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杀不成,这部极大争议的电影终于上了

关注我→ 奇遇电影 2021-11-09

今年有两部电影有幸得到米国大统领川普的「钦点」。


一个是《寄生虫》大家都知道了,川普声称把奥斯卡奖颁给它,「好莱坞要完」。


另一部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狩 猎

The Hunt

2020

导演: 克雷格·卓贝

编剧: 尼克·库斯 / 达蒙·林德洛夫

主演: 贝蒂·吉尔平 / 希拉里·斯万克 / 艾玛·罗伯茨

贾斯汀·哈特雷 / 伊克·巴里霍尔兹 / 格伦·豪尔顿…


豆 瓣6.9 / 10


去年7月,《狩猎》就被指责「极度政治不正确」,美国政客和媒体更是对它大围剿。


舆论风波迅速卷起千层浪。


川普针对该片多次在社交媒体评论、公开谴责,更是直接让《狩猎》成米国去年争议度最高的影片之一。



罪名包括——


「这部电影的上映,对我们国家是非常危险的。」


「它就是为了煽动和引起混乱。」


「妄图分裂祖国。」


舆论不利,影片上映之路也堪称坎坷。


第一次定档,赶上俄亥俄州与德州枪击案,被迫撤档;


第二次定档,片方环球影业干脆「破罐子破摔」,你们不是骂我吗,我就给你整一个「坏话一条街」版定档海报——


你见过这么多恶评的海报吗?


果然奏效,期待值一路飙升,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上映又撞上了全美新冠肆虐,仅上一周,票房还不到600万美元,环球干脆就让它直接上流媒体,然后这个周末,资源就铺天盖地了。



究竟拍的啥?川普凭啥说它危险?


必须好奇。




这起舆论风波的「万恶之源」,是影片宣传阶段给出的官方剧情梗概和预告片——


在一个黑暗的互联网阴谋下,来自全球的精英阶层聚集在一个偏僻的庄园里,把狩猎平民当作一项运动项目。



但是精英们的计划即将破产,因为其中一位被追捕的平民比他们更了解狩猎游戏。


预告片中,平民被形容为「Deplorables」。


这个词明显引用了希拉里形容川普支持者时用到的冷门短语——「basket of deplorables」。


大意是米国民主党精英眼中的共和党「下等人」。


米国人还做出过一款相关的游戏


一部讲精英猎杀「下等人」的电影,把川普气得脸红脖子粗,这就是原因。


影片改编自1924年理查德·康奈尔(Richard Connell)创作的经典恐怖小说《最危险的游戏》(The Most Dangerous Game),原本讲的是一场弱肉强食的大逃杀游戏。


The Most Dangerous Game,1924


这小说在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很多次,每次都难逃「政治化」。


1932年,第一部改编电影《最危险的游戏》上映,游戏的发起者从原著中的美国将军被改为了俄国将军。


《最危险的游戏》,1932


1945年的《死亡游戏》(A Game of Death)同样改编自这部小说,这位发起者又变成了二战后藏在岛上的纳粹分子。


1945年版


70多年过去,时代变了,《最危险的游戏》也变了。


电影《狩猎》里,猎杀活动的发起者又被改成了一批美国精英,为首的是名为Athena的女白人精英。



精英们在社交媒体上筛选曾经发表过极右言论的键盘侠们,将他们聚集在Athena的「庄园」,发放武器,然后逐一猎杀。


这场大逃杀的结局看似一边倒,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狠人——女主Crystal。



她主角光环加身,一路开挂,一通反侦察杀到了「上等人大本营」。


一场米国「下等人VS上等人」的大战就此展开,过程血浆与断肢横飞,恶趣味满满。


但选了这么一个敏感的主题,上映前又整这么多话题,单单靠cult绝对匹配不上野心。



这部大逃杀拍得如何?川建国是否反应过度?《狩猎》到底怎么「政治不正确」了?



