

那如何让它变成低熵的有序状态呢?

热力学告诉我们,这就需要进行能量的交换,亦即对这个孤立系统注入能量。

在这个例子里,就是需要你主动地去收拾它、整理它,亦即注入你的时间、精力,才能使它进行“熵减”—— 由高熵的无序状态,回到低熵的有序状态。

生命其实也是如此。

我曾提及过一句话:“绝对的自由也许意味着无序,亦即无限的可能性,但生命作为熵减的有序体,这本质上就是互相对立的。”

有些同学表示不理解: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生命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它就是通过摄取能量,把外界无序的、混乱的信息,转变为自身内部有序的信息,这么一个过程。

这就是“熵减的有序体”。

以我们为例:你每一天都在成长,那么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通过进食获取能量,这些能量在基因的指导下被转化为蛋白质,用来构建和修复你的组织。

你和外界产生交互,这些讯息通过大脑的记忆活动被筛选出来、沉淀下来,形成你的记忆。

乃至于你产生一个想法,都是因为大脑皮层中160亿个神经元在放电,从而把各种感官信息、心理表征和记忆印记整合起来,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有序的“意识”……

这些,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熵减”过程。

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汲取外界的能量,让自己从“更加无序”变得“更加有序”的过程。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科普文,所以关于熵的内容,就不讲太多了。大家对此有一个概念就好。

我主要想说的是:我们的思维,其实也是一样的。


有效学习:

先构建框架,再去学习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一天,都在从外界摄入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各种渠道,表达不同的内容,激发你不同的思考……

它们本质上是无序的,都是一块块信息碎片,彼此之间可以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高熵的状态。

但大脑是无法处理高熵状态的,因为高熵状态的可能性(在物理学里面,叫做“相空间”)非常多。

这就意味着,大脑不得不花费许许多多资源,来储存它们。

如何才能把摄入的信息化为己用,让自己能够记住、理解和用上?

最本质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这些信息,从高熵的无序状态,转化为低熵的有序状态。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过一对对立的概念:“碎片化”和“体系化”。

它们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高熵无序”和“低熵有序”。

所以,什么叫做碎片化信息?

不是说你从微博、知乎、公众号看到的内容就一定碎片化。

你读书、听课得来的内容就一定体系化,它最核心的点是:

当这些信息进入你的大脑里面,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被你所编码和储存的。

你孤立地、碎片地去记忆它们,那就是碎片化的。

反之,你能够把它们串联成一个体系,彼此之间建立联系,让知识连成一张网,那就是体系化。

只有后者,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也是能够持久记住、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面,都会强调一个观点:一定要构建框架,再去学习

为什么这样说呢?

框架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元素与元素的某种固定的结合方式。

当你对某个领域有了一个基本框架,你就相当于有了一张地图,你会知道:

这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
这个知识点又应该放在哪儿?
它跟前一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

这就像前面所说的,把无序的“词”,组合成了有序的“句子”,在这种情况下,你所吸收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积累,形成你的思维之网。


框架可以自上而下

也可以自下而上


很多朋友对此也许会有两个疑问。

第一,有些人会觉得:要对一个领域搭框架,是不是要很熟悉它才行?那当我还不熟悉它的时候,应该怎样去搭框架呢?

其实,框架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举个例子:

我平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意识”的知识点,比如:

“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IIT 理论”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GWT 理论”
“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IIT 和泛心论”
……

这些知识点零散在存放在大脑中,那么它们就是碎片化的,但是我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像这样:

意识的定义:
……

意识的两大流派: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IIT 理论”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GWT 理论”

意识研究的最新进展:
……
关于意识的研究史(已被推翻):“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

其他学科对意识的探讨:
哲学:“IIT 和泛心论”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

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意识”的整体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我就会知道,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

同样,如果以后获取到了新的知识点,我也会知道:它可以放在哪儿,可以如何跟其他知识点构建联系。

当我需要从大脑中提取“意识”的相关内容时,我就从这个框架里面去找就好了。

比起我需要费劲地去回想“我看过哪些跟意识有关的知识点”,这种做法更加轻松、方便、毫不费力。

第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框架搭错了怎么办?

