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59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小 说

芳菲四季歌

佩英(新西兰)

 

20097月,爱写日记的程婴在小本本里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

己丑年庚午月。

春风伴雨柔,佳木含清露。一个美好的季节,遇见你。吐气如兰,轻笑浅语,我惊奇,世间竟有此等之男子。

园有桃红李白,天竺葵嫣红芳菲。你笑问,可否留步?且品茗、小漫丛林。远山黛绿、芦花荻荻,有紫藤依依、松涛阵阵,怎不醉此雅居?

你摘下一朵木槿于我,低语:我可否常来,一起禾锄弄泥,看春花秋月,泼墨丹青、临书快意?

我默许。有裴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诗如画,何以抵御?这红尘阡陌,有子一人,纤尘不染,超然独立。

此刻的我们,已走过人生稚嫩的花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已成,郁郁葱葱、根深叶茂,有同样的无欲无求、与世无争、不温不愠。你更是温润,如一件精雕细琢的玉,轮廓鲜明但纹理细腻;我如素妍之花,自有一份娴情静气。谁说,这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组合?所谓佳偶天成,怕是如斯吧?

所有的相遇,本就是久别重逢。上天,终是苦心成全了我们的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走遍万水千山,千帆过尽,一个东来,一个西往,辗转万里,终是不期而遇。

这是一个童话,一段传奇,一首芳菲的四季恋歌。

(程婴记于茱莉园小村)

一、冬

小村静谧、安详,如那条横穿村子的小河,缓缓而来,缓缓而去,不急不徐,山高水长,一派时光悠悠,岁月静好的样子。

说是小村,准确地说是个牧场小镇。镇子有一条短短的中心街,有一家邮局、银行、蔬菜店、面包店、肉铺和小小的咖啡馆。小镇居民数百人,清一色欧裔。程婴是这里罕见的一张亚裔面孔。居民大多是牧场主,也有少数市区的上班族,因不喜欢都市喧哗,宁可每日搭乘近一小时火车往返,把家安在这个僻静的地方。

程婴选择在小镇生活,也是因缘际会。移民到此南半球小国已近十载,一直住在大都市里。那里有人气,有机遇,有商机。过去十年,她也算顺风顺水,一路过关斩将,从一名端盘子、洗碗的服务生开始,做到一家跨国公司的部门主管。过去三年,下海经商,小有所成。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当她正得心应手、踌躇满志之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扑面而来,所到之处,百业萧条,风声鹤唳。雪上加霜,已到谈婚论嫁的男友亦分道扬镳。意兴阑珊之际,她不由萌生退意。第一次,她体会到佛语“无常”的涵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不断告诫自己:我已倾尽全力,无论事业或生活。这也是时候整理一下人生了。于是,程婴把自己城里的房子租赁出去,收拾简单衣物、书籍,通过房产经纪,租下这栋小河边的牧场小屋。

木屋不大,但院子和草地倒是不小。后院有一条小河潺潺而过,河边长满白色的马蹄莲和土生的灌木。后院有个小码头,她可以下河划艇。她时不时在午后拿起一本书和一杯咖啡,在花木环绕的码头读书,颇为惬意。河对面是一个更大的牧场,有牛羊吃草,懒洋洋地晒太阳。草地时不时有野兔出没,屋角有田鼠的洞穴。园子里有高大的松树、樟树和本地的棕榈树。每到傍晚时分,有成群归巢的鸟,叽叽喳喳,热闹非凡。果子狸喜欢躲在园子的工具房,把进来拿花铲的她吓一跳。有一天清晨,程婴发现两只刺猬不知何时溜进客厅,在沙发边上酣然大睡。她并不寂寞。

忙碌惯了的她,虽说是在休养生息,并没忘记为自己申读一个硕士课程。接受一个完整的教育,是当年她出国的梦想。乘此低潮,正是圆梦的好时光。重返校园,带给她意想不到的活力。与阳光灿烂的年轻人一起,她看到希望之光冉冉升起,如晨曦牧场天边的那轮旭日。

程婴第一次见到保罗,是在她搬进小屋后的第二个星期。那是一个晴朗的春日午后。出现在她院子门口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白衣男子。不高不矮的个头,匀称结实,温和的眼神有一丝掩不住的笑意,有些许腼腆和羞怯,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他是屋主,负责两周一次的剪草。

程婴好奇,如此清雅的住所,他自己竟然不住。原来他是一位工程师,在市区上班。为了交通方便,他选择住在城里的一座山上。与本地很多KIWI相似(新西兰本地欧裔自称),他把打理屋子作为一项爱好。周末或假日,他会来修整屋前屋后,或砍树或种花,或通渠或刷漆。

