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法考上岸,到读书改善——普通理科生通过Anki走出崩溃并改善学习的经验 | 学习骇客

LeoChanXY 学习骇客 2022-06-25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77次
2015 ~2022

写这篇经验贴的初衷,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基础为零,记忆力也很差,没有毅力,心态悲观,中间放弃了无数次……最后竟然能上岸成功,只能说明我的学习方法有可取之处,如果我都可以,那么你一定也能行。我不是学霸,我也模仿不了学霸,我能做的就是比之前的自己更好。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个人情况

我是一个零基础的法盲,曾是一名理科生,所学专业和所做工作均跟法律无关。因为对考试没信心,所以辞职脱产备考。然而因为心态不稳,加起来我断断续续只备考了5个多月,日均学习3~4个小时,所以脱产了并没有用,多余的时间即使不用来工作也会用来干别的,比如靠打游戏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

我不知道知乎那些经验贴里,每天只学8小时,几个月就能复习5~6轮,题库能刷到倒背如流的程度,正确率直逼100%的学神是怎么做到的。看帖子时我热血澎湃,觉得“我上我也行”,但经历了炼狱般的几个月备考后,我只知道我这辈子都做不到。事实上,到客观题考试时,即使因疫情考试延期了一个月,我仍然有一半内容还没学,一多半题还没做。到主观题考试时,只复习了课程内容的1/3,近5年真题都没做完一遍。

然而我还是过了,甚至不是“压线”险过,运气的成分肯定有,但主客观考试都靠运气过的概率极低,更可能的解释是,我们以前用的“传统”的复习方法在某些地方很可能做得不够好,甚至是低效的。

今天,我想给和我一样的普通人分享另一种备考方法——Anki。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我的困扰

感受一下这个记忆总量:民、刑、商、理论、三国和三门繁琐至极的程序法总计八门,平均每本书都在300页以上,历史题库总量达4000多道,一般备考时间也就6~10个月左右。

而最难的不是看完书,也不是无法理解到位,而是准确记住不忘。现在市面上出名的法考老师讲课基本都是风趣幽默且直切要害,理解真不是问题。而对于遗忘,备考周期长这个优势却成了劣势:越长时间准备,忘的越多,学的速度越是赶不上忘的速度

对于遗忘这个核心问题,大家的策略基本一致,就是重复——一轮打底,二轮巩固,三轮查漏补缺,实在不行再来几轮嘛。

我在3月底开始学习时也翻了很多经验贴,按照学神们的这种计划“照猫画虎”地理了一份自己的时间表出来(如下图),心想我也不比别人差,人家能做到我为啥做不到?但很快就出问题了。

首先是进度跟不上,且越跟不上越焦虑。即使假设自己和别人的智力水平相当,但只要学习习惯不同,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要求不同,甚至选择的老师也不是一模一样,就都能让学习进度出现很大的偏差。虽然大家都说钟秀勇的民法好,但老钟的2021的精讲书有足足641页(而厚大张翔的书411页)!直接导致我民法第一轮用了一个月都没看完(约占整个备考时间的1/5)。不仅民法扑街,其他科目用时也比所谓“计划”的多出一倍,然后心态直接就崩了,越学越焦虑,越学越绝望,因为按照这个进度铁定学不完三轮,甚至连两轮都够呛。

其次是学了就忘,做题的正确率惨不忍睹。因为要赶进度,有的地方来不及听懂就过了,有些基础概念不理解也没时间查,只能放过。所以就算学完立马做题,也越做越失望,越来越怀疑自己:“什么,我竟学过这个概念吗?”,“翻书做题正确率也这么低吗?”,“我到底在学些啥啊!”……最崩溃的是,如果隔2~3天再做题,基本啥都不记得了。如果实体法还能凭朴素的价值观蒙一蒙,程序法就彻底不留情面地扯下最后这块遮羞布,让我直面这个问题:“为啥学了比不学正确率还低,自己是怎么完美避过所有正确答案的?”

