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合作论坛

其他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肖钢:健全金融数据治理体系

服务中小银行数字化2.李礼辉:数字人民币可促进ESG发展和双碳战略实施3.孙天琦:数字经济下金融监管有效性思考4.姚期智:什么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5.尚福林:推动数字经济条件下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李礼辉:数字人民币可促进ESG发展和双碳战略实施

李礼辉,发表于“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夏季年会”
2022年7月25日
其他

孙天琦:数字经济下金融监管有效性思考

孙天琦。原刊发表于《中国金融》2022年第3期(2022年2月8日)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姚期智:什么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

关注我们姚期智院士畅谈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围绕数据、算法与算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针对性地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院长
2022年7月18日
其他

尚福林:推动数字经济条件下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

尚福林主席出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第6期闭门研讨会点评发言,刊发于中国农村金融杂志(2022年7月13日),略有删减。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张健华:提升中小银行数字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声明: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对文章内容、标题等进行二次编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允许使用文章,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与配合。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屠光绍:关于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四个问题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周延礼:以数字化转型寻求全新盈利增长点

关注我们7月4日,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的“变革与重塑——2022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大学习”上,全国政协委员、
其他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举办第8期闭门研讨会,聚焦提升中小银行数字化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何红滢专家点评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及清华大学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华夏银行原行长张健华受邀点评。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
其他

吕仲涛:关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

关注我们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先后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其他

肖钢:实施金融安全战略是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本文节选自CF40书系新书《大国金融的使命: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略有删改。原刊发表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2022年6月20日)
2022年6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许宪春:关于数字经济概念、分类及增加值测算的几点意见

一、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和范围关于数字经济概念和范畴,国内外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口径:一种是窄口径,一种是宽口径。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孙克:数字经济当前形势及七大发展趋势

声明: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对文章内容、标题等进行二次编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允许使用文章,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与配合。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举办第7期闭门研讨会,聚焦科技&金融融合的边界与规制

鲍捷专家点评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原总经理、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受邀点评。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原总经理、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胡拥军:八大视角看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黄益平:关于数字金融创新的三个问题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举办第6期闭门研讨会,聚焦农商行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章伟东专家点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及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副主席及学术委员会主席李礼辉受邀点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
其他

林毅夫:民营银行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周延礼:“5G+”技术为金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机遇李扬:中国数字金融普惠下一程应重点关注五个课题黄奇帆:完善数据产权与交易规则,促进数据产业发展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15家民营银行齐聚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共同聚焦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趋势、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数据交易所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周延礼:“5G+”技术为金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机遇

李扬: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应重点关注五个课题黄奇帆:完善数据产权与交易规则,促进数据产业发展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趋势、新阶段聚焦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李扬: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应重点关注五个课题

黄奇帆:完善数据产权与交易规则,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下一程”“数据交易所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举办第4期闭门研讨会,聚焦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将发展数字产业链金融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着力点之一,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供应链金融,让金融机构更好掌握真实的供应链交易信息。二是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北上深数据交易平台齐聚首,政产学研共同探讨数据交易所发展大计