二、春夏

程婴与保罗年龄相仿,一来二往,渐渐熟稔起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他剪草,她栽花;她写论文,他检查英语文法。保罗负责的公司,从中国大陆、台湾购来大量机械设备,程婴负责把中文手册译成英文。让她惊奇,他是一位烹饪好手。程婴向来对西餐无甚胃口,但保罗带来惊喜。比如普通的土豆,他除做土豆泥外,还能蒸、烤、炸,做出细腻、口感柔顺的浓汤。她不知不觉爱上西餐。更让她惊奇的,这位温柔的男子还能烤出香喷喷的蛋糕、馅饼、曲奇饼干。

时常,他们忙完屋外的草坪,在院子的阳台上一边喝咖啡、吃他的手工饼干,一边天南海北地聊最新好莱坞大片,谈论新版科幻小说。有时,他们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最后总是程婴赢。他知道她好胜。

保罗震撼于她身上那股灵气。他吃惊一个人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语言:英文、中文、日语、韩语……甚至毛利语(新西兰土著语),她也能说个一二,让他这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汗颜。通过程婴,保罗知晓了毛利人的种种,比如东海岸与城区里的毛利人生活习俗之异同;毛利部落的种种神话与传说。每次造访,他都觉得时间飞快,依依不舍地离开。不知不觉,他爱上了这样的氛围,爱上了这位来自东方的女子。

三、秋冬

春天去了,夏天也去了,秋天来了,树叶转黄、纷纷而落。程婴和保罗就这样不紧不慢地交往着,不声不响地喜欢着、依恋着对方。此时,屋里屋外该修整的地方已修完。幸好,这时天气转凉,冬风渐起,保罗又有事要做:砍树劈柴。木屋有一个旧式壁炉,用木柴取暖。保罗下班后,趁太阳未落山,赶到她处砍树,周日把树干劈成柴,整齐地叠放在屋檐下,足够整个冬天所用。树枝、树叶晒干后,他用大筐装好,堆放在车棚里,生火用。

有那么几次,保罗就在程婴的身边,看着她春水般的脸庞,心里话几乎脱口而出,可话到嘴边,又生生地咽下去了。保罗的人生单纯,读书、工作,平时挥杆绿茵场,周末去俱乐部与三几好友小聚浅酌。崇尚独身主义的他,至今还没有谁走进过他的生命……直至程婴出现。程婴不同,她是一个有阅历的女子,走过大半个地球,她像一本厚厚的书,他似乎读不完。在程婴面前,保罗感觉自己像个大男孩,似一幅浅淡的铅笔画。他心里没底。到底该如何倾吐心声?

初冬的一个晚上,他们相约去小镇那个著名的“鬼屋”游览。这里本是一个精神病院,后来改成旅游景点。因画风独特,竟然远近闻名,还有从别国慕名而来的游客。当程婴一踏进大门口时就后悔了。只见三几个似孤魂野鬼般的人在游荡,有的断手,有的断脚,有的头上缠绷带,有的独眼,眼眶处流着血。她惊恐万状,紧紧拉着保罗的手。这时,导游带他们到一处更阴森恐怖的地方,只听得屋内鬼哭狼嚎,让人毛骨悚然。他们必须从鬼屋中穿行而过。程婴一下子就扑到他怀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她,簌簌发抖。这是他们第一次拥抱。那个晚上,保罗再没放开她的手。

四、春夏

第二年圣诞,他们终于携手。一系洁白的婚纱,勾勒出曼妙的她。手捧一束牧场采来的百合花,他们在小镇教堂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双眼含泪,她许下婚誓。教堂的钟声响起,“当当当”,一下又一下撞击着她的心房。她记起离家前对父母亲的承诺:不嫁异族夫婿……世事难料,将在外父命有所不受吧?

当程婴把花束抛向村邻们时,惊起一群白鸽噗噗地飞向天际。此刻,天空万里无云,明媚无比,像极了十年前她下飞机时的那一刻。空气里飘荡着一股熟悉的迷叠香,叫人恍惚。走出教堂的大门,这南半球灼热的阳光明晃晃地打在她的双眼,让人一阵晕眩。她感觉到一双强壮的手臂把她拉紧。她知道,此刻她的双脚是真实地、坚定地踏在这片土地上了。

不远处,一棵茂密的普胡树(Pohutukawa)*开着灿烂的红花,地面处露出部分粗壮的虬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程婴不由轻诵《诗经》里她至爱的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保罗接上,用中文。他调皮地向她眨眨湖蓝的眼睛,上扬的嘴角有一丝笑意。呵呵,曾几何时,一句中文都不懂的他,能诵古诗?程婴着实好奇起来。

