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万和证券被“限消”,乌龙还是?

券业点评 券业行家 2024-03-22

“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万和证券被“限消”,乌龙还是?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谷雨”节气未能目睹“混合”日食的行家,因一则弹窗消息而懵逼:WHAT?万和证券及法定代表人被限消了?


惊见券商限消


话说,通过企查查浏览券商事项的行家,被一则弹窗提示吓了一跳: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和证券)收到了限制消费令。


WHAT?


行家第一印象是,这真的是万和证券吗?


要知道,今年2月万和证券官微曾经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假冒“万和证券”,以退费为由从事非法证券活动,严重影响公司声誉。彼时,万和证券表示,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的经营原则,提醒投资者谨防上当受骗。

点开来看,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深圳中院)于4月17日函告万和证券称,于2022年05月25日立案执行申请人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万和证券质押合同纠纷一案。


因万和证券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三条的规定,对万和证券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万和证券及法定代表人冯周让不得实施包括飞机、软卧、动车、旅游、度假等在内的“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另据每经网午前的报道,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曾经发布了这一限消令,并在报道中附带了两份截图。


离奇的是,数小时后行家再度查看这则消息,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要不是保存了这份截图,差点以为发生了灵异事件。这难道又是日食带来的影响?


诉讼身份易位


虽然行家想不明白啥情况。但企查查还是贴心了更新了统计:


自2019年以来至少有13份涉及万和证券的限消令,均是万和证券作为申请人,通过法院对“欠债不还”的机构和个人“限消”。


比如,2020年3月由海口海事法院立案的(2020)琼72执37号、(2020)琼72执38号,被限消的对象均是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凯迪新能源)。这家是业已退市的凯迪生态的股东方。2021年2月立案的(2021)鄂01执恢31号,被限消的对象为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则是凯迪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


2020年5月,同样由深圳中院立案的(2020)粤03执2520号,被限制高消费的是中恒汇志深圳市中恒汇志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恒汇志)。这家在资本市场可能更有来头,为中安科(*ST中安)的股东方。同时被限消的还有涂国身,曾是有百亿身家的福布斯富豪。不知道近期海南等地出台的“四不”原则,是否能帮这位“民营企业家”躲避债主?


2022年7月由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简称:崇明区法院)立案的(2022)沪0151执2006号,被限消的对象为上海戌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戌升投资)及其法定代表人逯进军。


据中基协备案信息,戌升投资为证券投资类私募机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信息填报负责人逯进军出身业界,自2008年至2017年在赢时胜(300377.SZ)任技术工程师,亲历了这家上市公司敲钟上市的全过程。


唯独这一起“消失”的限消令,万和证券的身份“易位”,成了被告。这是乌龙,还是什么情况?


国资发债机构


说来也巧,前述文书中出现的申请者,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广州资产),行家近期曾经瞥到过。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资产为广东国资背景,控股股东正是上市公司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秀资本)。


与股东方越秀资本(000987.SZ)一样,广州资产也是发债机构。签发于昨日(4月19日)的2022年报披露,2022年度营业收入19.68亿元,同比下降23.42%;归母净利润7.67亿元,同比下降7.27%,这一降幅并不算大。


由于广州资产的年报称,“不存在重大未决诉讼情况”,行家未能查到相关诉讼的文件内容。


深圳国资背景


在证券行业,总部注册地位于海南的券商现有两家,金元证券和万和证券。


据万和证券官网显示,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全牌照综合类券商,”从中国最大自由贸易区出发,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耕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


万和证券的股东方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资本运营)为深圳国资背景。但企查查显示的股东家数和持股比例,与万和证券官网、年报和公告并不一致。


以万和证券发布于今年2月的《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为准,深圳资本运营持股53.09%,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鲲鹏股权)持股24%,深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业集团)持股7.58%。其余五家股东持股比例均不到举牌线。以上股东无质押、冻结或争议情况。


最新业绩为负


在这份发债文件中,万和证券的主体评级为AA。2022年1-9月的业绩数据进行了披露:营业收入为6,572.11万元,较2021同期减少68,642.49万元,降幅为91.26%;净利润由正转负,为-22,524.90万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49,055.17万元,降幅184.90%。


万和证券表示,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爆发,A股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对公司自营投资业务产生较大冲击,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并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从而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


行家注意到,万和证券称“盈利能力依赖于自营投资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对比三年一期的合并利润表,以及万和证券以文字表述的业绩变动数据,行家整理了万和证券2022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数据。


多项合规处罚


万和证券同时列示了2019年以来的8项监管处罚,主要涉及投行和资管业务。


2022年12月,因在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执业过程中,对发行人的重大合同、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回款等尽职调查不充分,保荐文件所作承诺与实际情况不符。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保荐代表人杜承彪、周耿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2022年2月,因在担任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项目保荐人过程中,对生产成本核算相关事项核查不到位;对发行人采购业务相关内部控制核查不到位,未充分关注发行人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异常情形;未审慎核查发行人在建工程、实际控制人与施工方关键人员的资金往来;对发行人现金收款销售收入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等情形,深交所对万和证券采取书面警示的监管措施。

面对监管处罚,万和证券均表示高度重视,积极整改。


此外,2022年6月,因存在违反外汇账户管理规定的行为,海南外汇局责令万和证券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7万元罚款。万和证券表示,这一行政处罚不构成重大行政处罚,未提及整改情况。


行家查看了万和证券主要高管信息,目前仅有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李毅拥有监管背景。


公开信息显示,李毅生于1972年,此前曾任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信用卡部市场部干部、市场部副经理,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南航支行业务部副经理,海南证券业协会职员,海南证监局机构处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上市公司监管处副处长、期货监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期货管理处处长、综合业务监管处处长、办公室主任等职。


万和证券表示,李毅同志长期从事证券行业监管工作,拥有丰富的证券行业合规风控管理经验。现任公司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券业行家·走近券商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火灾猛于虎!长峰医院致多人遇难,关注券商消防安全

券业行家·热文

员工流失率20%的国联证券,首席信息官免职,谁来继任?

券业行家·热议

刷屏!深交所公开谴责“摩根大通”,水土不服还是明知故犯?

券业行家·突发

“喝茶”得知“涉疫”内幕,一心为公的老牌华夏基金经理,五年禁入

券业行家·热文

首份新三板券商年报,粤开证券业绩下滑七成的原因是?

券业行家·热文

冻结100%股权,爱建集团股东汇垠天粤遭中基协“红字提示”

券业行家·热文

判了!川财证券向中国青旅讨账,四个“小目标”能否到手?

券业行家·涉诉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来源:券业行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