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完善数据要素产权性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相关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培育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等作出战略部署。《“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近年来,各地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速布局和创新发展,数据交易持续受到各界关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贵州等地在数据立法、确权、交易等方面已取得有益进展。各地数据交易场所在创新业务模式、升级技术应用、强化数据供给等方面已经作出了积极探索,但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数据交易所、数据要素市场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多位代表委员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此背景下,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于近日举办第3期闭门研讨会,聚焦“数据交易所的定位与发展路径”,探讨如何构建多层次的数据要素市场,如何繁荣数据要素市场新生态,如何建立健全我国数据交易市场制度体系;探求数据交易平台在发展中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路径,以及如何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实体企业、中介机构、高校智库等共同努力,打造数据交易的完整生态体系,实现数据要素领域的统筹监管、融合发展、有效联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深圳数据交易所(筹)作为数据交易平台的代表齐聚本次会议,来自国家信息中心、河北省大数据中心、山东省大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大型银行、科技公司等机构的近九十位政产学研嘉宾受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分为主题演讲、专家点评、圆桌讨论等环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黄奇帆,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和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受邀进行主题演讲,从顶层设计、理论思考、应用实践等角度展开分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黄奇帆做主题演讲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做主题演讲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做主题演讲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副主席周延礼,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维久和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受邀进行点评分享。深圳数据交易所(筹)副总经理王腾,信也科技副总裁陈磊,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李继泉,微众银行分布式商业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区块链负责人范瑞彬,北京优品三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芝芳和北京文因互联科技有限公司CEO兼董事长鲍捷分别在圆桌讨论环节发言。01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关键要素,相关治理体系尚需完善会议认为,数据作为和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一样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生产要素,但当前还存在着数据权属不明确、数据交易不活跃、交易规则不统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会议指出,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价值,经过人工与机器处理成信息,再变成决策判断、信用判断的工具,为数据平台带来商业利益,从而创造价值。数据作为一种非消耗性资源,使用越多、产生的数据越多,能带来的价值就越大。数据价值在创造过程中,数据的产权归谁所有,利益如何分配,是数据利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如果仅仅被个别人使用,它产生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会议强调,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数据的产权问题仍待解决。数据涉及到管辖权、交易权、所有权、使用权和财产分配权等五项基本权利,各类主体应基于自身在数据交易环境中的角色来行使相应权利。数据的管辖权、交易监督权应由国家所有,数据的所有权由双边交易的主体所共有,数据转让后的主体仅拥有使用权,数据的所有者享有数据财产分配权。02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有规划、有准入地建设数据交易所会议认为,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数据的使用价值已被各方充分认识,但真正的经济价值尚未得到挖掘。通过法律制度、交易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确权,把数据从资源变成资产,再通过交易从资产变成资本,正是数据交易的价值所在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资源要素的价值化过程在未来将发挥强大作用。会议指出,建立数据交易的专门场所、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大势所趋,既可以大幅度降低数据供需双方的撮合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又可以加强合规性、便于监管、实现风险隔离,让交易更加稳健、规范,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要开展真正的、大规模的数据交易,就需要针对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的不同特性,在技术上、制度上和模式上进行探索和突破。技术方面,隐私加密计算等各类不断兴起的技术是高价值数据交易的重要基础;制度方面,进行数据要素交易一定需要加强合规性审查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模式方面,要从简单的“公开上架、公开交易”的旧模式转变为根据数据敏感度进行分级、分类的新模式。会议强调,数据交易平台的定位,不是普通的数据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应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资源的核心基础设施,应由国家进行统一规划,通过试点,有规划、有准入地建设,逐步推开。设立数据交易所应该与社会的公共利益保持一致,公益性运营、共用共享,通过平台的设立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数据资源的科学分配,而不能以个人、企业、交易所盈利作为主要目标。交易平台的设立可以由社会共同参与,不同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所长作为战略投资者、战略合作方加入,数据资源富集、数据应用场景丰富、数据管理保护技术过硬、对制度规范有深刻理解的企业均可参与进来。03实现特色化发展,打造高水平数据生态体系会议认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之初就提出“数据可用不可见,使用可控可计量”,并逐步构建数字交易的生态体系,从交易核心平台的发展扩展到整个数据要素交易中介体系的完善,包括数据经纪业务及数据交易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上海数据交易所则沿着“1+4+4”的创新体系,定位于准公共服务、提供整个交易过程的全面解决方案、培育数商生态、进行制度规则的供给和创新,已具备规范确权、统一登记、集中清算、灵活交互等重要特征,确立了提升站位、加强引领、优化服务、做大规模的方向。深圳数据交易所(筹)则基于深圳较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一方面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所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激活数字经济产业活力,围绕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价值挖掘,探索机制突破,致力于打造企业、交易所、专业评估机构、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数据交易处于起步阶段,数据交易产品服务还不完善,从数据交易所未来发展路径出发,应建立“1+3+3”的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举办第2期闭门研讨会,探讨“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