*注:Pohutukawa普胡树,新西兰国树。每年十二月夏季圣诞开花,花色火红,漫山遍野。


作者简介:陈佩英,祖籍广东省惠州,新西兰华文作家,现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新西兰文学主编。作品有诗词、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文学评论及翻译等。作品散见于国家级、省级及海内外报纸、杂志和平台如《人民日报》、《诗潮》、《浙江诗人》、《微小说选刊》、新西兰《先驱报》等。


诗 歌

静语诗选

静语(加拿大)

 

 

是亿年前

埋在黑暗里的沉默

命运扭曲着我的身体

高温席卷下

在地壳运动的大手中翻转沉浮

 

岩石般的坚定

伴着重压在地下孕育

穿过若干个漫长的世纪

默默地在沉寂中生活

 

我知道无边的等待

终究会迎来光明

我坚信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你将会用你的热力

点燃我

 

点燃我

让我化为闪亮的光

和照亮这世间的火

点燃我

它会温暖那悠久的沧桑

也会终究打开这远古的沉默

 

然后

我会在灰烬的余温里微笑

触摸着脚下的故土

欣慰地告诉你

对于这个永恒的世界

只有燃烧过内心深处的暖

我才无悔地来过

 

清明

 

把春天撕破了个口子

草似乎要长出来

四月的风里有一些的暖

仿佛是为了用来抵御

即将漫上来的寒凉

 

我躲避一切的声音

不去看日历

也不去读所有有关的诗句

如果沉睡下去

昨天的闸门

是否可以切断所有的记忆?

 

被日子驱赶着向前

也被迫走回过去

我愿意真的能走回过去

把所有的时光给你

 

我祈求

不要让我面对清明

只让我还在那个午后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握着你的手说爱你

 

写在母亲节

 

母亲这朵花

渐渐地枯萎

岁月风干了所有的历程

我将它埋在胸口的左边

 

不用一分一秒

它就已经发芽

布满了我的每一根筋脉

随着我的心跳

与我形影不离合二为一

 

她嵌入我的身体里

我重叠在她的影子上

我坚守着她一生的温和与善良

也感受她所有的痛苦和艰辛

 

但是我

无法象她一样沉默

我的泪像我的血一样多

我的血也像我的泪一般地流

 

妈妈

我要让您在我的每一根筋骨里

不止体会奉献与忍耐

还要让您随着我的每一声呼唤

伸向阳光

大声地

对世界上所有的自私与冷漠说

请把道路还给大地

 

然后

我会搂着你的肩

握住你的手

坐在这个春日的暖阳里

陪着你看树木悠然绿草如茵

陪着你再重新书写我们的命运

 

作者简介:静语,本名刘欣。医学专业背景,免疫学硕士。作品曾获中国青年诗歌大赛奖及入围美国法拉盛诗歌节。为华诗会及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多伦多诗友会副会长、海外五洲诗轩副社长。其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中国日报》、《世界日报》、《国际日报》、《侨报》、《长江诗歌》、《精短散文佳篇荟萃2018》、《中国朦胧诗2018卷》等多种报刊、文集及网络平台。


文学评论

光阴雕刻生命的足迹

——赏读海伦的诗《祼露的河床》

季风(日本)

 

奔腾浪花

向岸边冲刷

气势汹涌

波涛把山谷撞击

 

随季节交替

水洗过的桑田

在风的叮咛声中

群鸟归去来兮

 

携岁月的日记

多彩的卵石

终于裸露

浪花的痕迹

也泄密了

相守的酸甜苦辣

冲不走的

是地老天荒的默契

——海伦(美国宾州)《裸露的河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活出自论语《子罕》,众所周知,是孔子的一句流传了千年的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然而所赋予生命的光阴之水是有限的,伴随着流逝逐渐减少,逐渐枯竭,它无法返还也不能再来,往日溢满春光的河川,如今已清瘦的祼露出了河床。面对这无法改变的自然法则,诗人海伦(美国宾州)整合了自身对生命的体验感知燃起诗情的火焰,用诗句书写下自己的感悟,在诗人凝炼的字句中,让我们看到了光阴行走的轨迹。

奔腾浪花

向岸边冲刷

气势汹涌

波涛把山谷撞击

既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言说的是不停流失的时间,那么诗人在此表面上所写的“奔腾浪花”其实是在暗喻飞逝的光阴,这就使得这首诗在整体上具有了一种象征性。诗题是“祼露的河床”,诗人却掩其裸露不语而先言其充沛丰盈,“气势汹涌/波涛把山谷撞击”,这无不让我们想到青春时期,那满是热血和激情满是快乐的浪花的日子,而当我们沿着诗人恰如其分的形容展开联想时,诗人却至此点到为止,留下余白任读者在其提供的诗意空间畅游,诗人转手跳出川流的意象,另起炉灶,开辟出新的诗境。

