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88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散 文

爱,回家

张奥列(澳大利亚·悉尼)

 

人们都向往着希腊神话中的伊甸乐园,在脑海里展开各种想象:天人合一、拥抱自然、人情温馨、世态和谐……然而阿姗夫妇却不只是想象,而在动手构筑着自己理想中的乐园。

阿姗是我的中学校友,来自广州。她邀请澳洲的校友们到她那里欢聚。那是什么地方?就是悉尼西北郊的一个农庄。农庄掩映在葱绿的山林之中,驱车在林中兜兜转转,时而眼前青翠,时而远处金黄,果真有种返璞归真、远离尘嚣的味道。

按我想法,农庄就是羊儿漫山、马儿遍野的牧场。但进入农庄,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座宽大的教堂,墙上高高的十字架、室内厚重的祈祷凳,透出一种庄严肃穆。草坪四周散布着一栋栋小别墅,也有连排的客房。餐厅旁边挨着祈祷室,墙上贴有福音的文宣资料。我好奇问姗,这是教会的农庄?她摇摇头:不是,是我们夫妇开的休闲度假庄园。

我说,这环境有点传教的味道啊!她笑笑:我不会刻意去布道,但我是个牧师志工,当然也希望来度假的人能感受到神的爱心,有种回家的感觉嘛!

见我好奇,她谈及自己的经历。姗成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家境凄凉,受尽屈辱。她曽跟着母亲在彩虹桥下捡垃圾维生,幼小的心灵立下大志,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来澳大利亚后,并不是一切如愿,每天打工、拼搏,有点心力交瘁。疲惫之中,她偶然经过教堂,唱诗班的圣歌轻轻飘出,忽然让她感到一种精神的松弛、心灵的陶醉,于是便顺着歌声走进教堂,结识了一班兄弟姐妹。在牧师的引导下,心头豁然开朗,生活也显得丰富有趣了。她也常常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信众分享,渐渐就成了一个牧师志愿者。

她的美容店收入不菲,也如愿把母亲接来澳洲。但她知道这个世界不仅有个人的苦和乐,也有众生的苦和乐,许多贫困、病扰、无助的人,也需要温暖、关怀、帮助。她不仅仅是口头上传播福音,更想去做些具体的实事,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主的宠爱,神的力量。

每个周末,她都四处游转,想寻找一块合适的地,建一个理想中的乐园,能让人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也可感受人世间的温暖。有个当律师的教友看在眼里,说,我有一个农场空置了多年,你看看合不合适?她一看,一百多亩的山林,还有现成的房子,人烟疏落却交通方便,太好了,正合她意。可一问价,心都凉了。那教友想了想,然后慷慨地说,我理解你,支持你做善事,就半价给你吧!她说,我把美容生意卖了也还远远不够啊?热心的教友说,没关系,我来帮你办妥贷款,好让你心想事成。

说来也巧,有了信仰以后,她总是心想事成,总会遇到贵人相助。她显然是个很有故事的人。我们正聊着,有位大妈进餐厅来收拾。姗说,你看得出吗?她得了重病,吃了一些西药效果不明显,我把她接来这里,让她吃中药调理身体,和人聊聊舒缓情绪,也做点清洁活儿,动动筋骨。

大妈的确看不出是个重病号,快快乐乐地打扫着。我知道,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痛苦、怨恨、沮丧……负面的意念会占据脑海,消减能量,增加病重。如果身上注入了善心、爱心、宽容、平和,增加正能量,配合药物治疗,驱除病因的效果就会好多了。

我们常常向往着回归自然,与世无争,可既奢望又逃避,总放不下眼前拥有的东西轻身而去。而姗却能断舍离,在这山野经营了七年,还准备让更多的人免费来这作心疗。这不是常人能有的境界。只是我担心:这里不养牛羊,只养人心,怎么赚钱经营?

她很坦然:这个庄园只是我梦想的一个平台,不以盈利为目的,平常的度假业务,还包括做礼拜、办婚礼、举办会议、训练营等多功能活动,收支平衡就好了。她反问,你知道这个庄园叫什么名吗?

我指着远处蓝天下大门的牌子说;不就是“爱·回家”吗?她呵呵一笑:对呀,这就是我的初心!无论什么信仰,欢迎各方朋友加入这个大家庭,与爱为伴,与神结缘。说到这儿,她那四、五十岁的脸上,竟露出十八岁般的灿烂笑容。

 

作者简介:澳大利亚知名华文作家,悉尼资深报人。祖籍广东大埔,生于广州,北京大学文学士。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底移居澳大利亚。





散 文

舒心的生日午餐

许定基(美国·纽约)

 

后天就是我的五十三岁生日了,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我们全家人或休息或放假都停留在家,我的生日喜事来得正是时候。妻子倡议说:“今年老公的生日这么适时,我们不如全家出动,到唐人街吃一顿午餐,大事庆祝一下。”两个女儿听后,当即夸张地吆喝着举双手赞成。

对于妻子的提议,我当然不反对。难得有此机会,全家人去畅游唐人街,一来可以加深和孩子的感情,二来热闹庆祝一番,当然是好事一桩了。我心里甜滋滋说:“好呀,还是妈妈想得暖心周到。不过,吃什么餐好呢?”

