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研工

其他

时代新人·说丨张微:在实践中立志,在淬炼中求索

编者按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时代呼唤新人,提出新的要求,人大研究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自觉将理论结合实际,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所需,走基层、进田野、学思想、强党性,收获良多,感悟颇深。“时代新人·说”专栏第二十三期,推出新闻学院2021级传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微的文章《在实践中立志,在淬炼中求索》。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考察时强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广大青年应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回顾这一年,我在湖北宜昌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后乡村的发展的脉动与振兴,在学校“未来学者”讲师团的学习备课过程中体悟到了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触碰和感悟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之题。这一年来,在实践中的经历让我的认知逐渐接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也在领悟、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了成长。以调查感应乡村脉搏2022年8月8日,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和新闻学院与应用经济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到达了湖北省宜昌市。832工程立志走遍全国832个脱贫县,撰写100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拍摄主题摄影展、专题记录片展,将脱贫攻坚中的共产党员和奋斗者的事迹与精神存入共和国档案,记录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伟大成就并向世界提供中国脱贫方案。我所在的湖北1队走访调查了宜昌市秭归县、长阳县和五峰县。我主要负责访谈脱贫攻坚亲历者的工作,访谈了县委书记、县长、扶贫办主任、驻村第一书记和脱贫户等脱贫攻坚亲历者的经历、经验与感悟,了解当地脱贫攻坚的历史过程、扶贫特色、发展近况。在访谈和走访过程中,我在起伏盘踞的山岗和纵横交错的河谷中看到了交通不便、耕地较少为当地发展带来的挑战,也看到了脱贫攻坚过程中建起的秭归长江大桥,以及为了弥补耕地不足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块空地种植枇杷、葡萄等小水果以增收的庭院经济。从脱贫户口中,我知道他们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做生意、看病、上学都受到限制,而如今我看到他们的生活,绿水青山环绕,公路四通八达,农家小院干净利落。我看到了当地将生态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绿色经济的成就,在乡民的“屋场会”中进行健康宣教、政策解读等基层治理实践,听到了贫困户在交通改善后开生态民宿以脱贫,将自家的葡萄苗和种植经验分享给全村带动全村脱贫,年轻人回乡创业打造出绿色产品与旅游相结合的品牌等故事。行走在调查的土地上,我看到了立体和生动的中国脱贫攻坚史,看到了中国基层治理的底层创新和挑战,看到了农村、农民、农业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主体性。在“832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我和队友撰写了新闻文章,将三县的脱贫经验与特色进行总结提炼,发表在北京卫视“北京时间”专题网页、“学习强国”经济频道三农聚焦栏目等,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到中国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和宝贵经验。以讲课体悟思政教育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在“未来学者”讲师团的实践中,博士生讲师们从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环境保护、碳中和等视角出发,采用多元丰富的课程素材,将思政元素蕴含在课程设计与内容中,对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进行创新与尝试。每一轮“磨课”,讲师们都从不同的维度提出建议,试图打造守正与创新并重、专业与思政融合的课程,回应习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讲话精神。学校也对讲师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邀请优秀教师提供他们的讲课经验,为博士生讲师们提供建议与指导。一门门精致却内涵深厚的课程背后,我感受到学校对发展和建设思政教育的重视与行动的先进性,感受到青年博士们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努力和尝试。我不仅作为一名学生体悟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指引,更作为一名教学者坚定了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中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实践追求。以研究触碰时代之题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人、环境之间的互动交往的学科。传播是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行为,人与人的交流传播活动能够影响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在对话和互动中,人们认识自我、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然而,当前时代,随着ChatGPT等自主生产与传播信息与知识的智能技术出现,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传播主体参与到人类社会的信息流动过程。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工智能参与到人类的传播活动中来,不仅可能影响人类之间的传播活动,也可能通过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传播活动影响人们对自己、社会和技术的认识与判断。这种影响小则影响人们自身的发展,大则影响社会秩序与文明演进。但是,人工智能作为传播主体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信息生产流动的便利,成为人类的工作伙伴,承担人类的部分重复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与决定在何种程度上对人工智能生产与传播信息的能力与范围保持自由、开放和共享的态度,同时实现对人的发展、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的研究旨趣在于,如何在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传播交往活动中建立协同共生的人机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基准是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要义。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深刻的问题。胡百精老师提出,人的交往现代化乃是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义。交往是传播的本义,交往是个体安身立命、物我相成、族群与文明存续机制,中华文化积存了悠远和厚实的交往思想遗产。《中庸》认为“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因此,在人与人工智能的传播活动中,不能陷入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之窠臼中,而要将人类自身的德性和智识拓展和传播到人工智能之中,建立安人成物的共生交往关系。这启发我回到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之中,在中国智慧启迪下思考如何在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建立协同共生的人技关系,并回应智能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之题。行走在宜昌的土地上,与脱贫攻坚亲历者交流,我被党员和奋斗者们打赢脱贫攻坚站的决心所鼓舞,被他们发挥出的非凡智慧所激励。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努力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时代青年。来往在讲师团的学习氛围与讲课过程中,我努力加入当代中国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创新尝试,与优秀的通行者们共同淬炼和追逐“在青春的跑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的能力与情怀。穿梭在建立人与技术共生交往关系的研究思路中,我触碰到了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充栋知识与磅礴思想,感悟到研究应该立足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智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未来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时代。“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未来也是百年之变局,不畏漫漫长路险艰,踏实求索的征程。出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文字|张微编辑|王婧雯
2023年5月8日
其他

