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82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散 文

姓氏的麻烦 

张奥列(澳大利亚·悉尼)

 

中国有句老话:“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可见姓名显示着人的尊严。尤其是姓氏,中国人历来非常讲究,这关乎到归宗认祖、传宗接代的大问题。当然,现在也潮兴随母姓,这也是一种宗亲观念的另类表现。

没想到,讲究姓氏的中国人来到英语世界的澳大利亚,有时却惹出不少姓氏的麻烦。

那天,有位银行职员因账户的事打电话到公司找我,她是香港人,不知我中文姓张,只读出我的英文姓氏ZHANG。公司接电话的前台小姐是台湾人,也不知ZHANG就是大陆的张,电话在几个部门里转了一圈,大家竟然搞不清楚是找谁。最后好不容易才转到我这个大陆人手中。

张姓,本来在中国人里是一个家喻户晓非常大众化的姓氏,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或香港,户籍统计的百大姓氏中,无论如何也是排行前五的大姓。好了,现在一转译成英文,却变得那么令人陌生了。

其实也怪不得谁,这张姓,你大陆译作Zhang,他台湾则是Chang,而香港更叫Cheung,不知就里的外人,谁能明白你就是一家子。

大陆的“张”之译法,是照搬中国拼音而来的,西人往往读作“郑”。而台湾的“张”,是根据国语口音英式拼写的,香港的“张”,则是粤语的英译。因此在澳洲人看来,读音不同,写法不同,ZhangChangCheung,就是三个不同的姓氏嘛。

刚好,我们张家因历史的原因而分居在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我写信给台湾的阿叔,他却责问我为何把自家的姓都搞错了,咱们张家的英文姓应该是Chang。我写信给香港的大伯,他却说他一直使用Cheung,你怎么改姓了。瞧,一个张家三个姓,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家族,如今却变成了三个氏族。

我妹妹采用了香港的Cheung,早些年,我和她一起读移民英文班,西人老师很奇怪:“你们是亲兄妹?怎么不同姓?”

有些人有了经验,一看你的英文姓氏,便知你的背景是大陆人还是香港人,抑或台湾人。如果你姓吴,用Wu,准是大陆人,用Ng,就是香港人;又或者你姓梁,用Liang,是大陆人或台湾人,用Leung,则是香港人,诸如此类等等。这姓氏,倒成了中国人不同背景的注脚。

中国人的英文姓名不仅有译音的麻烦,还有前后顺序的麻烦。中国人是先姓后名,西人则相反。华人使用英文姓名时,有时是按照自己的传统习惯,先姓后名,有时是入乡随俗跟西方习俗,先名后姓。所以,澳洲一些历史文献中的华人姓氏,常常是姓与名混淆了,以致历史学家也无法辨别,很难以此追朔华人的真实身份、宗族渊源。

早年华人先辈入境澳洲时,不懂英文,不懂写字,只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姓氏。西人按其习俗,把“王小生”写成了“生王小”。有人喜欢在名字前面加个“阿”字:阿胜、阿添、阿玲;也有人喜欢在姓前面加个“老”字,老张、老刘、老李。澳大利亚海关就按华人自称的这种方式登记下来。当时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护照,这个记录就成了不可更改的法律证据。然后,这个生造的姓氏,就跟随子孙衍生下去。

有个叫“雷妙辉”的华人,成了姓“辉”,现在“辉”家的百年老店仍在,还很有名气。按官方记录,悉尼的第一个中国人是来自广州的“麦世英”,他的“世英”也被误作姓氏了。其子孙辈现在已有第十代,仍居住悉尼和墨尔本,却沿用“世英”(Shying)的姓氏。“Shying”家人都已一口澳腔,一脸白人相貌了,光看姓氏,你很难得知他们就是麦氏后人。还有,悉尼华人第一个拿英国籍的澳洲公民是广东台山人梅光达(Mui Quong Tart),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家产物业还在,他的“达”(Tart)姓后代仍在悉尼生活。若回祖家台山祭祖,他们在梅氏族谱上是找不到自家的“达”姓的。诸如此类的姓氏混乱,不仅对历史研究很无奈,许多华裔后人,已找不到自己的根了,而且对现实生活也很麻烦。