两个孩子马上接过我的话茬说:“当然是吃西餐了!”

妻子听后,喉咙仿佛被食物噎住,没有吱声。我看在眼里,心里就猜出个一二。赶紧问妻子:“妈妈,你说吃什么餐好呢?”妻子马上答:“当然是吃中餐了,我们是华裔嘛!”

我怕两个女儿会扫兴,所以没有当即表态,为显民主氛围,转眼瞅着女儿问:“你妈说吃中餐,你们的意思怎么样?”

大女儿说:“我无所谓,中餐就中餐吧!”

小女儿咕噜:“我们天天已经吃惯了中餐,西餐倒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现在难得下一次餐馆,当然要独特一点儿,吃西餐了!”

我觉得小女儿的话有道理,但妻子的意见也没有不妥。我沉思了一下,决定以中庸之道,来个折衷办法,就说:“后天午餐,我们来个中西合璧,中餐西餐一起吃!”

妻子和小女儿当即笑容可掬认可。倒是大女儿自言自语:“唐人街有中西合璧的餐厅吗?”我爽朗答:“如果唐人街没有中西合璧的餐厅,我们就到曼哈顿中城去,中城是各国饮食业的聚集点,那里肯定有这样的餐厅!”

虽然我是夸下了海口,但自己从来也没有造访中西餐馆的经历,不免忐忑,无法定断。当天出门前,为慎重起见,我做起了准备功课,在饮食业网站上大肆搜索,结果令我失望,真的找不出一家中西合璧的餐馆来。我愕然,暗想,这回可要扫女儿们的兴致了。

去唐人街餐馆,妻子比我熟悉,加上我心里已有内疚,不便多言,只能紧跟在妻子的后面,让她充当领路人。她径直将我们带到一家西餐店门前,我迫不及待往里一瞧,发觉柜子里陈列着寿司、热狗和披萨,还有意大利面。我急中生智,高兴对妻子说:“我们先在这里吃西餐,然后回头去吃中餐,也算是中餐西餐一起品尝了嘛!”

妻子当即嗔怪我一眼说:“你出的净是馊主意,那有生日庆祝餐分两次吃的道理?没有中西餐馆,这里有外卖,我们带西餐外卖到中餐馆一块吃就是了?”

我瞅着妻子问:“原来你早就知道唐人街没有中西餐馆?”

妻子答:“有没有中西餐馆我无所谓,反正懒得花时间去找,带西餐外卖去中餐馆一起吃,不就了却孩子们的心愿了吗?”

还是妻子精明转弯得快,她的急智志灵巧,我真的甘拜下风了。

在中餐馆,我们叫了“盐焗鸡”、“京都排骨”、“龙虾球”等名菜,再摆上西餐“寿司”等,满满的一桌面,浓浓的温馨情,真是一席丰盛又独特的中西合璧大餐。色香味加上新奇别致,大大刺激了我们的食欲,逗得我们大快朵颐了起来。

我一时兴起,就按捺不住道:“其实中西餐各有特色,中餐讲究的是色香味和口感,而西餐注重的是品味、观感和营养性。就我而言,还是喜欢中餐多点,加上白米饭,不但征服了我们华裔的胃,还征服了不少其他族裔人的胃,难怪中餐享誉全球了!”

妻子白我一眼说:“好在你不是从事饮食业,否则,别人会指责你王婆卖瓜自吹自擂的?”

难道真的是酒后多胡言?我赶紧闭嘴。好在,自己还能下意识将吃剩的菜肴打包,然后欢快取道带回家。

 

作者简介:祖籍广东开平。先后在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和随笔过百篇,作品多次在中国与美国获奖或收入文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心社会员、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员。现居纽约。





诗 歌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彭靖(美国·旧金山)

 

孙女回来啦,

喜讯伴着四月的春风,

象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家。

孙女你知道吗,

这三个月的别离,

奶奶对你是多么的牵挂。

那天你打来了电话,

告诉我你要公出离家,

不说去哪,

也不说去干嘛,

匆匆忙忙就中断了通话。

奶奶放心不下,

可也不好问啥。

揣摩着你肯定有事,

不仅瞒着我,也瞒着你妈。

从新闻里奶奶知道了,

武汉的疫情在蔓延,

全国的形势在恶化。

 