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先后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两份重磅文件对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相比于国有大行,大量中小银行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技术、人才、管理、风控、生态等方面的约束和困难。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4000多家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面临堵点。为此,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于近日举办第2期闭门研讨会,聚焦“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探讨不同类型的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探求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应如何发力,推动中小银行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建设更加完善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主席肖钢出席本次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来自中国银行业协会、地方银保监局、地方证监局、地方金融局,各地中小银行、大型银行、科技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的近两百余位政商学各界嘉宾受邀以现场及线上方式出席本次会议。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第2期闭门研讨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主席肖钢做重要讲话会议分为主题演讲、专家点评、圆桌讨论等环节。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廊坊银行董事长邵丽萍,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受邀进行主题演讲,分别从行业全局洞察、中小银行实践、科技公司赋能的角度展开深入分析。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做主题演讲廊坊银行董事长邵丽萍做主题演讲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做主题演讲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副主席及学术委员会主席李礼辉,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受邀进行点评。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副主席及学术委员会主席李礼辉发表点评意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发表点评意见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发表点评意见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章峰,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汇智全球(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琴分别在圆桌讨论环节发言。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章峰发言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发言汇智全球(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肖琴发言01超九成已开启数字化转型,但转型定位尚需明晰会议指出,超过九成的中小银行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之路,整体来讲,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持续稳步增长,能力建设稳步提升,应用领域已从零售和小微业务逐步扩展到普惠金融、公司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比较全面的方向。中等规模以上的银行,大部分已把数字化转型纳为核心战略。资产规模在2000亿以下的偏小型的银行,大部分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虽已在小范围内开展尝试,但数字化战略仍不坚定、数字化投入不稳定。会议认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转型定位模糊,转型投入缺乏规模效益,无法跟上数字技术迭代更新的节奏,在进入大型应用场景时缺乏话语权,在外包中易失去“客户自主、业务自主、技术自主、数据自主、风控自主”。会议强调,没有数字化,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固然很难生存,但数字化并不能解决银行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小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数字化转型是重要问题,但包括公司治理问题、资产质量差、基础客户群不稳定、盈利能力不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薄弱等在内的诸多议题均需得到重视。02数字化转型成效与挑战并存,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赋能会议认为,中小银行在推进深化转型过程中经验逐步积累,从战略层面讲有两个“值得”,即在客户经营上的科技投入和生态投入比直接花在客户营销上值得,大数据风控和科技投入比产生不良后再去核销不良的成本值得。也面临着“道”和“术”两方面挑战,即顶层战略明确和团队思想统一的挑战,业务层获客渠道、运维门槛、数据资产、场景构建及拓展等方面的挑战。大部分中小银行线上获客能力欠缺,数字化渠道建设整体呈现K字型分化发展状态;数字化能力依托的技术平台复杂性高,技术迭代快,运维门槛高;数据资产沉淀、治理和使用难度普遍比较高,数据智能应用效果参差不齐;金融场景的构建和生态拓展产生实际业务效果的难度大、见效慢。会议指出,针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困境,包括传统IT公司、大型银行的科技子公司、新兴科技公司在内的三类各具特色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分别借助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赋能,助力加快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但从中小银行自身角度,真正可以借助的外力、适合其数字化转型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并不多,且它们均无法解决数字化转型面临的规模效益痛点。会议认为,传统IT公司理解银行的业务和管理,但本身业务规模、人才投入、研发投入有限,服务能力无法跟上技术迭代节奏。大型银行科技子公司熟悉银行业务和管理,理解监管要求,但存在技术架构设计不符合中小银行实际、缺乏市场服务意识和竞争能力、存在潜在同业竞争等问题。新兴科技公司规模大、实力强、创新快,但存在不了解业务真正痛点,对无照经营金融业务有路径依赖,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及数据安全隐忧等问题。03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开放平台建设,多管齐下助力破局面向未来,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自身加强锤炼,包括在明确业务战略、客户战略的基础上制定数字化转型策略,在深刻认识银行业务特点、技术长处与局限的基础上制定数字化转型策略,在明确不同外包性质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夯实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基础。会议认为,中小银行要真正实现成本可承担、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成立服务不同技术目的的不同类型平台。平台既可以由现在的大银行科技子公司建立、为多家银行服务,也可以由大型科技公司建立、为多家银行服务,还可以几家银行或者几家银行联合科技公司共同建立,形成良性竞争和良性循环格局。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更多不同服务类型的公共平台,需要推进开放银行和开放平台建设,所有的公共服务平台都应该向所有银行公平开放。会议建议,从监管政策上,需进一步厘清不同外包的界限和规则,只有清晰的界定才会有可操作的监管政策;对于提供各种技术、运维、存储服务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从资质到数据安全管理等,要制定明确的监管规则;在中小银行利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要相应调整现有对银行科技安全的监管政策;适当调整承接银行技术外包业务的公司资质认定标准,使标准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让相关公司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现场参会人员合影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未来,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将紧抓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主题,定位合作、服务发展。持续关注最新监管动态,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关注行业痛点、难点、堵点,定期邀请政、产、学、研各界代表深入研讨,交换新知、互相启发,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关于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作为推动数字金融领域合作为核心宗旨的新型智库平台,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致力于搭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政府部门、高校智库的桥梁纽带,成为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交流合作、规范培训、政策研究的平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举办第1期闭门研讨会,聚焦“金融科技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近日,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于北京CBD中信大厦成功举办第1期闭门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主席肖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发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领导,北京、天津、河北、浙江、深圳、石家庄等地相关部门领导,北大、清华、中财、西北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理事单位负责人,头部科技公司、金融机构高管及代表共计七十余人通过现场及线上方式出席会议。