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日报 | “世界文化之窗”第190期

国际日报 巴厘之窗 2022-06-08





散 文

口罩的故事

许定基(美国·纽约)    

 

家中以前积存下来的几十个外科口罩,从1月开始,每天消耗一个从不间断,很快就用完了。没有口罩就意味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陡增,我此刻的当务之急,自然就是非采购口罩莫属了。

下班后,我照例到唐人街99分店去买一次性口罩。因为工作要防尘的缘故,一直以来,我常常不定时到这个店,购买这种近似一次性外科口罩使用。当我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商店,轻车熟路来到陈列口罩的地方一瞧,我当即傻眼了,货架上空空如也,早已不见了口罩的踪影,令我莫名其妙。我心里倏地一紧,马上跑到收款处询问收银员:“小姐,你们的一次性口罩呢?”收银员跟我熟悉,见到是我,就瞅着我笑着答:“口罩早卖光了,还等你吗?”我大吃一惊,仍不灰心问:“口罩怎么突然这么好卖?你们仓库里还有吗?”收银员说:“当然没有了,有也让别人买光寄回国内了!”我不以为然,反问:“国内不是只紧缺N95医用口罩吗?怎么连一般的一次性工作口罩都买空?”“管它是外科一次性口罩还是工作一次性口罩,反正是卖光了。现在恐怕全唐人街都找不到口罩了!不信你去其他商店试试看。”收银员用无奈夸张的语气使劲说。

我谢过收银员,但不相信她说的话,她也许是为让口罩涨价做的铺垫吧。从商者,谁不懂囤积居奇的把戏。我不信她这个斜,固执地在唐人街四周奔走,把超级商场、药材行,甚至是西药房都找偏了,结果无一例外,口罩已经卖完,都是我去迟了。有的药房干脆在门口写明:“本店无口罩出售!”显然是为了省去招呼顾客询问的烦挠。迟了,我真的来迟了!我在心里失落地想。此刻,我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没有买到口罩,就意味着让自己乘地铁上下班,完全被打入易被感染的群体里头。

这么一想,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感到焦虑。但我又不打算屈服于现实,思前想后,决定自己动手做口罩。其实,话又可以说回来,我又不是医护人员,不一定非要戴正而八经的外科口罩不可。在公共交通场所,仅图个阻挡飞沫而已,棉质口罩未必就起不到这样的保护作用。既然没有现成的一次性口罩可买,我何不自我制作口罩解决燃眉之急呢?

想法好是好,但家中没有缝纫机,叠三层布手工缝制口罩确实不容易。

突然想起几年前,我在网上销售的女性泳衣。因为泳衣没有品牌而滞销,所以积压了不少各种号码的泳衣在家。泳衣的“杯”也是三层的,比一般的棉质口罩还厚,问题就是现在连棉质口罩商店也不见到影子,病急不得不乱投医了。尽管功效难测,至少能阻挡飞沫从自己的口中向外飞喷,顾及他人健康。

我心有不甘,使用微信羞羞答答地告诉侄女我缺口罩,侄女听后焦急不已。她表示她可以向我寄口罩,因为她是一个电商,卖的正巧就是口罩!我听后心情大为兴奋,问她从中国寄口罩到美国要多长时间。她说以前要1个月,现在恐怕要两个月了。我听了侄女的话后,快意气一下子就泄尽了,明显的远水救不了近火嘛。我将自己打算自制口罩的想法跟侄女说了,她当即就表示赞成。她说国内疫情爆发的初期,口罩也是脱销,不少人也是自己动手制口罩度过难关的,现在情况才好一点。我尴尬说打算用泳衣的上“两点”改造,侄女竟然没有羞涩,回答说没有问题,还给我发来制作的视频,可见我并非第一个吃这螃蟹的人。有了侄女的视频援助与鼓励,我豪情满怀地坚定了自制口罩的决心。

我跑到自家地下室的储物仓库里,翻了十几个纸箱,才将收藏已久的泳衣寻找出来。白色、咖啡色、紫色、黑色,色彩缤纷的泳衣令我眼花缭乱,翻着翻着竟然生出尴尬来。但一想到自己的健康安全非小事,我果敢的心态就占了上峰。我决定藏缀,使用黑色的泳衣上方改造,颜色低调就不会显眼尴尬。

