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份新三板券商年报,粤开证券业绩下滑七成的原因找到了?

券业点评 券业行家 2024-03-22

首份新三板券商年报,业绩下滑七成的原因找到了?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等待多时后,首家新三板挂牌券商年报出炉。面对粤开证券这份“成绩单”——营业收入下降逾三分之一,归母净利润“打七折”,归母扣非净利润“打骨折”,投资者的分红希望,再一次落空。


年报业绩正式揭晓


自年初公布母公司财务数据以来,行家期待多时的粤开证券(NEEQ.830899),正式发布了年报。


打来来看,粤开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严亦斌先生,以整页篇幅的《致投资者的信》,深情感言:


单是这份开篇词,就两次出现了“一流精品特色券商”,而在粤开证券官网,也有类似的表述。


为了解详情,行家直接翻到财务数据信息——


营业收入8.02亿元,同比下降33.3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70.50%。期末总资产189.59亿元,较年初下降3.3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46亿元,较年初下降0.5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2%。


在主要财务数据列表中,行家还找到了这段描述中没有出现的一项——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97.99%。


自营投资拖累营收


据中证协统计,2022年全行业140家券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38%,净利润同比下降25.54%,大约分别是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粤开证券营收的同比降幅超过三分之一,净利润的同比降幅超过七成,这是什么情况?


行家查看了合并利润表:经纪业务揽收3.21亿元,同比下降16.04%。以利息净收入计,信用业务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63%。投行业务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17.53%。信用业务收入0.11亿元,同比锐减97.05%。资管业务下滑57.02%,揽收0.07亿元。


粤开证券列出了主要的同比变动原因:市场行情影响,自营证券及私募股权项目估值下降,带来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而在影响净利润的因素中,因固定收益业务、信用业务计提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320%,影响较大。


放贷业务最为赚钱


分部数据显示,粤开证券经纪条线、信用交易条线和自营条线收入占比较高,投行条线和经纪条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而在营业利润方面,经纪条线、自营条线和私募股权业务条线,营业收入未能覆盖成本,毛利率为负。

以此计算,粤开证券信用交易、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条线分别创利4,727.07万元,1,459.72万元和780.59万元。也就是说,这三项业务条线是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分地区数据显示,粤开证券在“大本营”广东地区的营业收入总额较高,但同比降幅也较大。上海地区的毛利率为-31.45%,并且持续亏损。粤开证券在上海区域设有1家分公司和3家营业部,具体的数据未见披露。


2022年底,证监会批准粤开证券定增事项,拟发行股份不超过30.30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元。控股股东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开控)已决定以自有资金同比例增资募集资金。


粤开证券表示,募集资金中的16.5亿元拟用于扩大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主的信用交易业务,13.5亿元拟用于增加对自营业务的投入;对旗下投资子公司和资管业务也有较大金额的投入。从盈利角度,这一举措也是无可厚非。


苦等三年未见分红


考虑到业绩表现,粤开证券可用于分配的红利数量并不多。


在新三板挂牌以来,粤开证券曾经有过两次分红:第一次是2016年度分红,于2017年5月实施“10派1”;第二次是2019年度分红,在2020年6月实施“10派0.1”。


自2020年起,粤开证券的股东已经三年没有分到股息。行家查看了粤开证券的待分配净利润数据:2019年为1.57亿元,2020年为2.24亿元,2021年为1.61亿元;2022年为2.72亿元,几乎是2019年数值的两倍。


至于原因,粤开证券表示,根据公司战略发展和实际经营情况,本年度拟不进行股利分配。该事项尚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截至2022年底,粤开证券有3,835名股东。在继续等待的同时,想到拟进行的定增,心情恐怕会沉重起来。


员工人均降薪十万


心情同样沉重的,还有1,626名员工。


合并口径的“三张表”数据显示,粤开证券2022年度薪酬合计4.88亿元,同比下降15.79%。以报告期末在册人员计算,人均薪酬为30.04万元,较2021年40.76万元削减10.72万元,降幅为26.30%。


值得赞许的是,2022年以来没有公开披露的涉及粤开证券的劳动争议案,这说明这家券商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尽了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粤开证券的主要高管薪酬,增加了接近三成。


粤开证券未披露董监高薪酬情况,以全体董监高平均计算,人均薪酬为100.19万元,同比下降8.23%。其中高管人员人均薪酬150.50万元,同比增长27.26%。此外,独董人员人均薪酬为17.59万元,同比增长51.20%。


就在年报披露当天,粤开证券宣布高管变更,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李立因个人原因辞任;聘任莫小鹏先生为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