记得学《民诉法》的时候,讲了“二审” 忘 “一审”,学了“再审” 忘 “重审”,在《民诉》和《刑诉》里的这些流程还都不一样哦。最后混作一团,猪不是猪,狗不是狗,想多学几遍,可其他一眼没看的科目还等着,最后就是绝望。何以解忧,唯有二轮吗?不,到第二遍复习时,我发现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已经不是“翻书就会,合书就忘”这么简单,而是绝大部分的概念都陌生到要重新理解一遍(参考:第一遍看书时要记笔记和背诵吗)。

最后我心态就崩了——这种质量,拿什么怎么上考场?怎么跟人家比?大约我就不是学法律的料,可能自己一直以来高估自己了吧……渐渐的,心态就变成:就是考上了,当律师有什么好?揽活那么难,累死累活的,没有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而且我这个社恐星人也根本就不适合做律师吧……

你看,法考最大的敌人的确是遗忘,而不是自己。只要找不到很好的办法对付遗忘,你就会经历无数个崩溃的瞬间,它对你最大的危害压根就不是工作量增加,而是虾仁猪心(杀人诛心),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直接让你的心态崩盘,继而触发心理保护机制,让你拖延、讨厌学习、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必要去考法考,最后让复习陷入恶性循环。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我的改变

我也尝试过一些心理学技巧来克服巨大的负面情绪,增加备考动力,但事后都证明效果微乎其微。比如,我尝试通过写“成功日记”让自己保持积极情绪(心理),通过“番茄工作法”让自己摆脱焦虑尽量专注,试图养成“延迟干扰”、“立刻就动”的习惯,买了“手机监狱”给手机上锁(物理)……但一般只能坚持两三天,最多不超过一星期。最后的结局都是要么在痛苦中拖延,要么在游戏中逃避。归根结底,只要你不能很好地解决遗忘问题,它就会来解决你。

后来我终于愿意直面遗忘这个问题,想到以前大学里考雅思时,为了解决背单词遗忘的问题用过一个软件叫Anki。因为很不好上手,就在淘宝买过一个考研学长的Anki教学课《复习的技术》,听了几节觉得讲得很好,但当时没时间仔细研究就搁置了。现在几年过去了,Leo学长的课居然还在卖,新增了很多内容,价格也贵了很多,但买的人居然变的更多了(不禁觉得酸溜溜,几年前的时间过去了,我还是这么废柴,人家已经焕然一新)。最终我决定,不论如何,既然现在干啥都行但就是不想备考,比起每天打几小时游戏,学学这个一直想学但没时间学的课不挺好嘛。

我花了三天的时间集中学完了《复习的技术V4》,把我现阶段用得上的部分做了详细的笔记。老师建议边学边记笔记,开始我想随便糊弄一下(毕竟时间这么紧,记脑子里不得了嘛,考完试也不会再看),结果越记越上头,说相见恨晚绝不是夸张,如果能早几个月学到就好了。因为Leo老师的课就像给我的备考安了监控,我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我意识到的、没意识到的,都一一给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堪称完美。

首先,遗忘只能通过重复解决,但目前主流的“三轮复习”效率极低,低到新一轮的学习相当于重学而不是巩固。而有效复习时间间隔的确定,需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件事就正是Anki擅长的,它会将你输入的每一个知识点(卡片)按遗忘曲线的间隔提醒复习,并根据你的反馈(简单的说就是“记住”或“没记住”),安排下一次复习的时间。“记住”的就逐步增大复习间隔——你就不用复习得那么勤了,甚至后来过几个月才要再复习;“没记住”的就缩小复习间隔——比如明天就得再复习一遍。这样“厚此薄彼”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而且时间过越久记得越牢——因为在同样的复习次数下,间隔的提取式的复习已经让知识点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了。

有些同学可能很聪明地想到:“那我买个几块钱的遗忘曲线日历标记一下学的内容,按记录再看一遍书不就好了嘛?”我们就假设你有足够大的纸张(以应对单个知识点几个月时间所需的复习次数)(同样的问题可参考:我家孩子也订正也复习,但学习一直不见好转,用ANKI会有改善吗),但还是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复习手段只能提高你对知识的再认效果,而对回忆收效甚微,简单说就是“一看书就会,一合书就忘”,或者“看多了以为会了,但其实考试时回忆不起来”。再认和回忆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现在问你初中班上的“卫生委员”叫啥,你多半会完全想不起来,但如果给你两个名字让你辨认,你就能选得出——再认和回忆就不是一个概念,而且难度相差很大。只有通过练习回忆才能有效提高再次回忆起来的程度,再认再多遍对回忆起来也收效甚微(参考:你会复习吗?复习的三重境界)。

更不必说直接复习书时,书上有非常多线索——页码、章节、笔记、顺序、甚至插图,即使你通过回忆的方法在书上复习,也会受到这些冗余线索的干扰。要知道考试时什么提示都不会有的,甚至在“法考学科综合化”的今天,这题考的是哪一科法都不一定能看得出来。而Anki的复习微观顺序可做到完全随机,只要你把知识点整理成问答题的形式,就能最大限度得模拟出考试情景(如下图),让复习表现无限贴合考试表现(不会出现“我以为我学的很好结果做题一塌糊涂”)。