我找来剪刀,两三下动作,就将上“两点”从泳衣里分离出来,然后剪下泳衣的肩带当作口罩的松紧带,再动手用针线将“带”和“罩”缝成一体。几分钟后,一个神乎其神的口罩就大功告成了。

我戴上自己制作的口罩,一想到自己的健康安全有了积极保障,我心里是美滋滋的。我试带着口罩,取来镜子一瞧,感觉很务实舒适。口罩紧贴面部,自己的飞沫肯定难以喷出,别人的飞沫更是难以入侵,可谓相得益彰。但我瞅着口罩,又感觉到有些别扭。男人也许看不出我的口罩是借用泳衣改造成的,但成年女子,又怎么看不出我的口罩是由泳衣演变来的呢。因为那个“杯”的形状没有裁剪过,几乎原形毕露。想到此,我竟然难堪了起来,此刻担忧的就变成:自己到底敢不敢把这个口罩戴出去?别人看后会怎么想?!

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我左右为难的顾虑。我决定我行我素,口罩照戴。因为我清楚,自己做口罩并非伤天害理,更不是损人利己,利己利人的事何惧之有。临睡,我脑子突然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打定主意:戴上自己做的口罩后,再加上一层围巾,将口罩遮蔽个严实,自己岂不就可以若无其事、堂堂正正出行了吗?!

此后一段日子,我戴着自制的口罩、还有外加的围巾,为寻找生活费而出行,来回奔波于纽约的地铁车厢,直面纽约疫情最艰难的时光。

 

作者简介:祖籍广东开平,现居纽约。先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过百篇,作品屡获征文奖和文学奖。著有散文集《情牵曼哈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美国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员。





诗 歌

萧萧诗选

萧萧(新西兰)

 

犹在镜中

 

黑夜穿过玻璃,我以薄暮读取事物的真相

站在光里我黑白分明

我赞美苦难,诅咒妖孽,与玻璃交换身体

我们都是易碎品,无处安放

坠入镜中,与黑暗对峙、历经生死

 

在镜中,我所经历的人世无法复制

泅渡苍茫大地和它的支离破碎

万物赐予我遍体鳞伤,我却含泪歌唱

在满目疮痍的身体里搭起天梯

好像我从未涉足人间,没有悲伤和绝望

我一边消失,一边召回镜中人

 

今夜我与月亮结下深仇大恨

 

仲秋之夜有深渊悬空

虚妄之人古道饮马,把月亮留给马背

天空是圆的,一张脸像隐喻

无法给世界圆满的解释

 

千古之月有通天术,流亡他乡

今夜我栓好门窗,将明月拒于千里之外

高度警惕冷面刺客飞檐走壁

潜入西窗,活捉一盏孤影

 

月上柳梢,秋天锋利无比

今夜我与月亮结下深仇大恨

它被全世界通缉,躲在我杯中

我低头吞服一粒阿司匹林,止痛

 

致大海

 

始终喜欢大海的姿势,低点

再低一点,匍匐前进

用大海造句,我浑身是盐

咸味绵长,血里有坚不可摧的火焰

 

像大海一样,以每一滴水为荣

修缮人世荒凉。海鸥在骇浪中出生入死

让一个动词柔软,淬炼辽阔之心

 

一滴水的宽阔刚好够用,我就此安营扎寨

在一粒沙里圈养一座大海

体内灌满涛声,屯积千钧之势

 

寂静如我,在身体里摸到大海的额头

它一低再低,让我一跪不起

如果用大海隐喻,我会在水面书写一句——

像大海一样献给火焰,一滴不剩

 

暮色

 

斜阳低于脚下的河流,黑夜降临秘境

万物投奔各自的影子

红与黑合而为一,虚妄之人

与黄昏结下生死之交

在生死之间,我爱过这个世界

一江秋水有彻骨之痛,止于灰烬

 

时间在下沉,与我相向而行

但我从不悲伤,也不歌唱

头顶着无法躲闪的隐喻

在日出日落之间度过此生

我接纳所有事物的始终

惟有神祇成全了万物枯荣

 

暮光在体内坠落,自我摧毁的一切

比死亡更寂静,没有战栗

也没有纷争,一次离别完美收官

我向大地叙述一座暮光之城

空旷得寸草不生。绝不允许告密者

在我之外,泄露遍地的火把

 

