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2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母爱的思考

园地耕耘者 一枚园地6 2021-08-21
(题图来自上海刘琳)

母亲

若水|文

多年来,我想过最多的、却从不下笔碰触的两个字,就是“母亲”。因为这是我心中无法提及的痛,我生怕不小心松动了这个“字塔”的底,以致这与生俱来又重于千钧的生命之塔崩溃坍塌。


在看了一些有关宇宙的片子之后,当把“母亲”和地球、宇宙连在一起时,才可以站在“离开人间”的天外,来谈论一些关于母亲的想法。

 

中国的传统道德,对于母亲是要感恩的。


是母亲给了一个人的个体生命,但是,哪个生命不是人类男欢女爱的结果呢?哪个生命是主动要求来到世上的呢?


来到哪个母亲身边,来到哪个家庭,在我看来并不是生命体自己的初始选择。生命是一种必然和偶然相结合的自然产物,既然是一种自然,那么,在人的出生上,究竟要感谁的恩呢?

 

孩子出生前,构成人的物质已经存在;孩子离开母体后,就已成为不同于母亲的个体,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母亲仍然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的附属品。

 

母爱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爱自己,爱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种爱,是特定的,或者只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对于所有的孩子。



地球,在茫茫宇宙中不停旋转的星体,像一个摇篮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孕育了人类。如果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可以说这个整体的母爱是伟大的,大到极致,大到无边无际,无内无外。

 

那么,个体母亲,将爱的界限仅仅与孩子连为一体。在地球的母爱看来,这是种小,同样小到无内无外。


母亲只有对自身真爱时,才会对孩子有真爱,如果母亲有更高的追求或者超过对于自身的爱时,孩子也就危如累卵危在旦夕了。有多少母亲,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理想,舍弃自己辛苦养育的孩子。

 

母爱,因孕育孩子而产生;母亲是因,孩子是果。从中国的佛学上讲,是一种因果关系。这种爱,对母亲来说是主体的、主动的。要给予爱,是母亲的自行选择,而孩子只能无选择、被动地接受这种爱。


所以,孩子从一出生,就失去了个体的自由,在母爱的框架中长大成人。之后才知道,爱与被爱都是不自由的,不是可以自己选择的,爱到极致,恨也就随之产生。爱恨交织成网时,往往会让人看不到出路。

 

母亲残害孩子,孩子杀死母亲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人出生的时候,在婴儿的啼哭声中以悲剧开始,人生的原罪,也就产生了。带罪的生活必然是沉重的,是受制约的。

 

所谓的自由,是生命之外的事。生命过程中,个人能选择的自由,往往只在生存的缝隙之间。从石头中蹦出来的孙大圣,是一种人性的解脱,冲出人间外,才可能有天生的自由有天生的快乐。

 

如果说,生命是母亲给予的,那么生命本身并不快乐。出生权在母亲,而母亲掌握不了出生以后的人生。许多生命带来的只是沉重而烦恼的过程,人们还要感谢母亲吗?


人类的母亲,地球,以她的博大宽容养育了人类,给予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是人类,有哪个人不是在抛弃土地?


趴在地上,和养育人类的地球相拥?向着阳光、空气、水这些生存之必需,每天致意问好?

 

对自己生养的母亲不恭不敬,会被世人唾骂;但对地球的破坏摧残,世人却能泰然处之,不为动容。

 

人的目光很有限,能提升点高度,需要一生的努力。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作为孩子本身都是可怜的,因为孩子生来没有自由,没有选择权,能随波逐流,应命运而生,或许能过得好些。



【作者简介】若水,东北退休医生。偶有诗文,人生感悟,随笔。同道同行。

(编辑:呼斯楞豫锟)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所诉观点与平台无关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微信号:anranyodai(请注明“投稿”)

致敬读者朋友们:感谢大家与一枚园地风雨同行,不离不弃。园地几经波折,重新起航,夜空越黑暗,星星越闪亮,转发并点击在看,帮助更多读者回家。

一枚园地编辑组



点击阅读更多

红领巾之痛
水滴筹工作人员:我用我的善意为自己“洗白”,我不是“骗子”
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弃婴的感人故事
山重水复到黄田
一砚翁: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赏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