譬如,对于中国人的姓名,现在澳洲人有时会按中国习惯顺着来理解,有时却按西方传统颠倒着来读,总之非常混乱。我在银行开户口,有家银行写我“张奥列”,另一家银行则叫我“奥列张”。有时人家开给我的支票颠倒了姓名,这家银行拒收,那家银行则照收不误,真是错有错着。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参加纽省大选时,一脸神圣地走去投票站领选票,工作人员让我报上姓氏,便在一大叠的花名册上翻了半天,翻得手心出了汗仍未找到我的姓名。我一紧张,霎那间倒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是澳洲公民。后来工作人员放弃找姓而去找名,终于确认我的投票资格。经过一翻折腾,我在划选票时,已经少了那份庄严感。后来联邦大选我有了经验,稍一指点,那工作人员就不用手忙脚乱便轻而易举找到我的大名。

这类姓名前后倒置的麻烦,相信大多数华人都会碰到。不过,这只是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你能入乡随俗就好办了。而姓氏英文拼法的混乱,则复杂多了。从文化的角度,你要统一它,难度很大。拼写究竟以谁为基准?各有一套,你要尊严、传统,我也要尊严、传统,而大中华的尊严、传统往哪儿搁?两岸三地本是同宗同源,同根同文,相同的文化背景,只因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政治环境,就产生了不同的姓氏译法。

一个张家三个姓,不可思议,但却是现实。海外华人带着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生活在一起,要和衷共济,也真是不容易。期待两岸早日统一,姓氏的麻烦才会消除。

 

作者简介:澳大利亚知名华文作家,悉尼资深报人。祖籍广东大埔,生于广州,北京大学文学士。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底移居澳大利亚。






随 笔

疫情中的华府生活散记

雨文(美国)


42

周四是报每周申请失业金人数的日子。今天的数字是6.6百万!比上周的3.3百万翻了一倍。而且失业已从上周的旅游,服务行业波及到商业,仓库,制造业,甚至医务人员,各行各业都未能幸免。许多公司让员工不带薪休假(furlough ),公司仍提供医保。员工向政府申请失业金。这些人比真正失业的人要好些,等疫情过去,还有可能马上回原单位工作。

两天前收到小区管理公司的电子邮件问居委会(Home OwnerAssociation Board),宅家期间如有拖欠小区管理费的是否暂不追收。美国住宅区居委会由小区里的户主组成,三年一选,选上的人要通过一个考试(当然是很简单的)。我不知怎么被搞进去了,头衔是treasurer (财务主管),其实什么都不管,由专业管理公司管实际操作。我们就是两个月开一次会,做些决定,比如给孩子玩的滑梯要修呀,路边的树不行了要换呀,我们就要讨论找谁做,花多少钱。现在疫情宅家期间,我们自然是同意管理公司不追究可能发生的拖欠。困难时期,要怀有仁心。

我近几年都参加国税局的义工活动,帮助年收入五万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免费报税。这是个非常受欢迎的项目,每年帮助到许多人。正常是从二月到四月第一周共十周,每个周六去半天,今年因疫情只进行了五周,就开始宅家了。随后联邦政府把报税期限从四月十五推到七月十五,不少人还希望到那时我们还能提供免费服务。不知到那时疫情是否已得到控制。

中午吃饭时家里的防盗到系统突然滴了两声: 一看说是后门上感应器电池没电了。先生打开感应器取出电池,其中一个都烂了,白花花的物质流到了铜片上。用纸巾擦干净后装上新电池,没用,警示的红灯还亮着。再擦再装反复了三次无用。这个问题不解决,系统会每四小时发出滴滴声提醒你换电池,这时你必须按解除纽它才可以停四个小时,不然就一直滴滴所响。半夜响了也得起来按。以前发生这种情况我都是打电话叫技工来解决,疫情中真不想叫外人到家里来。怎么办呢?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趟,突然灵机一动,对先生说: "用酒精擦擦看?" 拿来酒精棉擦了几下,铜片看上去干净多了,再装上电池,嘿,妥了!呵呵,脑子还灵吧?