一只黑猫窜上屋顶,天空在万物面前谦卑地

低下骄傲的头颅。我泪流满面

宽宥了黑夜给予我所有的伤害

这是神谕,不解释日落后的灭顶之灾

它腥红的预言,从不产生任何歧义

山那边,黎明按时为我升起一座通天塔

 

在人间,只有光可以找到我

 

立秋之后,飓风大刀阔斧

抽象的事物逐渐深刻,秋瑟凶猛

门前大树夺去了我的话语权

舌头伸出光秃秃的枝桠

大地之痛难以启齿

 

数不清的树叶并不替我发声

一棵树站在风中说了很多

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说

一块石头扔向黑夜,在一声巨响中

所有的沉默从此无与伦比

 

月下,满地落叶把额头藏于刀锋

都像伪装的告密者不可触碰

晚安世界,今夜我隐居镜中

在人间消失,只有光可以找到我

 

作者简介70后,湖南衡阳人,旅居新西兰多年,现为导演、制片人、编剧。曾供职国内电视台,担任纪录片导演。出版诗集4部,曾主编《中国诗歌选萃》2卷。





纪实散文

步步惊心:

疫情中的换房经历

夏婳(美国)

 

从国内回来后,我便开始做旧房子的产权抵押。担心旧房子卖时和新房子交接不好,以防万一时备用。也提出尽快把旧房子挂售的想法。谁知地产经纪一盆冷水兜头浇来。说做旧房子抵押又卖房子是对地产公司违约。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所以同时做这两件事情,不过是为了可以确定买新房子可以顺利进行。真是不懂违了哪门子的约,一定要等到搬进新屋才可以卖旧房子吗?这样地产公司一点好处没有,徒添我的精神和经济压力而已。

不知经纪人怎么沟通的,反正最后同意同时进行了。只是旧房子产权抵押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奇奇怪怪的小事情一直发生。比如银行来估计时,发现我家门口有一辆工程车便认为我在瞒着他们做什么大维修,还有房子的实际面积和网上的公用咨询信息相差很大等等。我从没有面对过这些事情,一度也不知如何处理,惶惶然小心翼翼地提供着所需的各种证明资料,房子的抵押最终在二月初办好。

办好这个就意味着旧房子可以安心上市了。这之前我和经纪人的分歧非常大,关于如何修理房子,报价和时间。固执的我一意孤行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想来,也幸亏自己的不贪心和坚持己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旧房子若是等到大家认为的好时机春暖花开再卖期待中的所谓好价钱,估计现在还待字闺中。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连看房都不被允许,北美很多像我差不多情况同期换房的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019年圣诞节,我买了油漆,大干了一场,把房子里里外外粉刷了一通。那时候世界一片祥和,在微信朋友圈我发的粉刷壁炉照片得到了海内外朋友一致的鼓励和点赞。我还在那里自鸣得意,不曾料到一个月后,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武汉会被封。整个世界会为此事来了个天翻地覆。

2020年二月初把修饰一新的旧房子挂上市时,大陆的抗新冠肺炎疫情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海外的华人先是抢买口罩邮寄,然后捐钱捐物,我也是其中一员。虽然心急如焚牵挂着大陆同胞和家人,但也真地不认为疫情有一天会席卷海外,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波及和影响我的生活。

房子挂上市两天,收到了八个接受邀请。若干个约看房短信电话让我不堪其扰,还有的客人希望下班后再看房,孩子的生活也受到影响。我们便飞快地挑选了其中一个出价最高的,签了合约。房子将在三月十八号办理过户手续,我们租住到三月底,搬入新房。因为担心新房是否可以如期交房有点纠结,但总的来说事情算非常顺利。两天可以卖出房子的际遇也如中大奖般的概率。所以我也一而再忍受着买主一次次额外的要求,一会儿女儿要看房,一会儿他们需要重新看哪个地方,我都仔细收拾干净躲避外出谦让着。

当买主拿着长达四十几页的验房报告来找我们确定房子要修理的事项,连水泥地上细小的裂缝都提出要补上,把没见过世面的我又吓了一跳。家里开始不停地穿梭着各类修理工人,上至屋顶,下到水管,大大小小的东西都在按新房主的意愿整修着,其中不乏各类状况发生,光墙上微波炉就修了三次,关于两个漏气的窗户我跟厂家不知交涉了多少次。这些让我烦不胜烦,尤其有的问题是是而非,如果不卖房子我根本不会去搭理。

