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厦门:高质量全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关注

福建厦门教育局 人民教育 2024-04-05


民小编说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既要注重提高“均衡”水平,更要突出强调“优质”,实现更加公平与更高质量的有机统一。本期杂志封面主题特别遴选了9个案例,这些地区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福建省厦门市如何高质量全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部署,在福建省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厦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推动下,厦门市更高质量、更全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厦门市现有中小学校442所,在校生66.6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395所,在校生55.77万人。厦门市2009年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2011年被确定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2014年在计划单列市和福建省率先实现全部行政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认定。


2021年11月,为加快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工作,制定《厦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确定了六个区于2025年底前达标的创建目标。2022年,思明区、湖里区被列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2023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向教育部申请对湖里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进行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一、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优质均衡创建


市、区教育部门密切联动,对照优质均衡标准,摸清每一项指标的达标情况,列出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在“十四五”期间,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323个,新增学位31.4万个,破除大校额、准大班额问题。深化教育改革实验,培育82所中小学省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校,推进中国教育学会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创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厦门模式。健全完善市级教育基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i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小学智慧校园122所。厦门实验小学申报的《整体建构  多元融合: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和厦门英才学校申报的《以美融通五育: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以创新为动力提升“基本均衡”成果


制定《厦门市义务教育学校施教片区划定指导意见》和《厦门市学区划片听证工作规程》,坚持生源、投入、师资、机会、质量等五个均衡。坚持划片入学和电脑随机派位。统一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总投入逐年增长。倾斜专项经费保障“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教育用编,创新推行指导性交流、校际对口交流、片区交流、调动性交流、跨校竞聘交流等交流模式,实施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一体化,落实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9%以上。


三、以共建为模式实施名校跨岛战略


2014年以来,启动实施“名校跨岛”战略行动,将岛内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岛外周边片区。推进9所直属优质学校与35所薄弱学校通过委托管理、派驻指导团队、交流协作等形式建立深度合作办学关系,做到岛外校区和本部校区“同等师资、同样资源,统一教学、统一考试”。全市实现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100%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或教育共同体。探索多种共建模式,总结并推广“教育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模式”和“1+X合作办学体制改革”经验,深化小片区管理工作,完善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机制,实现硬件、教师、课程等资源的统筹利用,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协调提升。加快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培育20所农村特色学校。


四、以激励为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导学校科学用编,严禁有编不补,优先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等教育用编。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索职称评审委托机制,坚持师德与教育教学业绩为重点的评价导向。完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保障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校长任职资格管理。探索教育家依法办学治校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五、以全覆盖为保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制订教育教学行为规范行动计划,用好《厦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指导纲要》,深入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加强实验教学和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建设市级劳动教育特色校100所、市级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200个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0个。开展“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心理健康辅导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深化“体教融合”,让每个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和掌握1—2项艺术特长。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精准帮扶特殊群体,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加强课后服务扩面提质,2023年秋季学期,全市中小学校47.7万名学生接受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开展“2+3”(2项基本服务+3项拓展服务)课后服务模式占比98.9%。校园微治理等课后服务做法成为全国经验,校本作业、校外培训监管获评教育部“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六、以信息化为支撑助力教育教学改革


引导学校加强信息化整体规划以及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深化122所智慧校园达标校建设。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全市学校用好各级智慧教育平台,组织教师广泛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活动提升业务素养,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等渐成常态。


针对区域人口发展带来的学位供给压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和学生学习负担与家长焦虑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厦门市将进一步抓好落实。


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各级各部门和学校形成共识与合力,步调一致,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在资源配置、政策保障和质量提升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加强保障提升水平。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教师编制和骨干教师不足问题,努力降低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综合差异系数。强化主体责任,为实现优质均衡提供必不可少的土地、资金、人员、政策等保障。进一步健全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整体推进市域教育改革创新。


强化督导落实责任。把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督导结果作为对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年度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把“推动市域优质均衡发展”纳入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采用联系督导、约谈提醒、工作提示等方式,持续强化政府督导,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工作成效。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2期

文章作者|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谭希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期中考后,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面对考试成绩?|每周一问
曾国藩家庭教育博物院开馆
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 关注
浙江宁波:强化市级资源配置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