好莱坞的本质是台复读机,套路一旦形成,模仿者前赴后继,而《狩猎》最大的野心就在于「反套路」。


大逃杀类型的电影大家想必都看过很多了,《大逃杀》(2000)《终极面试》(2009)《饥饿游戏》(2012)……


电影《饥饿游戏》


套路大体相似:


一群人被困在同一个地方,要么互相厮杀,要么被围剿,过程中讽刺一下人性,最后拼杀到剩一两人。


《狩猎》同样以大逃杀设定为基础,但从头到尾都在试图让观众意想不到。


看这部电影的很多恐怖片爱好者是冲着艾玛·罗伯茨来的,这位《美恐》常驻玩家长着一张标准「女主脸」——金发碧眼,胜任活到最后的白莲花。



影片一开始以她的第一视角展开叙述,谁都会以为她就是主角,然而还没等故事展开,这「女主角」就挂了。


大逃杀类型的电影还讲究角色实力相当,如此厮杀起来才有看头。


但《狩猎》偏不这么拍,Crystal这位真正的女主角仿佛女版John Wcik,用远高于所有人的单兵作战能力干趴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直捣大本营。



下等人和上等人,究竟谁在逃谁在杀,完全混乱。


片中类似的反转数不胜数,虽然结局大多数人人都能猜到,但分分钟意想不到的逃杀过程完全可以成为你看下去的理由。



说回影片的核心争议点,《狩猎》的「政治不正确」也是一场大型反套路表演。


现在好莱坞电影都追求个政治正确,创作者想夹点政治私货也只能偷摸着来点隐喻,点到为止。


《狩猎》呈现出来的与这些电影恰恰相反——整啥阴阳怪气的?就是要直接把一切正确不正确的东西都砸你脸上。



一群吃素食、追求环保、高举政治正确大旗的白人精英们,整天琢磨怎么杀人,最后在挑选被「猎物」还得考虑加点黑人,避免政治不正确。


一位女权主义者被枪指着头,被问到:「你是否认为你可以因为自己是个女性而得到宽恕」,要是你会怎么回答?


「辱米」这种话题,川建国中枪次数当然也是最多,什么移民政策、言论自由、枪支管制……都被嘲了个遍。



而他的支持者们,除了被称为下等人以外,还被塑造成以政治正确为由,在互联网上胡编乱造的阴谋家。


全片像是一把没有瞄准器的机关枪,逮谁射谁,中枪的包括但不限于:女权、移民、种族、堕胎、LGBT、左翼、右翼……


要说《狩猎》里真有什么暗喻的话,那就是全片的女主角和女反派的身份了。



Crystal,一个啥也不懂只会在网上喷人的乡巴佬,一路逆袭;Athena,一个自诩精英的白左,邮件被泄露,节节败退。


可不就是川普跟希拉里竞选时的实况再现吗?



就这样,《狩猎》在米国人的雷区里左右反复横跳,疯狂蹦迪,一句「川统领,这盛世如你所愿」呼之欲出。


说《狩猎》政治不正确,那是必须的;川普看了想打人,那也是必须的。


但以这样机枪乱扫的戏谑形式呈现,说它分裂祖国、引起混乱?言过其实了。


整体而言,《狩猎》就是一部大逃杀cult片,附赠一大波精品美式没品笑话,如果正好符合你的趣味,看起来确实够意思了。



但问题是,这样一部不正确的「反套路」电影拍出来真的高明吗?



从《狩猎》涉及到的内容来看,片方在宣传阶段的「引战」行为,几乎可以断定为有意为之。


他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但拍这部电影的动机和电影的实际内容,显然匹配不上影片先前卷起的轩然大波。



主演贝蒂·吉尔平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如此形容这部电影的内核:


「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所处当下的讽刺。在政治和文化上,我们彼此之间越来越远,人们之间的间隔突然从气泡膜变成铁墙,并且越来越难以渗透到任何一侧。」


这更符合《狩猎》的创作初衷和野心:讽刺被各种主义包围,没人敢说真话的当下。


但是操作的结果其实差强人意,多数话题插入生硬且点到为止,向各方发出的密集炮火便无法引起任何一方的反思,须知——当你骂遍了所有人,其实就等于谁都没骂。



而可称之为亮点的「反套路」,也在多次反复之后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或许多数米国人都会在一边嘲笑一边被冒犯中看完这部电影,然后忘记它。


比之同为Blumhouse出品的《逃出绝命镇》(2017),《狩猎》显然玩得不太高明。



一样是明显得不能更明显的明喻,但《逃出绝命镇》的话题只集中在种族这一个问题上,用惊悚的形式包装出文明社会下的隐性种族歧视,足以发人深省。


去年的《利刃出鞘》(2019)也几乎赤裸裸嘲讽了一遍川建国,但讽刺并非影片主题,它软性地嵌入了设定和剧情之中,没啥野心,只是图个乐呵,够意思了。



相比之下,《狩猎》就如同片中拿来作比喻的那头《动物庄园》中名为「雪球」的猪,过度理想主义,最终可能会吞噬自己。


并不讨厌《狩猎》,是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但谈野心,我看还是算了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