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父亲母亲 / 文:大槐树

大槐树 金陵英语 2021-07-14

请点击蓝色字体  * 关注《金陵文学家》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大槐树





  我手头有一本《山西省洪洞一中校史》,这是我女儿上高中那年,学校进行学前教育时候发的。几年后,我儿子也有了同样一本。这本校史是洪中学子最好的纪念物,值得每个人珍藏。我的子女与我的父母时隔半个世纪竟然成了洪洞一中校友,真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

 

  我再次翻到那一页,高中(五六届)三班学生名单: 
   孔祥德,公茂林,曹随意,张万选,韩洪范,陈海鹏,药 英,武英鹏,张佩文,张克塘,岳 斌, 李建华,苏柏青,程建梅,郑芳玲.. ...

 

  看到这些人的名字,我感到十分亲切。我父亲张万选和母亲武英鹏的名字十分醒目,我看了很久很久。父母常常谈及他们的同学,我对他们几乎都了解一二,有些还经常见面。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身的精彩故事,这是他们子女自豪的精神财富。

 

父亲张万选,1934年生于洪洞县曲亭镇逍洞村。1952年在洪洞中学上初中时入党,时年18岁。在洪洞中学上高中时,在临汾地区中学生运动会上荣获举重金牌一枚,铁饼铜牌一枚。父亲为人忠厚,成绩优秀,深得老师与同学们的厚爱,曾担任学习部部长,学生会主席等职。母亲武英鹏在学校也是好学生,但我对她的情况知道得很少。

 

现在我家还珍藏着父亲的一个作文本,看到这个作文本就看见了我父亲年少时候的影子。作文本是用绵纸订起来的,翻开看看,繁体字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小楷毛笔字工整秀丽,老师评语周密认真。每篇作文读来都饶有兴趣,父亲对党的信仰跃然纸上,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向往。当年,高旭华老师给学生作文是打分数的,父亲的作文都在90分左右。 

 

1956年,这个班,学生们几乎都考上了大学。父亲上了山西师范大学(太原),母亲上了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由于父母家庭都很困难,不谋而合,他们决定先工作几年,再继续上学。在大学不到半年,两人都申请退学了,在太原公共汽车公司上了班。父亲是办公室秘书,母亲是本单位夜校教师。

 

母亲常常回忆一些过去的事情。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太原公共汽车公司经常组织党员团员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母亲是团员,自然也不落后。献血本无大碍,但生活条件差,营养跟不上,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我大姨常从杭州寄来一些药品,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母亲常常谈及她的好朋友药英。我母亲与药英都是古罗乡武家庄村人,从小一起长大,一块上学,一路走到洪洞一中。药英上了山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再后来成为山大哲学系教授。

 

有一次,我对母亲说:“你如果不退学,说不定现在也是大学老师呢。” 母亲笑笑说:“道路坎坷,风云莫测。人活一世,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母亲历经风雨,对人生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父亲母亲生不逢时,命运多舛。1958年大跃进,1959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继而恶化。人们的生活处于新中国最低水平,史称“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山西开展"带薪下放" 运动,各单位抽调部分优秀干部下放农村,劳动锻炼。保留公职,工资照发,党员团员带头执行。政策内容是: 到农村去工作,国家度过困难的几年后再回原单位。父亲是党员,理解国家的困难。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他说,洪洞大槐树是他的根,家乡莲花池是他的魂。

 

于是,父母带着3岁的哥哥回到了梦绕魂牵的故乡--洪洞县曲亭公社逍洞大队。没乘想,带薪,只兑现了一个月。下放却成为永远。一家人等待 " 回去",一等就等了19年。父母总是这样安慰我们,国家有困难哦。国家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

 

我的爷爷奶奶早早就去世了,村里只有一个伯父。伯父让我家住进三间北屋,他家住到三间南屋。屋子,既狭窄,又破旧。炕的周围贴了一层又一层的旧报纸,墙体裂开一道缝儿。冬天,刺骨的寒风随时钻进来。家里家外一个样,水缸里都结了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整日为吃喝犯愁。

 

不久,父亲当上了村干部,母亲也在曲亭农中教书,但家境依旧,艰难度日。这样的困苦日子不足为奇,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哦。

 

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跟着妇女们学会了纺线,织布,做衣裳。每逢年关,母亲都会想尽办法为几个孩子做一身新衣服。父母不做,衣服洗一下就是新的了。

