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扬: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应重点关注五个课题

数字金融合作论坛 数字金融合作论坛 2023-03-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近年来,普惠金融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逐步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效缓解,但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数字金融不普惠、普惠金融不数字等问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已步入“深水区”。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作为推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领域合作为宗旨的新型智库平台,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于近日举办闭门研讨会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总结数字普惠金融新做法、新突破、新成绩,探讨数字普惠金融新阶段、新挑战、新思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并做点评分享。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

李扬理事长认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从上一程转向下一程,应着力解决五个课题,即有效应对数字化对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有效应对平台经济的发展,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与时俱进,更好地建设数字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更好地实现对消费者数字产权的保护。


以下是发言全文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心词是“普惠”,“数字”是达成普惠的手段和途径。在数字技术普遍应用于普惠金融之前,中国和海外的普惠金融相对不成规模,普惠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问题,与“普惠”的真正要求相距甚远。今天我们探讨“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不妨先对“上一程”的工作进行回顾。

在“上一程”,数字金融、科学技术等进入普惠金融领域,使得中国普惠金融实现了显著、特色化的发展,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间自发,金融科技从不被传统金融所关注的小切口——支付清算进入中国金融体系,一批支付清算领域的科技公司发展起来,这种鲶鱼效应对传统金融带来了冲击。第二阶段是在政府推动下发展,2016年中国在G20峰会上明确提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传统金融机构逐步引入更多金融科技方式从事普惠金融业务。前处于第三阶段,虽稍有调整,也在同时酝酿新的发展。

回顾数字普惠金融上一程,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而言,突破了支付清算和获客等瓶颈问题;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而言,有效缓解了接入成本、抵押担保等问题,其显著发展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数字化、基于网络的支付清算系统迅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活动是设立机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在现代金融活动里支付清算最为重要、不可替代。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也曾强调,支付体系是实体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服务长尾人群和小微企业。数字化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获客难和风控难两大传统难题,降低了获客门槛,提升了服务便利性,摒弃了传统的抵押担保制度。

有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的需求主体主要在乡村,过去缺乏有效触达手段,现在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方式,基于物流、商品流、价值流的线索提供金融服务。


从上一程转向下一程,我认为应主要着力解决五个课题。

第一,有效应对数字化对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数字化伴随着人和物理设施被替代的趋势,发展数字化要考虑如何处理因此带来的沉没成本的问题,可以从“三个结合”上应对冲击。一是大型机构和中小型机构的结合。中国400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中,能高效践行数字金融、运用金融科技的不超过百家,大中型机构过去缺乏意愿或无暇顾及下沉市场,近几年开始发力后又严重挤压了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带来了金融、经济、社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二是传统金融业务和数字金融业务的有效结合。中小机构数字化发展面临着资金投入有限的现状,通过制度设计使得现有的金融科技公司有效地与中小金融机构结合,是一个现实可行的路径。三是公共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结合。这是重大且长期的事情。


第二,有效应对平台经济的发展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中国市场主体突破1.5亿户,承载了7亿多人的就业基本盘。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带动近3亿人就业;5000万家企业中大企业有100多万家,广大的中小企业担负着重要的就业任务。还有2亿灵活就业者。1亿户个体工商户、2亿灵活就业者大多数和平台连在一起。目前就业是首要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就要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我认为金融支持就业就是服务实体经济,让这些人、这些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是让人们有活干,支持这些人就业。平台经济可以成为金融支持就业的抓手。


第三,实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与时俱进

谈到创新,往往谈企业、市场的多,谈监管的较少。金融监管创新发展过程中仍有部分实际问题需解决,例如,应界定数据权属问题,目前尚不清晰;垄断这一工业化时期的概念无法满足对新型经济组织的数据监管等。


第四,更好地建设数字化的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基础设施有非常强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对应投资应为公共投资,但数字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包括5G在内的很多投资都为私人投资。此外,金融基础设施是广义概念,涉及到包括法律问题在内的很多领域。当前英美均开始以财政力量斥巨资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我认为目前经济形势下正是以国家财政建设金融基础设施的时机。


第五,更好地实现对消费者数字产权的保护

我国对消费者的保护向来较为薄弱,现在基于数字产权的保护更为薄弱,我认为今后必须更好地贯彻解决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中国金融的重大课题。
综上,数字普惠金融的上一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向下一程转换时遇到了制度、技术及其他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凭借已经奠定的良好基础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相信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依然将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谢谢!


声明: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对文章内容、标题等进行二次编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允许使用文章,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与配合。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