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第1期闭门研讨会现场会议分为“领导致辞”、“主题演讲”、“专家点评”及“自由讨论”等若干环节。会议伊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主席肖钢,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维久及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先后致辞,祝贺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的成立并对论坛未来发展提出期望和指导意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主席肖钢致辞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维久致辞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致辞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监事长黄润中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先后进行点评。“自由发言”环节,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林居正,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常务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鲍晓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蔡禹,信也科技副总裁苗萌,文因互联CEO鲍杰,北京优品三悦科技董事长赖崎,华夏银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副主任李中明,科技企业代表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及原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公司总经理、雄安雄创科技公司董事长、雄安云网科技公司董事长王臻等就各自机构的金融科技发展实践及心得进行分享。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发表主题演讲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监事长黄润中发表主题演讲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发表专家点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发表专家点评01成立恰逢其时,未来发展可期会议认为,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的成立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将成为推动北京市及朝阳区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数字金融务实合作为要务,致力于搭建政、产、学、研沟通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北京市及朝阳区愿大力支持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的各项工作,服务论坛的理事单位在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期待论坛为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会议指出,北京在金融科技研发创新方面具有叠加优势,将积极融入全球数字金融创新网络,正在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下一步,北京金融业将聚焦提升金融科技自主研发能力、着力创建普惠安全的金融场景、推进并引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首都现代化数字金融体系,积极融入全球数字金融创新网络,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朝阳区也将坚决落实国家、北京市关于数字金融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挥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利用好金融业扩大开放优势,积极推进数字金融要素聚集、科技创新、政策完善、服务配套。02发展成果显著,挑战不容忽视会议认为,金融科技在支持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技术可控、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金融科技在支持无接触业务办理、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标准化、快速应对市场诉求、精准触客获客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金融科技助力国家以及市场构建起技术可控的科技能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通过纯线上的服务模式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无纸化,从根源上实现绿色低碳。会议指出,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发展面临新挑战,实践上,还面临如何由单纯产品的成功转向模式被市场广泛接纳的挑战;技术可控方面虽已有良好积累,但从点到面的挑战依然非常巨大,在行业标准构建方面还有欠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针对数据要素的获取、数据流转困难等问题,急需新基建的支撑,更好地满足安全存储、协同生产等方面的需要。同时,金融科技发展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要实现监管全覆盖,传统的金融机构更强调数字化转型。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伴随金融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金融科技发展还面临着算料不够优、算法不够公、算力不够强、数化不够高等方面的挑战。03助力防风险及数字化转型,头部机构更应积极作为会议指出,从防风险角度,金融科技需要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数据,发现异常指标,更早识别风险。未来需要各方协作,形成更大范围的数据整合、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会议强调,数字金融监管,需按照业务实质及相应的监管要求严格进行风险管理,未按业务实质遵循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互联网产品易出现短期规模指数级增长的现象,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监管规则,另一方也需要头部机构站在行业发展角度,更长远、更稳健地考虑问题,增强底线意识,社会媒体应做好舆论引导。会议提到,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数字化转型面临不少困难,需要金融科技大力支持。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既存在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和不足的问题,也存在信息系统建设功能重复、模块割裂的问题。大型银行和头部科技公司应积极作为、有所贡献。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数据治理和创新的权衡,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困境等问题,仍需全行业共同探索。04拥抱新发展使命,推进五大新对策会议指出,金融科技的发展目标包括降本增效、提升普惠程度、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等,应当在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行稳致远。金融科技的发展一定要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这也是金融科技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拓展经营的覆盖面,让真正希望得到金融服务的人能得到、付得起。切实保护好消费者权益,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确保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会议认为,金融科技的使命要从过去的单纯提升效率转变到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真正实现对于前沿金融科技的探索实践,形成行业性标准,最终促进共同可持续的目标。与会专家提出了五大对策建议,包括构建高质量数据体系,赋能金融机构从传统金融向数据变革型组织转型;打造公平公正模型检测平台,推动算法优化,助力金融创新;推进技术创新迭代,提升系统云化比例,降本增效;扩大普惠金融成果,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金融服务;推动金融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帮助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实现提升效率、提升服务、降低成本、降低风险的“两升两降”。现场参会人员合影前排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主席肖钢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未来,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将紧抓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主题,定位合作、服务发展。持续关注最新监管动态,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关注行业痛点、难点、堵点,定期邀请政、产、学、研各界代表深入研讨,交换新知、互相启发,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关于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作为推动数字金融领域合作为核心宗旨的新型智库平台,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致力于搭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政府部门、高校智库的桥梁纽带,成为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交流合作、规范培训、政策研究的平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