 

母亲还学会了做农活,秋天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七分自留地,收秋,播种,几乎都是母亲的活儿。

 

家里还养了一头猪,几只鸡。母亲带着我们去割猪草,慢慢地,我们兄妹几个孩子也能帮忙了。父亲很少干这些活儿,他是村里的干部,大忙人。

 

村里人都在背后议论说,大学生不也回来干这些农活了吗?让孩子上学真没有意思。

 



我在这个小院里出生,长大。在隔壁大杂院里,我有几个小伙伴,有大凯,银拽,金梅,如意。我根本不理解父母生活的艰难,更不明白父母工作的困难,只知道玩耍,打架,在附近池塘里玩水,偷吃邻居家的红薯干,这等事情都给母亲引来许多麻烦。

 

一次,我与几个玩伴误食了老李家门前晾晒的中药材,结果都中毒了。按医生嘱咐,母亲熬了一锅绿豆汤,还送给了其他几个中毒的孩子。母亲这次真是急疯了。

 

无拘无束的童年很快度过,我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村小学一个老师来统计学龄儿童。老师见到我,让我数数,一直数下去。还让我做了几道算术题。最后说,明天去学校报到吧。老师问我,这些我是怎么会的。我自豪地说,我妈妈教我的呗。

 

我最喜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她还教了我很多成语。我对成语有了兴趣,那本陈旧的《成语词典》成了我的宝贝,一直陪着我长大。母亲是我最崇拜的人,我很小就知道,上学好,有文化好。

 

曲亭农中停办后,母亲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升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工作就更忙了。我记得,父亲带领社员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斗风雨,战严寒 。以焦裕禄为榜样,农业学大寨,父亲总是以身作则,夜以继日,战斗在劳动第一线。
  

四清运动,风起云涌。父亲为官自律, 两袖清风,有惊无险,躲过一劫。

 

后来,不知咋回事,父亲成了当权派(走资派),造反派准备批斗父亲。常规做法是,站板凳,挂牌子,老实交代问题,然后游街示众。我哥哥已经懂事了,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他哭着一口气跑回家,把听到的坏消息告诉了母亲。

 

母亲很镇静,坚定地说:“孩子,别怕。你爸爸是个好人,不会有事的。” 其实,母亲已经预感到危险的来临。结果,父亲真的没事,死里逃生,又躲过一劫。据说,贫农高金海和孙三银挺身而出,制止了这次批斗。

 

我在村办小学读了五年书,随后到董庄村初中又读了二年。这几年,学校要办工厂,所谓勤工俭学。批林批孔成了我们的主要课题。上学,升学,不进行考试,要经过组织上的推荐,甚至还现了"白卷英雄"这样的荒唐事。

 

在父母影响下,我还是注重学习,学习一直都很好。老师对我从不打骂,只有偏爱。我每次作文都读给母亲听,她总能认真地听完。她最后总是微笑着说:“好,写得好。” 母亲教育孩子真的有一套。

 




1977年,我幸运上了曲亭中学。逍洞村距离曲亭中学二三里地,村里的孩子属于走读生,在家食宿。三五成群,结伴上学。风雨无阻,一路奔跑。每次回家,母亲总是备好热腾腾的饭菜,一边看着我吃饭,一边嘱咐我需要注意的事情。

 

1979年我参加了高考,结果被临汾隰县师范录取。虽然我是逍洞村第一个被录取的中专生,但我不想去。我想上临汾卫校,我想当医生。父亲当时在北京办事,顾不上家里的大小事情,一切都由母亲一个人顶着。没有上了卫校,是我终生的遗憾。

 

记得,我刚刚来到隰县师范时候,情绪低落,写信诉苦。母亲来信总是劝我说,教师是一份好职业。她还例举了一些当老师的好处,耐心地说服我安心读书。慢慢地,我跨过了心中的那道坎儿。

 

改革开放后,一天一个新变化。拨乱反正,政通人和。一天,我家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太原公共汽车公司工会干部,代表单位落实61年带薪下放干部政策。回想父母蒙受的冤屈,回想父母历经的磨难,我顿时眼泪奔涌。

 