随季节交替

水洗过的桑田

在风的叮咛声中

群鸟归去来兮

时间过得快啊,快到诗人挥笔之间,几个季节已经过去,在光明的波浪里驰骋的生命经历了曲折的路途。诗人没有具体的描述所经历的坎坷,而是借助于意象高度概括出掠过的情景,“水洗过的桑田/在风的叮咛声中/群鸟归去来兮”,让我们在诗人营造的画面的氛围中感受到经过光阴洗炼的岁月,有辛勤耕耘,收获快乐,也有遭遇风雨扑打的苦难,有实现的理想也有失落的欲望,日子在得与失中循环前行,起到了一种因视觉而引起人们所产生的连觉感应,使得诗语含蓄诗境宽裕,具有感染力。而当我们沉浸在此诗境之中时,诗人再次调转笔述方向跳越开来。

携岁月的日记

多彩的卵石

终于裸露

浪花的痕迹

也泄密了

相守的酸甜苦辣

冲不走的

是地老天荒的默契

这些都是光阴之水,在卵石上雕刻的花纹,是记忆,是诗人在回顾往昔峥嵘岁月,所感悟出来的心得,所要说的“祼露的河床”终于“露出水面”,而这一“露”是惊艳的,说其惊艳是因为诗人是取了与诗意极为吻合而又美妙的意象一一“多彩的卵石~浪花的痕迹”恰如美人出浴一般,是诗人审美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

读到这我们才感觉到,从“奔腾的浪花~群鸟归去来兮”以上两节都是铺垫,都是为第三节“携岁月的记忆/多彩的卵石/终于裸露/浪花的痕迹”这个主题中心出场而奏出的序曲。诗人釆用的是回忆式的倒途方法来构思全篇,所以我们在不读完最后一句,就抓不住诗人所言的目的,如果说前两段称之为虚写的话,那么所欲言的诗意全都扎实的着陆在了第三段上。

要重点提一下的是,全诗不但凝炼,跳跃感强跨度大,而最为看点的是最后一节,即是诗情的起点又是归宿,前四句中“多彩的卵石”与“浪花的痕迹”上下互为关联,由于日记裸露引出“也泄密了”的后四句,后四句里“相守的酸甜苦辣”与“是地老天荒的默契”前后相为因果,经过苦难的磨合与考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抵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这自然是“冲不走的”因由之所在,且深含哲理于这相关的诗语之中。如此这般,使得诗句之间相互粘连,一环扣一环,诗意极为浓厚,令人沉思在这环环相扣的美意的意象和意境中不可自拔。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熟用言语并非为了语言,而是为了更加深刻更加巧妙的表达出诗人的思想,而诗人如此精心制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呢,正如诗人经过一番美妙的比拟后的风趣所言:“也泄密了/相守的酸甜苦辣/冲不走的/是地老天荒的默契”。

泄密了,这是河水流去而留下的精髓,也是岁月所赠予我们的结晶,它是生命的光华,在诗人的笔下青春期是激情澎湃的,而生命到了“裸露的河床”时依然显示出骨感的坚毅之壮美,这是光阴雕刻下的足迹。面对流逝的光阴,诗人不是悲观失望的,而是坦然的,淡定的,在总结人生的经验中享受生命经历的风雨,我们仿佛听到诗人的呼声,珍爱生命!珍爱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不是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彩,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美丽!

孔子还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我们随着诗人海伦的这首诗回首经历的岁月时,可否说生命会在往事中得到新生,那么让我们把最新的脚印雕刻在似箭的光阴上。


作者简介:季风,原名张忠军,曾用笔名萌朦,中诗社专栏作家、诗评老师,海外凤凰诗社特约诗评者,编辑。1992年旅居日本,曾与友人创办文学杂志《蓝》。现为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员。



报纸版面


征 稿

海外华人写 写海外生活

印尼雅加达《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是一家。

“世界文化之窗”(B7版)面向海内外征集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纪实、小说、杂文、文学评论等。

作品除署名外,还要标注国别和城市名,作者自我介绍,近照(头像)。

由于国际日报稿费是印尼盾,且不高,希望投稿者放弃稿费。

作者限于印尼、中国、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

投稿请寄

755792341@qq.com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印尼政法统筹部长维兰托遭神权游击队行刺受伤
印尼高官赴巴布亚确认安全局势 骚乱致死32人
印新两国首脑会晤 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决问题
佐科今访新加坡会晤李显龙 盘点双边合作进展
印尼建军74周年 佐科阅兵称:强军保发展
印尼巴布亚骚乱背后的水有多深?
工作内阁最后一次会议 佐科总统感谢部长的努力
印尼反修法行动升级 继大学生之后工人昨示威
苏加诺外孙女普安成为印尼国会首位女议长
印尼侨领相聚北京 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
印尼总统就职典礼10月20日举行 日期不能更改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世界文化之窗”第158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3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2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51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