 

43

美国确诊人数今天已近277900,大华府地区5200多,随着测试量的增加,确诊人数飕飕往上窜。CDC 在口罩的问题上改变态度了,鼓励民众戴口罩。但不必戴N95 口罩,一般的就行,要把N95 留给医务人员用。

我五天前网购了一盒口罩,说是五至七个工作日可以寄到。今天电子邮件来通知说对不起,因购买的人太多,他们人手不够,货物还在通关,让我耐心等待。唉,只要最终能收到就好了,谁让口罩成了紧俏货呢。这种一般的医用口罩原来药店里卖大概就$12一盒25个,现在花$37买一盒50(包括$7运费)

微信群里每天都谈论疫情。昨天有条消息说华盛顿州的一个合唱团在疫情已发生的310号还进行排练,排练时无人咳嗽打喷嚏,无人有任何生病的症状。可是几天后六十个人的团里四十五个人中招,死了两个人。我们在为他们难过的同时,给我们合唱团团长大大的赞。我们团春节前就放假,节后见华盛顿州开始出现疫情,团长决定二月份都不排练。多么明智的决定!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月份学校也都关门了,四月份宅家令下达了。从防范的角度来看黄河艺术团做得很好。

早上,Joy 发给我一个莲子百合红枣粥的贴子,说是清肺,增加体质的。我的pantry里正好有这些食材。取将出来,打开红枣的包装一股枣香味飘出。中午烧上,下午就喝上了莲子百合红枣汤。


作者简介:雨文,本名陈雯,又名莎莎,英文名Sarah Chen。杭州人,热爱中外古典音乐和东西方文学美术。大学毕业后赴美读研,现居华盛顿,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在国内出版翻译小说《海誓山盟》,在美国发表英文短篇小说《CHING MING》。2018年开始重新提笔创作散文、自由诗和格律诗词,作品散见各微信平台,江南诗杂志。





诗 歌

淑文诗三首

淑文(新西兰)

 

 

父亲走时

我在南半球的海滨

他锁住了音讯,选择情归大海

 

每年忌日,姐姐就去海边

花瓣儿一片片撒下,浪一波波带走

她总是很轻地说上二句

来看你,也代妹妹来看你

 

其余的话都憋在心里

她怕一出声

那片海

就会溢出她的眼睛

 

那日

 

走向海边的人,怀抱鲜花

执灯,却没点燃

 

同大海对语,由熟悉的话题展开

海水起伏,没有停顿

新鲜的事细碎而零乱,被反复提起

末了,定下明年之约

 

转身,听到

“走夜路,记得提灯,把它拧亮”

多年前,父亲也是这样

反复叮嘱

 

清明

 

此日,墓场,山坡,海边

不宜高声喧哗,或低语饮泣

天地间,取日月精华,对叠阴阳

 

鲜花随行,花束间要有少许种子

放置在哪里,来路

都将挤满芬芳

 

左边蔷薇,右边栀子花,后面波斯菊

风一吹过,无数的欢畅,包抄

纵容春,把温暖泄洪

 

如此真实啊,这人世

只有一界

 

后记:

多年前父亲去世时,归宿选择了大海,他说要随时去大洋那边,看我。2007年回国,我和姐姐同去了付家庄,在海边祭奠他。我把国外的生活,把对他的思念以及几十年的父女之情之景之事,一一道出。那天的海水无比平静,直到月高,风才吹起。当浪潮拍打礁石的声音一阵强过一阵,我似乎听到了父亲生前惯有的那一声强过一声的催促和叮咛。如今的家园,居室的每扇窗户都面朝大海,我相信,那潮起,是父亲送来问候,潮落,是我托付海水送抵他的祝福!清明时节,以这首小诗呈现那日的画面,纪念父亲,也请他放心,不同的世界里,我们都要彼此安好!