公开信息显示,李立生于1972年,民革会员,硕士学历。早在二十年前的2003年,他就登记执业于招商证券,曾任电子商务部、市场营销部经理等职。2007年到2011年期间,历任万联证券经纪业务部、合规法律部、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2016年到2014年期间,历任长城证券电商零售产品部、前海分公司负责人。2016年8月,他担任申港证券总裁助理。2020年4月,李立加入粤开证券,曾任粤开证券首席风险官。   


继任者莫小鹏先生,生于1982年,湖南邵阳人士,博士学历。此前他曾在证监系统任职。在证券行业,莫小鹏曾担任五矿证券资深董事总经理兼法律合规部总经理职务。粤开证券表示,待取得监管批准后,莫小鹏将正式履职合规总监。


多项监管处罚事件


不过,在保障员工经济权益的同时,或许也有监管不到位之处。


今年2月,广东证监局对粤开证券予以监管警示函,原因有三:


一是公司内部合规检查发现部分不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的营销人员、中后台人员参与基金销售活动问题,未按照内部规定开展合规问责,且个别分支机构中后台人员仍有参与基金销售问题。


二是基金销售相关部门的合规风控人员不具有基金从业资格。


三是长期未发现广西分公司原负责人郭某任职期间在其他营利性机构兼职,且发现相关问题后未按照内部规定开展合规问责,分支机构未及时向属地证监局报告。


广东证监局要求粤开证券认真查找和整改问题,完善合规问责和金融产品代销机制,加强分支机构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控,切实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在2022年报中,粤开证券也披露了两项处罚。


2022年11月,杭州分公司存在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人员违规参与客户营销的情况;金华双龙南街证券营业部员工在从业期间,存在私自违规为客户的融资活动提供中介、担保或者其他便利的行为。浙江证监局对杭州分公司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对金华双龙南街营业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粤开证券表示,公司引以为戒,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勤勉尽责,切实提升合规管理水平,防范员工违法违规风险。


2022年1月,广东证监局对粤开证券下发监管警示函,原因是粤开证券作为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胜通集团)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17鲁胜 01”“18鲁胜01”和“18鲁胜02”的受托管理人,在受托管理过程中存在未保持职业谨慎的情况。


粤开证券表示,公司已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合规问责,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投行业务内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等措施积极开展整改工作,确保业务合规运行。


涉诉总额超过五亿


虽然胜通债的监管处罚早已做出,但因虚假陈述造成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不久前,百亿私募洛肯国际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洛肯国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青岛中院)起诉粤开证券等被告。


对这一起诉,粤开证券似乎并不在意。


年报披露,本案为涉胜通债系列案件之一(其他案件因金额未达信披标准而未披露)。青岛中院已于2023年3月对其中1起案件出具了一审判决书,原告起诉公司赔偿约6900万元,法院判决公司仅承担约66万元连带赔偿责任;且在核定赔偿责任时扣除了原告自身过错导致的损失金额,公司将继续争取本案有利判决。


2022年内,粤开证券涉诉金额合计5.28亿元,占期末净资产的10.45%。作为被告的诉讼案,金额为2.97亿元,相当于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36.97%,净利润的947.99%。


面临九倍于全年净利润的诉讼,在通往“一流精品特色券商”之路上,年满35周岁的粤开证券,还将负重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券业行家·走近券商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等待“易主”的民生证券,收到监管处罚,曾是“宏达新材”合作券商

券业行家·热文

冻结100%股权,爱建集团股东方汇垠天粤遭中基协“红字提示”

券业行家·热文

美尚生态拟罚款千万+市场禁入,牵涉保荐机构广发证券

券业行家·监管

连击:惠誉将东兴证券评级降为负面,此前标普穆迪均下调

券业行家·热文

挂牌,央企旗下诚通证券寻求增资

券业行家·热文

创利连续暴增,两家网点撤销,山西证券为何调整布局?

券业行家·热文

伪造客户签名?净值跌到负数,润石资产将被“摘牌”

券业行家·监管

管理规模扩增近500亿,净利润下滑62%,国君资管刚刚换帅

券业行家·年报

判了!川财证券向中国青旅讨账,四个“小目标”能否到手?

券业行家·涉诉

“青山”何处“休假”?浙商证券“无言”……

券业行家·爆料

500万借条,vs 券商5万亿业务

券业行家·热文

财富管理业务“全面下滑”,东方证券再起“二次创业”

券业行家·年报

百亿私募对决!洛肯国际vs粤开证券

券业行家·涉诉

独家 | 证监部门的“315”,涉及哪些机构?

券业行家·监管

2023券商涉诉统计(2023/4/1-4/09)

券业行家·涉诉

券商金融机构处罚统计(2023/4/1- 4/09)

券业行家·监管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