1980年3月,县政府对干部政策落实十分重视,连日召开会议。洪洞县计委主任孔祥德点名要我父亲,说: "张万选这个人我了解,在高中那时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工作也差不了。" 领导征求母亲对工作的选择意见,母亲说: "我以前一直当老师,我还是当老师吧! " 这样,在联校崔福昌校长的关心下,我母亲在本村小学重新走上了讲台,继续从事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1984年,父亲升任计委农业教育科科长,单位也分配了住房。母亲便调到城关镇前坡底小学,继续任教。母亲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风雨无阻,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她的孩子。村里大人小孩都认识我的母亲,他们都叫我母亲武老师。在路上,母亲迎来一个个微笑,迎接一个个问候。

 

我的父母平时与他们的同学多有联系。据我所知,在我父母同学中,有市长(陈海鹏),有省军区政委(曹随意),有卫生厅处长(许生文),有党校校长(韩洪范),有卫校校长(张克塘),有大学教授(药英),有名医(介大华),有教师(李建华,刘文敏,程建梅,张佩文,岳斌,公茂林).....

 

外地工作的同学回洪洞来,都会来我家,与我父母叙旧畅谈。常常一起看望同学,一起拜访老师。父母对他们的老师十分尊敬,常常给我们讲述他们老师的故事。

 

高旭华老师是甘肃武陵人,原在洪洞一中任教语文课,现在家住城内前坡底村。一次,几个学生去拜访高老师。父亲说,高老师的课堂很精彩。高老师说,父亲的作文很优秀。师生二人欣赏彼此,谈笑风生。旁边一个学生说,名师出高徒嚒!

 



父亲与母亲是同学,是同事,是夫妻,是战友。风雨同舟,历经磨难。不离不弃,携手向前。虽然物质生活略微清苦,但感情方面堪称楷模。


1990年,母亲退休。照看孙子,做饭洗衣便是她的工作。94年,父亲退休,终于轻松点了。父亲几乎每天都骑车绕洪洞城一圈,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内心十分兴奋。父亲爱好广泛: 喜欢书法,义务为人写春联; 喜欢看书,还写读书笔记; 喜欢唱歌,积极参加老年协会娱乐活动。16年后,中风两次,罹患肺癌,2009年8月不幸早逝,享年76岁。 

 

父亲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念。母亲年逾八旬,乐享天伦。

 

母亲喜欢看电视,常常与剧中人一起喜怒哀乐。电视剧 «亮剑» 提到洪洞韩略伏击战那一片段,她哭了好几回。她父亲(我姥爷)在这次战役中参加了民兵担架队,在枪林弹雨中表现十分英勇,抢救了一位八路军战士。


 

母亲喜欢养花,庭院里满满的。她收养了一只狗狗,名叫皮皮。皮皮很聪明,很听话,人见人爱。

 

我的父亲母亲一生历经坎坷,但雨过天晴后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女,我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父母有六个孙子,或上学,或工作。家庭和睦,生活和谐。孩子们有事没事 "常回家看看",喜欢看见母亲的微笑,更喜欢感受家的味道。

 

  
        写于2017年9月11日
                                           

 

【作者简介】

张生刚,

      男,56岁,笔名“大槐树”,中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37年。


作者风采

《金陵文学家》往期精选: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 启事


宋傻子/文:陈雨城

霸王祠里评项羽 / 文: 吴春安


眼 睛 / 文:桃李

秋深深,叶皎皎 / 作者:桃李

相亲  / 文: 李伯强

再见!我的炮手沟(军旅纪实文学)/ 文:陶   然


撵 山  / 文: 冷月无声

秋雨中飘荡的情丝  / 文:  虫一

万里茶路颂歌—— 我是来自莫斯科的牛 / 文:郭首宏


大院轶事 / 文:春水长天

童年小镇/ 文:春水长天

远去的六胡州 / 文:老牧童

人生只若初见/ 文: 吴敏珠

逝事如烟——股市那些事儿 / 文:问天

花语.心语  /文:凌子

听 雪 / 文: 海蓉 画:李新声

那一夜,我们的铁山坪  / 文:桑泡

心的自由说(外二首)/ 文:肖志喜

如果有来生,定不负流年/ 文:伊人


老  雷 / 文:惹残烟

箫 声 / 文: 王涞田

石 榴 / 文:曹永科

奶  奶 / 文:吕合林

搬 迁 / 作者:黄文珍

父亲曾是一个兵 / 文: 袁建军


陌上花开 / 文:李春艳

吃烤鸭的艺术 / 文:志凌

也谈"道德" / 文:丝己日月

《假如扈三娘嫁给林冲》/ 文: 智者

你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 文: 茉莉


月光如霜 / 文:刘树生

昙 花 / 文:袁长宇

中年小麻 / 文:碧林听涛

察吾乎古墓群记 / 文:赵立新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敬赠潘阳 / 文:吴静

《当你老了》/ 作者:威廉.叶芝;译者:袁建军


《金陵文学家》征稿 启事


各位朋友您好!