 

作者简介:淑文,曾任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居新西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选刊、中国日报、中国诗人及菲律宾、印尼、美、加、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地区的报刊杂志,中国诗歌比赛中获过奖项,部分诗作被翻译成英、法、马其顿、印度等语言发表。





随 笔

宅家日记Day 7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三)

王静(英国)

 

家里的牛奶和新鲜水果快完了,先生又想去购物。昨晚我与儿子打电话,询问了网上购物事宜。儿子告诉我,现在网上购物很慢,至少要一周以后才能送到。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决定还是去超市自行购物。

与先生商量好,这次由我进超市购物,先生坐车里等,因为我会更小心。我们选择午餐时间去超市,因为这时是人们用午餐的时间,去超市购物的人会相对少些。没有口罩,我就用丝巾把口和鼻子遮得严严实实,再戴上一次性手套,上车出发。

一路畅通无阻,路上的车比上次还少,行人更是难见到。很快我们就到了超市的停车场,首先我留意到上次那个流浪汉不在了。我马上告诉先生。先生说:“现在政府新规定:各郡需集中管理无家可归者,在本周末之前,街头需无任何流浪者。”我立刻说:“这个新规好,解决了疫情传播隐忧。”

因为我平时忙于诗社工作,很少看电视,故很多英国的防疫政策我不是很清楚,常常是先生告诉我。

我走下车,看到在商场外排队购物的人很少,只有两人,也都没戴口罩。我走向购物车,取车,然后排在队尾。

轮到我进入玻璃门时,看见今天值勤的女工作人员也没戴口罩,她告诉我:进商场后只能前行,不能转身逆行,并与前面人员保持两米的距离。我回答说:“好。”

进入商场,我看到货架上商品很多,各种肉类、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的价格都没变化。除意大利通心粉和厕纸还是没有外,其它都有。我想要的面条和面粉也都有,很高兴,买了满满一车货物,特别是冻虾,又大又便宜,很好。

购完物去结算时,我看见收银员还是没戴口罩,但在他们的座位前,都装了一个玻璃防护窗,阻止与客户面对面交谈,这个很好。

走出超市,见先生站在门外等我。我说:“怎么不听话,不坐在车里等?”先生说:“外面也没什么人,下车可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先生又告诉我:“看来超市的政策也放宽了,今天我看见一对夫妇两人一起进入了。”我回答:“哦,是吧?为什么?”先生回答说:“可能是购物的人比较少的缘故。”先生还告诉我另外一个新政策:“为保护老年人,政府对于凡65岁以上的老人,不建议他们自己去超市购物,尽量请其他人帮忙购物。”

我说:“这个新规也很好,让老年人呆在家里,不出门,从而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英国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所有政策都是以人为本,各项政策都很人性化,特别是在保护老人和小孩等弱势人群方面做得很好,很暖心。

英国政府上周计划招募25万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帮助那些在家独自隔离的老人以及需要照顾的高危人群,但是24小时内,就有大约40万人报名参加,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50万。从这可见英国人群体的爱心和为他人服务的态度。

英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这里的人们为了自由,可以不惜舍弃生命。英国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里的全民价值观高度一致。上周四,整个英国都在为医生鼓掌,为医生加油,为感谢他们为了这个国家做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加油!

英国上下,从皇室到高官,无论是首相还是财政大臣,或者普通民众,全英国都在晚上8点,同一时刻鼓掌。在办公室,在家门口,在路上,为那些奋斗在英国抗疫最前线的医疗工作者鼓掌,伦敦一片蓝色的海洋(英国全民医疗系统NHS的颜色)。

有这样为民服务的政府和有爱心的国民,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我相信英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天佑英伦!


作者简介:原名王静,英籍华人。世界诗会瑞典总社总社长,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





小 说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静语(加拿大)

 

夜幕下,老王压低了帽檐,下意识地用手拉起了领口,不知道是为了躲避一月的寒风、还是为了掩盖他脸上颇引人注目的口罩。他和妻子匆匆地从机场接机口出来,径直迈向11号廊柱,自己的汽车按原计划已经停在了路边。

车钥匙蓄势待发地插在原位,他熟练地打着了火,开了八年的老伙伴立刻发出欢快的马达声。老王从后视镜中看到停在后面的白色小轿车亮了几下双闪,他边用右手向后边比划着OK边对老婆说,“那就是长江。”后面车上的两位也回应了他一个OK后,两辆车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告别,分别向市区驶去。