事实上,在我用了Leo老师的这套学习方法后,无论隔多久做题,第一次做题(不翻书)的正确率都能稳定在70%上下,简单点的小科目比如《三国法》能到90%以上,这么高的正确率,我怎么舍得不学习呢?事实上每次做完题都能显著提高我的学习热情!而且隔时间越久做题,做得越好,因为过时间越久记得越牢,调用知识就越“稳准狠”。这也大概也是我有一多半题没刷,还能稳过客观题考试的原因吧(当然,你要是有充足时间一定还是要把题做完)。

最重要的,也是很多同学难以接受的点是,这套方法要求你把每一个学过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话做成问答形式的笔记(如下图)。(参考:如何将幕布笔记转入ANKI复习

有同学看到这里可能直接被吓劝退,有同学可能还想再挣扎一下:“那复用别人整理好的Anki笔记不就完美了吗?或者把书的PDF转成Word格式直接复制粘贴。”

这恰巧和我学习《复习的技术V4》收获最大的概念相悖。你不妨花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好的概念能让人看完定义之后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具有指导意义。

而Leo老师给学习总结的,就是这样的概念——学习是努力构建新旧经验交互的过程。反过来说,如果你新学习的内容,没有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甚至情绪建立联系(课程论坛里有非常多这样的实例指导),就不能称得上是在学习。因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没有已有的经验联系、相关的知识调用,就像在大脑这个“宇宙”里漂浮的“太空垃圾”(如下图),很快会被大脑“清理”——遗忘。而这种学习方式有一个你熟悉的名字,叫死记硬背。告别死记硬背的方法不是不背,而是先去记住一些东西(参考:把“不用背”当成“不用记”,你就完蛋了)。

反过来说,这也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如此有效的原因——将学过的知识讲给别人听,会督促你把新学的知识点融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里去,甚至能做到用旧知识解释新知识、用新知识解决旧的问题。而把每一个学过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话做成问答形式的笔记,就是一个强制理解、避免死背硬记的过程。学的时候越费力,复习的时候就越简单。

粘贴别人的笔记,看似节省了大量时间,实则相当于没学习思考过,也等于把第一遍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转嫁到复习里去了——不仅并没有真正节省时间,反而还需要理解别人的笔记,其实更浪费时间。

认真按这套方法复习了三个月后,我就已陆续记录了涉及6科的笔记,背完了1000多条知识点。回忆起几个月前眼高手低、心急如焚的备考经历,真是恍如隔世。感谢Leo老师把我从充满不确定性、没有边界的焦虑、被知识淹没的绝望中拯救出来!

那时,只要是整理过的知识大多数都烂熟于心(尤其是复习间隔长的),第一次做题正确率很高——因为全是熟悉的面孔,给我满满的安全感和继续坚持的动力。

虽然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且很多知识也还没做题,也能因为明确能力边界,拥有按部就班、笃定前行的心态——就算今年学不完,到明年一定能学完了,只要学过的我就能做对题,所以根本不怕考不过!

虽然蜕变过程很煎熬,但很值得!还记得那时考友都在哀叹,到第三轮复习时几乎全忘没了,而我这个一轮都没学完的人却很平静,因为时间对我不是诅咒而是祝福,过去这么久,我反而记得更牢了

到临考前,只做了一套真题找找考试的感觉,然后抱着必死的信念(毕竟没学完,而我觉得没学完一定考不过),去考场试一试水为明年做准备。

客观题考试时,提前一个小时做完,没检查直接交卷,考完居然感觉还不错。

如果说使用《复习的技术V4》这套方法有什么缺点,可能最大的“缺点”就是最好要具备充足的学习时间。3~4个月备考可能会略显紧张,能预留1年以上每天3~4h学习时间应当能学得相当扎实。若未来打算从事律师职业,也不会考完就忘了,还能顺便打下很好的专业基础。

备考时间较短的也不是完全劝退,毕竟我按此法学了4个月也过了(不含前期没用Anki的一个多月)。因为,一来Leo老师会教很多有效的技巧,在不影响学习效果的前提下节省时间(比如语音输入鼠标、笔记模板和一键导入Anki工具、Anki复习手柄等……);二来,你也可以聪明地“偷工减料”,只学内部精讲课,且只把老师勾的重点中自己完全不熟的导入Anki,从源头上减负(参考:学习的边界:如何找到复习的重点,让努力事半功倍)。