 

《金陵文学家》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金陵,面向全国,期与诸位文友携手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纯文学微刊!本公众号选登来稿只注重质量, 欢迎有同样情怀的文友(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惠赐大作!


特别提示:

1.为方便各位文友一起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文章,我们组建了一个《金陵文学家》文友交流群《金陵文苑》,大家可以添加主编微信(加微信时请注明 “入《金陵文苑》群”),由主编拉您入群。

2. 由于我们坚持一日只发一篇优质文章,所以请在接到编辑明确承诺刊发之后耐心等待。我们一定会择日刊出您的大作!一般10日后若还未刊出您可与收稿编委联系询问文章刊发安排。


         祝各位朋友阅读愉快!

  

                                              主编:醉卧蘭亭    

                                              (主编微信号 ID: yf476800)


《金陵文学家》特设“蓓蕾”栏目



 《金陵文学家》特设“蓓蕾”栏目,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专门选派优秀编辑一对一,手把手对孩子作品的不足与亮点给予耐心指导,精心润色后的小作者作品我们会择优发表在《金陵文学家》微刊“蓓蕾”栏目上。

 

      我们的优秀编辑团队集中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在职和退休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青年作家,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学写作造诣,富有教学经验,可以卓有成效地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为方便小作者与编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金陵文学家》特组建“蓓蕾花园”交流群,欢迎各位小作者以及家长朋友入群交流。入群可先添加主编醉卧蘭亭的微信,(主编醉卧蘭亭微信号 ID: yf476800),同时请注明“申请加入“蓓蕾花园”交流群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投稿注意事项


1. 所有投稿均须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 来稿请同时附上作者简介和联系电话、微信号等,可以附上作者生活照、文章插图(三幅),最好是横幅的,不要带其他平台标志。


3. 由于主编工作繁忙,为防止疏忽遗漏您的稿件,不接受微信投稿。请务必选定合适的收稿邮箱投稿。投稿时请采用word文档用邮箱附件的形式。


4. 稿酬:本刊所刊发“原创首发”文章的稿酬为刊发当日读者打赏全部。我们会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给作者,所以请务必添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之后的读者打赏不再发放,留作支持平台运作。


5. 鉴于《金陵文学家》已经开通原创功能,即日起

《蘭 亭文苑》所接受稿件将与《金陵文学家》实行共      享。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声明特定发刊公众号。


5.  来稿作者请同时关注本公众号《金陵文学家》


6.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金陵文学家》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投稿邮箱


1. 605729291@qq.com   (小说、散文、现代诗歌)


2. 1294585878@qq.com (唯美散文、古诗词)

        

 3.  charlesy2008@163.com  ( 翻译类作品;杂文 ) 


《金陵文苑》文友交流群

     

各位朋友 :

        为方便各位文友一起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文章,我们组建了一个《金陵文学家》文友交流群《金陵文苑》,大家可以添加主编微信(加微信时请注明 “入《金陵文苑》群”),由主编拉您入群。


         祝各位朋友交流愉快!

  

                                           主编:醉卧蘭亭    

                               (主编微信号 ID: yf476800)



 翻译类作品版权问题:

 

1. 根据国际通行规则,一般作品版权有效期为70年,

      所以选译的作品请尽可能选择1947年之前作品;


 2. 如果能够获得原作者或者版权所有者授权也可以;


 3. 翻译类作品的版权纠纷由译者本人承担。


《金陵文学家》编委:


主编:醉卧蘭亭

 

顾问:

金陵幽梦;天地一沙鸥;玉林啸风;如坐春风

 

审稿编委:

惹残烟;边城浪子;清晨露珠;醉卧蘭亭 ;诗 心

 

版面设计:开心果


编     辑:惹残烟、清晨露珠

版面设计:开心果

图片 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金陵文学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yf476800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金陵文学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