自从你启程离家,

奶奶就经常打你的手机,

就想知道孙女你到底去了哪,

可等来的不是不在服务区,

就是电话没有应答。

于是,奶奶每天坐在电视机前,

无时无刻不在牵挂,

盼望接到你报平安的电话,

或者在荧屏中看到你的脸颊。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

分明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衫。

 

从黄鹤楼下的三镇,

到荆楚大地的每一座城涯,

从救治重患的雷火医院,

到改建为方舱医院的会议大厦。

奶奶看到的,

看到的,是那一个个矫健的白色身影,

和那停不下的急促步伐。

奶奶曾经是医学教授,

再不行我也去冲杀。

 

有太多让人流泪场景啊

护士长跪在地上为患者打针,

年青护士面对面,

为病人身上的呕吐物洗涮。

累了就坐在椅子上小歇,

困了就倦卧在地板上驱乏。

当她们摘下护目镜和口罩

露出的是凹陷的勒痕,

还有那充满疲惫的面颊。

 

奶奶哭啦,

掩不住的泪水,

犹如无尽的涓流一泻而下。

奶奶为同行们骄傲,

也要为你的战友们献花。

有了你们,疫区带来希望。

有了你们,病毒不再猖狂,

有了你们,恶魔将被擒拿。

祖国有如此多优秀的儿女,

病毒岂敢再兴风作浪,犯我中华。

 

奶奶看到啦,

社区有如此多的大叔、大妈,

白天为每个人测温、登记,

夜幕下依然在站岗盘查。

海关有十万边检卫士,

面对全球疫情恶化,

他们从“正常”中发现异样,

在流调中做出排查。

他们在昼夜严守国门,

一个不漏,秉公执法,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在清明节祭奠的广场上,

举国哀悼,三千位逝去的英灵,

生者奋发,是对逝者最好的报答。

半降的五星红旗在风中摇曳,

伟大的民族不会被创伤击垮。

 

奶奶看到啦,

胜利曙光在悄悄的走近,

返程的队伍将陆续出发。

在浦东机场欢迎的仪式上

奶奶终于看到了,

看到了,你那灿烂微笑的脸颊。

 

孙女你瘦啦,

可那种美丽的眼神,

释放出的是成熟与豁达。

飘逸的长发剪短了,

清秀的孙女一下变成了,

敢于逆行的巾帼大侠。

奶奶不再流泪,

也无需再担忧、牵挂,

奶奶要准备好最丰盛的佳肴,

迎接我的孙女凯旋回家。

 

    作者简介:彭靖,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协会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邓嗣禹全集》总编。历任北大、香港国际商学院特聘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特邀嘉宾。迄今已出版传记文学、历史随笔书籍三部。荣获第十届“丁玲文学奖”提名奖,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2014年不应错过的108本好书”等荣誉。先后在台湾《传记文学》《中国作家》《名人传记》《中华读书报》《侨报》《澎湃新闻》等发表随笔、散文、传记文学作品逾250万字。历史散文集《尘封的历史》,2018年美国版,2019年中国增补版,2020年英文版。《邓嗣禹全集》第一辑(1-7卷),2020年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





随 笔

疫情下英伦真实生活

静好(英国)


宅家日记Day 55


昨天先生要去打高尔夫球,前天晩上他就兴奋得睡不着,导致第二天早上醒来迟了,先生急急忙忙赶去高尔夫球场,早上连每天的药都忘记吃了。

当先生打完球回家,我问他:“今天球打得怎样?”先生回答说:“不是很好,差不多两个月没打了,有点生疏。“但先生随即夸奖了他们高尔夫俱乐部现在管理很好,如要求球员只提前15分钟到达球场停车场,球场管理员每十分钟放进去一组(两人)队员打球等等。我问先生与他一组打球的,有没有保持两米距离。先生说:有。

先生所在的高尔夫球场现在只开放了室外打球的地方,餐厅和咖啡厅都没开放。以前先生打完球都是在那里吃完午饭、与球友喝茶聊天后才回家。现在餐厅没开,先生打完18洞,大概要花四个小时,要走5英里的路程。先生早上七点半出门,打完球回到家差不多是下午两点。这么长时间了,先生没吃东西,肯定饿了,我赶紧为先生泡茶和准备午饭。

今天(515日),我们又去购物了,这是我们自禁足令以来的第九次购物。我们先去M&S购物,M&S 还是像以前一样管理很好,一切井然有序,货物应有尽有,也没有涨价,我们开心地购买了我们所需的物品,然后再去Morrisons买鱼。

来到Morrisons, 看到商场外排有很长的队伍,大概有五六十人,还是只有极少数的人戴口罩。我们加入排队队伍,耐心地等待。在缓慢前移的过程,我发现更多人性化的管理:如残疾人和带小孩的家长可以不排队,他们可以从侧门直接进入商场,这个优惠政策很好,排队的人员也没人反对;还有现在夫妻两人或者父母和孩子一起可以进入商场(以前是每家只允许一次一人进入)。