首届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建设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

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一周年之际,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在新征程里勇走新路、广开新局,202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牵头8所院校于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二会议室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刘小枫教授

编者按2022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开展了首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评选,中国人民大学刘小枫教授和贾根良教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叶林教授团队和冯惠玲教授团队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为弘扬“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潜心育人的优秀品格,发挥其润己泽人的示范力量,激励广大导师争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培养造就“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上凝心聚力,我校特此推出“2022年度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团队风采展”系列特辑,展现“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的事迹与风采。导师简介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落实总书记考察人大最新精神 王利明教授在“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讲述“迈向数字时代的民法”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担当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充分彰显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联合开展“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鼓励广大研究生“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2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会会长王利明教授以“迈向数字时代的民法”为题开启“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首场讲座。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王利明教授在博物馆广场前和其他老教授、老专家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一道与总书记亲切交流。为了促进年轻后辈与名家大师深度学习交流,讲座主持人由相关学科的优秀博士生担任。本场讲座由法学院承办,2018级民商法学博士生陆家豪主持。王利明教授以数字时代的“新”特征作为切入点,指出数字时代具有信息爆炸、万物互联、人际连接数字化以及人的透明化等特征,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传统民法提出挑战。我国《民法典》必须回应数字时代带来的这些挑战。迈向数字时代的民法的第一个表现为从有形财产向无形财产的扩张。王利明教授指出,自罗马法以来,传统民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采取物债二分体系,二是主要将有体物为民法规制的客体,三是强调物权的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迈入数字时代后,财产形态从有形变为无形,涌现出数据财产、网络虚拟财产、数字知识产权等新型财产类型,这些新型财产类型难以纳入传统的物债二分体系。因此,王利明教授建议采用“权利束”理论进行解释:相较于物债二分理论和传统物权理论,“权利束”理论更强调数据财产的利用而非归属,避免了对权益性质只能进行简单的物债的二元类型化界定,突破了各项权益之间的严格排他性,因而能够更好地诠释数据的权利状态。接着,王利明教授指出,数字时代的民法呈现出从注重财产权益向注重人格权益发展的特点。数据财产与个人信息密切交织、不可分割,欧盟出台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将个人信息表述为“通用数据”。随之,王利明教授着重讨论了数字时代的民法应从注重归属到注重利用的转化。相比于有形财产强调归属,数字时代下的无形财产更强调利用。对此,王利明教授主张在制度设计上要实现物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平衡:当数据权利和个人信息权益出现冲突时,应当采用权利位阶理论消弭冲突,应当按照人格权益高于财产权益的位阶规则,优先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关于敏感个人信息问题,王利明教授认为,对其处理应予以严格限制,须基于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并尽可能作最小化处理和匿名化处理。对于从有形财产到无形财产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数据的正当利用行为进行规制,通过对正当利用与非正当利用的行为作出规定,从而预防某些非正当的数据利用行为,从而得以有效平衡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最后,王利明教授详尽阐释了数字时代的民法从意思自治到维护人格尊严的发展。在迈向数字时代之后,人格权益的数字化加剧了科技对人格权益侵害的可能,算法技术的勃兴滋生了算法黑箱、算法伦理失范等诸多问题,数据滥用行为也对个人信息权益造成严重威胁。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侵权、自动驾驶、机器人主体地位问题、区块链引发的各种权益保护等,这些都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民法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对人的保护,尤其是人的尊严的保护问题。这些现象都意味着当前对人格尊严的保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因此在数字时代,民法不应当仅聚焦于财产法和交易法,而更应当成为彰显人文关怀,成为尊重人、关爱人、保护人的“人法”。在讲座提问环节,王利明教授与在场同学进行交流,并就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清晰的解答。“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第一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将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探索学术思政模式,引导研究生学子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出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编辑设计|王安顶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