这压根不是一个问题。

搭框架又不是考试答题,更不是盖摩天大楼,搭错了,改就好了呀。

当你发现“框架搭错了”时,一定是发现了有一些知识点,跟目前的框架是不相容的,没办法放到一起。

那这个时候,就不妨结合这些新的知识点,来修补和改善原有的框架,把它们融合进来。

实际上,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感到开心。

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认知升级的机会。

知识点的获取和更新不是认知升级,知识框架的更新迭代才是。

所以,我一直说:要保持思维的开放性

什么叫开放性?

就是始终不排除“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始终让自己的知识框架保持生命力,不断迭代。

我们会看到,有些到了一定年纪的人,很容易思维固化,活在自己过去的认知里面,拒绝去接受世界的新变化。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思维缺乏开放性,知识框架固化了——也就是大脑真正“衰老”的开始。

只要保持开放性,就永远不用担心“出错”,因为我们总是可以去修正它,让任何外在的冲击,都被我们吸纳进来,成为使得系统更加稳健的一环。


知识框架,决定了“我是谁”

思维模型,决定了“我会成为谁”


更进一步,从框架再往前走,就是模型

什么是模型?

其实非常简单:当你遇到许许多多同类型的问题,理解和解决它们之后,你一定能够从它们中间发现很多共性。

这些共性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你对新的同类型问题的预判,帮助你更好地入手解决 —— 这就是模型。

模型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合并同类项”,把相似的问题归类起来,用同一套方式去解决,大大地节省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

最常见的有这么几个:

1、系统思维模型。

把一个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去思考组成它的各部分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挪动一个元素时,会如何传递给其他元素,造成对系统整体的扰动……

2、循环回路模型。

设计一套规则,营造一个环境,施加一个外力,让一个系统能够自己运转起来,并通过运转的结果为自己提供动力,不断地循环下去,同时产生有效的产出;

3、成长系统模型。

通过对问题的暴露和刺激,用新模式替代旧模式,不断去矫正和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心智世界更接近现实世界。

诸如此类。

这些模型是怎么来的?

其实都来自于对生活、工作、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复盘和抽象思考。

大体上,有这么几步:

第一步:我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我如何把它表述出来?

第二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把它的具体场景和表象去掉,它背后的结构是什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哪些步骤?会遇到哪些障碍?

第三步:借由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能够从中抽象出什么经验,为以后的问题提供参考?

我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对解决过的问题进行建模”,指的就是这样。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熵减的过程。

如果说框架,是把我们“已知的知识”变得有序,把它们结构化。

那么模型就是对于“已知的问题”和“未知的问题”进行熵减,把碎片化的问题、案例和场景,进行抽象的提炼,从更高的维度去把它们融为一炉,形成一个更加有序的整体。

它着眼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识别、理解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知识框架,决定了“我是谁”,而一个人的思维模型,决定了“我会成为谁”。

当然,这两者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可以说,它们同等重要。

知识框架就像蛋白质,构成我们稳定的自我认知。

思维模型就像碳水化合物,为我们探索世界提供动力。

它们都是构成我们有序的、低熵的大脑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你的大脑越高度有序,越能够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你也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的世界,从而让心智世界跟外在世界更好地拟合。


写下来

入门版和进阶版


最后,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可以锻炼大脑、使得思维更加“有序化”的方法,那就是写作

当然,这里的写作,不仅仅包括文字写作,也包括其他一切形式的输出——比如视频、音频,等等。

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以文字写作来泛指一切输出。

你会发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熵减”的例子,把大脑中零散的、无序的思维碎片,整合成一篇高度有序的文章,从而把你的想法提炼、浓缩,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它会消耗你的脑力(熵减需要消耗能量)。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我们才得以把摄入的信息碎片和思维碎片,整合成一个整体,构建起框架和模型。

所以,我非常建议每一位朋友,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

不一定要发表,不一定要写给别人看,也不一定要写得多好、写得多长,哪怕是每天写两三百字,只要能够把你脑海中的思维碎片进一步整理,都是好的。

我会把写作分成两大类:写给自己的,跟写给别人看的。

后者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训练,但前者不需要。

只要你能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不断地提升大脑的有序性,就是理想的。

所以,不用对“写给自己的写作”有太高的要求,也不用去买专门的书、学专门的课程,没有必要,写就完事了。

简单分享几个心得,希望能给你一些指引。

每种方式都有入门版和进阶版,零基础的朋友可以用入门版,有一定基础和时间的朋友,可以用进阶版。

1、事件日记。

(1)入门版。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新闻?

如何用尽量简短的话,描述一下每个事件的梗概?