进入商场,没有买到我想要的魚头,买了一条很大的Monk鱼,准备分两次煮酸辣鱼吃。自从用大黄代替酸菜煮酸辣鱼以来,我每周都想煮1-2次酸辣鱼吃。

Morrisons 也是货物齐全,应有尽有,但我发现这次新鲜辣椒涨价了。以前是每小袋4-5个辣椒,50便士,现在涨到一英镑了。可能是运输成本涨了吧?这种小的辣的辣椒,英国自己不种,一般是靠进口。

514日媒体报道,英国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因疫情期间学校被封锁,没开学,他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受到影响,而选择了轻生。马修?麦克尔(Matthew Mackell)是一名12年级学生,他的尸体于近日在他家附近的公园被发现,父母非常伤心难过。近期一项新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由于封锁措施,他们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了负面影响,他们都希望通过这次马修的事件,可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去寻求帮助。情绪低落没什么丢人的,这就是生活,他们并不孤单,任何人都会有孤单的时候,他们不必觉得生活无望。父母也应更多地关心自家孩子,特别是青少年,即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与担忧,主动和孩子谈心,积极引导孩子走出迷茫与困境。

515日报道,英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近日将发起一场对抗肥胖的运动,作为对抗新冠肺炎斗争的一部分。据悉,目前已知与肥胖有关的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脏病,以上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据最新数据显示,英格兰医院中所有新冠死亡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而英国2018年健康调查的数据发现,英国31%的成年人都存在肥胖的问题。

我和先生在禁足令期间,因为运动少,为增强抵抗力而吃得更多更好,都增肥了不少,为了健康,我们也要积极响应鲍里斯的号召,积极减肥。

回到家不久,邻居John又为我们送来了五棵粉懒的大黄。今天晚餐时,我又用一根大黄煮了酸辣鱼吃,酸辣爽口,非常美味。

今天《国际日报》的闻主编给我发来了他们最新一期的报纸小样,告诉我最新一期的《国际日报》刊发了我的《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Day48,我道了谢。

因为这一篇写了我和先生闹矛盾吵架的事,闻主编好奇地问:“你先生知道吗?他懂中文吗?他会看吗?”

我回答:“我先生不懂中文,他不会看,但我告诉了他:我们吵架的事已经上了《国际日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对我不好。”

闻主编听后:哈哈大笑,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我告诉先生,他不出声,估计他心里在想:这个老婆不好欺负,以后要对她好一点。

 

作者简介: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世界诗会瑞典总社荣誉社长。





格律诗

格律诗选

周厚春(中国·岳阳)

 

花相思

 

诺大公园空荡荡,

千红万紫自个开。

仙桃至美无人问,

寂寞相思盼主来。

 

晨阳

 

驱逐夜幕如席卷,

大地朦胧豁然开。

手起珠帘抬眼望,

朝晖一束映书台。

 

晨起

 

小酒清杯昏入睡,

一时醒过大晨光。

开门遍地枯枝叶。

夜里原来风雨狂。

 

初晴

 

雨后初晴光若洗,

披阳绿树色尤新。

清晨夜雾才散去,

呖呖鹦歌亮且清。

 

 

黄鹦一路放歌来,

煦煦春光万户开。

世界虽说千度好,

当心疠疫又重来。

 

乡景

 

二月阳光尤可贵,

家家女主晒衣忙。

村前户后风飘彩,

另是一番好春光。






报纸版面





征 稿
国际日报的“国际副刊”
海外华人写 写海外生活

印尼雅加达《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与美国洛杉矶《国际日报》同属一家。

“世界文化之窗”(B7版)面向海外华人征集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纪实、小说、杂文、文学评论等。

作品除署名外,还要标注国别和城市名,作者自我介绍,近照(头像)。

由于国际日报稿费是印尼盾且不高,希望投稿者放弃稿费。

作者限于印尼、中国、东盟国家之外的其他非华语为母语的国家。

投稿请寄

755792341@qq.com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印尼将在新常态下开放国内旅游

印尼外长蕾特诺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通电话

总统宣布印尼多个省份实施新常态生活秩序

警方查验出入证 返乡民众被禁回到雅加达

佐科维与家人昨在茂物行宫进行开斋节祈祷

视频:佐科维总统与夫人向全国祝贺节日

视频:肖千大使印尼语向穆斯林致以节日问候

东爪一村庄为冠病死者沐浴 造成15人感染

印尼高官着装亮了 新冠病毒图案巴迪装流行

雅加达省长称 两周后或将解除大规模社区隔离

与疫同行 印尼政府呼吁国民适应生活新常态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世界文化之窗”第18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3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2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1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0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79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