妻子取下自己脸上的口罩,望着窗外熟悉的多伦多街景,感叹道,“终于可以回家了。”

要说住在加拿大的这对老王夫妇,今年的回乡之旅真是有惊无险。攒了两年的假期,本来计划回郑州老家给年满八十岁的老丈人庆祝生日,也和亲戚、老友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个年。怎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越演越烈,武汉封城、美国禁航。“如果以后走不成,假期已经用完,怎么回单位上班呢?”老王焦急中当机立断决定提前结束假期,在机票涨到天价的前一天晚上,成功地在网上购买到了一月底回多伦多的机票。

“咱们回去最好也隔离14天吧。”老婆提议。“是啊,如果咱们携带病毒,说不定在潜伏期呢!不能再传给其他人啊。”老王口上答应着,心头却涌出了不少的问题:儿子还在邻省的大学学习,还没有拿到汽车牌照。如果为了减少传播风险,不坐公交车回家,隔离着怎么好让朋友来接机呢?隔离14天,宅在家里,又怎么出去买菜和生活必需品呢?

老王当即拿出手机,联系上了自己的朋友小刘。小刘是老王的同乡,也住在多伦多。听了老王的疑虑,小刘在那边劝慰道,“先别着急,你算是问对人了。我们这里有一个邻里隔离互助群,专门帮助回国的同胞们隔离。有医学专家指导,义工们帮你把你自己的车开到机场,也可以为你买菜及消毒用品,放在家门口,不见面的,很安全。让你儿子把你的车钥匙给我们就可以了。”

老王这才知道, 原来多伦多的同胞不仅正在积极地为祖国的抗灾捐款捐物,还细心周到地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隔离工作。

回到家已经深夜了,老王接到了老丈人的电话,“你们不用为我操心,黄河帮我买菜放到门口,咱们河南也有很多志愿者呢!”

“黄河?”听见妻子的疑问,老王乐了,“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都是他们的网名呀!”

 

作者简介:笔名静语,本名刘欣。医学专业免疫学硕士。作品曾获中国青年诗歌大赛奖及入围美国法拉盛诗歌节。为华诗会及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其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中国日报》、《世界日报》、《国际日报》、《侨报》、《长江诗歌》、《精短散文佳篇荟萃2018》、《中国朦胧诗2018卷》等多种报刊、文集及网络平台。





诗 歌

秋姑娘

静好(英国)

 

身着绚彩裙装

手持护法魔棒

邀风唤雨

一起装扮人间

 

她一挥

芭蕉流泪

梧叶萧萧

残荷颤抖

 

瞬间:

云生水寒

霜满天

 

她回眸一笑

菊黄

相思的枫叶

一吻初红

 

雁南飞

乡愁种在

灼热的心里

 

天边漂来一叶扁舟

那是诗人在放歌





报纸版面

4月11日国际日报A5副刊





征 稿
国际日报的“国际副刊”
海外华人写 写海外生活

印尼雅加达《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同属一家。

“世界文化之窗”(B7版)面向海外华人征集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纪实、小说、杂文、文学评论等。

作品除署名外,还要标注国别和城市名,作者自我介绍,近照(头像)。

由于国际日报稿费是印尼盾且不高,希望投稿者放弃稿费。

作者限于印尼、中国、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非华语为母语的国家。

投稿请寄

755792341@qq.com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看看印尼谁最有钱!福布斯公布2020年富豪榜

阿尼斯宣布:本周五雅加达实施社区隔离措施

翁俊民一怒为抗疫,直指印尼华社大佬做了什么

印尼总统佐科:任何人出门必须戴口罩

印尼一个住院患者如何靠自己的方法治愈冠病

印尼18名医生殉职 包括确诊疑似与过劳

北大旅美作家虔谦:新冠大疫告诉了我什么

航拍雅加达 隔离进入第三周 空气质量大改善

与习近平通电话 佐科:中国抗疫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封城造成城市“停摆”后果严重 印尼伤不起

雅京省长要求实施区域隔离措施遭总统拒绝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疫情下的文学——“世界文化之窗”第181期

疫情下的英伦真实生活——“世界文化之窗”第180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9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8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3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