(2)进阶版。

对于看到的这个事件,正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反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

结合以上两者,我是如何看待它的?我(暂时)的结论是什么?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你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让你对外在世界保持更高程度的敏感。

另外,进阶版同时可以锻炼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经常有读者问我:如何培养自己的观点?我总觉得我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观点”——那么,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化“碎片认知”为“连续认知”,去关注一个事件的正反面立场和连续的发展,你才能对它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

同样,保持这种习惯,去理解和探索世界,你才能对这个世界,拥有“自己的判断”。

而不是人云亦云,任由自己被别人的观点和立场灌输、带跑。

2、知识卡片。

(1)入门版。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

试着给它起一个名字,把它的内容记下来,并写上我对它的理解。

如果有条件,可以再想一想:它可以放在我知识框架里的哪个位置?

(2)进阶版。

想象我面对着一个对此毫无了解的人,我要如何把这个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给他听,让他能够理解?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沉淀自己的信息摄入和加工,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翻出这些知识卡片,你会感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进阶版则更进一步,这种叫做共情式写作,它要求你去体会一个人的内心,去试着思考和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极大地锻炼你的表达能力。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种做法。

比如前阵子和一位法务朋友聊天,有了一些收获,我就会想:假如现在我有朋友要开公司,我会如何跟他普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于是,写出来。

最近看到有些人在讨论 MCN 的问题,我又会想:如果有朋友问我相关的问题,我要怎样向他科普?于是,写下来。

诸如此类。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把我获取的信息、积累的知识体系化地整理出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有序;

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成为有用的素材,也许将来哪一天就用得上。

3、观察日记。

(1)入门版。

我今天去了哪些新的地方?它长什么样子,有些什么摆设和布置?

我碰见过哪些人,给我留下了印象?他们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2)进阶版。

试着给自己碰见的人起一个“人设”,去猜想他可能的身份、经历、故事,写一段简单的“他为何会在这里”的小故事。

这种做法,非常显然,可以锻炼你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它的作用在于,把你零散的感官信息整合起来,构建起对一些场景、地点的基本认知,以此来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框架。

而进阶版则是一种很有效的文学创作的锻炼方式。

如果你有志于小说、剧本等的创作,可以试一试。

4、灵感日记。

(1)入门版。

我今天产生了什么想法,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我是看到什么东西,才产生这个想法的?我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它吗?如果有,可以做些什么?

(2)进阶版。

这个想法跟我已有的其他知识和想法,是否能够融合、碰撞,产生一些新的火花和结果?

这个方法可以帮你捕获每天的灵感和想法。

我们每一天,可能会产生数百到数千个想法,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如果任由它们产生再消失,就像泡沫一样破裂,那就非常浪费。

不妨试着让它们“熵减”,把它们变成有序的整体,去思考,如何能够让它们落地,在以后的某一天发挥作用。

实际上,我的很多文章和课程内容,都来自于这些灵感的落地生根。

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可能在当下没空去处理,但播种下来,再不断去翻阅、联系、碰撞,就能生根发芽,诞生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想法。

哪怕真的无法“用起来”,但积累这些灵感和想法,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感到,每一天都是充实的,都能留下痕迹。

5、复盘日记。

(1)入门版。

我今天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在这件事情中,我面临了什么抉择,我是如何思考并作出决策的?

(2)进阶版。

从这件事情里,我可以抽象出什么模式,可以提炼出哪些经验,可能是对以后有用的?

这一点,可以帮助你把遇见过的经历、解决掉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榨取”它们的价值,内化成你的思维模型。

从而使得你付出的脑力和精力,以另一种形式储存起来,成为你的工具箱,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

最后,总结一下:

用有效的思考,来对抗思维之熵。

让大脑变得高度有序,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法宝。


或许你还想看

顶尖高手,都是饥饿思维

你的舒适区,正在杀死你

内卷的可怕,让人细思极恐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我为什么鼓励你跳出舒适区?

年轻人,请趁早远离这4个东西

你的舒适区,就是你贫穷的根源

你是如何被『跳出舒适区』毁掉的

为什么你要远离舒适圈,看完顿悟

跳出舒适圈前,你一定要搞懂这4点

真正会学习的人,从来不会跳出舒适圈

真正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一个人的真正成熟,从这5个“失去”开始

真正的高手,都有对抗这“熵增”的底层思维

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轻松,普通人的努力肤浅而痛苦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