另外,用这种方法学,你可能全程会很孤独。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刷轮数,而自己却没有一个人可对标进度。彼时所有法考群友都复习到第二轮、第三轮时,我才学完不到1/3。虽然不能和考友抱团取暖,所幸也从自己的学习和做题正确率上获得了安全感。所以后面我安慰自己:“你已经学了20轮、30轮啦!”,毕竟只要按这种方法复习过的知识,那确实是复习了无数遍啊(参考:第一遍看书时要记笔记和背诵吗)。而且不和别人比较,也能让自己更专注于每天的学习和进步,对学习效率反而有促进作用。

最后,作为一篇法考经验贴,我既没亮出自己详细的复习计划,又没说明自己跟了哪些老师,还不讲自己用什么软件刷题……不是因为篇幅不够,而是我觉得这些本质上没那么重要,只要认认真真按Leo的方法解决学习和遗忘的问题,跟哪个机构、哪个老师、用什么软件、以何种的节奏,大概率都能考上。而且这些问题其他帖子一定讲了很多,看他们的就足够了。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考试以后

很多人觉得Anki只适用于备考,如果你对这套方法还很感兴趣,想了解除了应对法考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可以继续往下看。

Leo老师在我之前的课程论坛的提问里叮嘱我法考结束后,要继续学习《复习的技术V4》——“常看常新”(参考:为什么看书学习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收获?常看常新的教育学依据是什么?) 。我也这么做了,现在回头看这真是金玉良言!

在考完试后等成绩的一两个月里,我按照此法又重新阅读了《穷查理宝典》里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同时还学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获!这两本书我大学时就研读过,可和现在收获简直无法比拟。

首先,通过整理笔记,让我彻底清晰地理解了书中的概念,而以前看书只顾看热闹,概念理解不清晰准确,有清晰的概念对后续的思考有无与伦比的帮助!(Leo补充:一个人看似是在进行逻辑思考,其实大部分时间他只是在进行记忆检索。——《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其次,通过Anki的间隔复习,我把各个心理倾向的概念和应用背得滚瓜烂熟,这就为生活中的快速应用和联系打下坚实的基础。(Leo补充: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而且,每次复习,我都践行了“学习就是构筑新旧经验交互”的理念,让书中抽象的概念彻底地融入我的生活和经历、我的思考和困惑。比起大学时的“死背硬记”,书里的知识变得鲜活而立体,也的确让我更了解自己,了解人性,能在自己陷入“非理性”情绪时,立刻知道情绪来源,然后快速平复下来。想起那句话“人的认知水平和情绪波动呈现负相关”,确实有道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不同书本的知识能不经意间发生很多有趣的联系,互相解释,互为印证!好像两个不同书籍的作者穿越时空和国籍在对话一样,这本书理解不透的概念,那本书就想事先“预谋”好了似的给了很好的解释,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Leo补充:当学习者要在新信息和已存在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时,两者必须同时存在工作记忆中。——《学习心理学》)觉得每天都在收获意外的惊喜!因为以前学习就像狗熊掰棒子,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甚至刚学的东西没有经过透彻的思考,似懂非懂,更别说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运用了。

Leo老师的一句叮嘱让我进入了一个完全没体验过的、充满惊喜的、精彩纷呈的世界!只要体验过一次,怕是死也不愿回到以前的学习状态了。以前学习真的只凭意志力,或对别人成就的妒忌。因此,法考过了也并不是终点,反而开启了“正确学习”的新纪元!

如果要给我的备考时光做个总结,那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备考中不断踩坑,跌跌撞撞的摸索到了问题根源,最后有幸找到掌握有效知识的人,跟着用更好的武器战胜了法考并完成了认知升级的故事。

希望这个真实的经历能让你一扫备考的心理阴霾,不用“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不用“三更眠五更起”,只需从容的迎接接下来的几个月充实而快乐的时光,耐心的等待确定的结果确定的发生!Enjoy!


✄ ✄ ✄
中小学生 | 大学生 | 职场人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读书 | 学习 | 考试 | 考证 | 考公 | 考编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医学 | 法律 | 经管 | 教心 | 编程 | 建造师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第4代课程/8年辅导/5000+选择/100%好评 ☟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课程+辅导 助你考试考证读书学习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看作者的思考点滴
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复习的技术》一步步变得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