终归事情在一项一项解决,想想最关键的房子飞快卖出已是上帝的恩赐,其余的几乎都是小事。可即便我再专注修葺房子的事情,也知道疫情已经开始影响美国。一直是传说中的狼在三月十二日到了我们身边,我居住的郡发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州长下令全州停课,尽量在家上班。我们似乎还没有怎么反应过来,就突然一下子要全闷在家里。

大家人心惶惶地传递各种消息,迫不及待地抢购生活用品。听说医院医疗准备不够,又忙着筹集捐赠。美国的股市因此骤然熔断,油价暴跌。我的心在那一刻开始疯狂下坠,希望买家不要因此有波动。事实证明了我的担忧,买家挑剔修理的东西,要求重新返工,我一一照办。在办理过户手续的前夜紧急招呼工人重做,争取达到买家的要求。可买家依然不罢休,又提出现金补偿,这个在我们和双方经纪都让利的情况下达到。但我们做了这一切之后,买家突然没有音讯了。经纪说她干这行十几年从没见过如此挑剔和反复的买家。我笑笑无言以对,大家心里都清楚发生了什么。

那一夜风雨交加,听着冷雨敲窗,我无眠无休。站在买家立场,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应对,可以理解。但突发事件并非我们个人故意和操控的,买家可以放弃,故意刁难让一贯行事简单的我有些不予认同。如果都这样做,我是不是应该找新房子地产商闹一通呢?

三月十八号到了约定办理过户时间,我问经纪,买家是否有消息?她答买家如今连他经纪的信息都不予回复了。那一刻,我的心反倒安定,就对经纪说:这种情况下,他们决定不买房子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依然新房子照买,就是要麻烦旧房子要重新上市再卖一次!

当时心底很庆幸,因为自己的胆小谨慎,把旧房子已经做好产权抵押,至少新房子可以如期过户,至于旧房子何时可以卖出那就凭天意了。

不过生活却连着给了一串的意想不到,有欣喜的,也有不知所措的……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现居美国夏洛特。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华美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外大型文学杂志报纸《香港文学》《青年文学》《文学港》《青岛文学》《台港文学选刊》《澳华文学》《红杉林》《侨报》《解放日报》《星星周刊》《印尼国际日报》等发表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作品收录于各种文本。剧本《人生回放》入围中国微剧本赛京华奖,诗歌《那一夜》《致滕王阁》获香港紫荆花杯和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长篇小说《花落的声音》获海外华文著述奖小说类佳作奖。微小说《烦恼》《终结》《神奇神秘的中医》《送礼》《和解》在各类奖赛中获不同奖项。国内外已出版小说集《搭错车》《环环扣》《花落的声音》《一路狂奔》《梦落纽约》。长篇小说《梦落纽约》影视版权签出,正在改编成40集电视连续剧。





随 笔

疫情下英伦真实生活

静好(英国)


宅家日记Day 64

上周五(522日),我们又去M&S Morrisons 购物了,这是我们自禁足令以来的第十次购物。至于有人好奇为什么我们每次购物要去两个不同的商场,这主要是因为我和先生喜欢吃的食物不同。先生爱吃牛排和甜点,M&S的肉类及加工后的食品质量比较好,M&S在英国属是中等偏上的商场,先生只喜欢在这个商场购物。而我喜欢吃鱼和海鲜,Morrisons 的鱼类及海产品种类比较多,幸运时还能买到鱼头,所以我喜欢在Morrisons 购物(Morrisons 在英国属中等商场)。在疫情期间,我们对食物的喜好也不曾改变和将就,所以最近几次都去以上两家商场购物。

M&S依然防疫措施做得很好,食物应用尽有,也没涨。Morrisons 的防疫措施也已经逐步完善,现在做得很好。

Morrisons 的食物也是琳琅满目,上周涨了价的新鲜辣椒也已经恢复到原来价格,50便士每袋,其它食物均未再涨价。

我们从M&S Morrisons 买了我们想要的食物,满载而归。回到家,邻居John又为我们送来了五棵新嫩的大黄,我随后用大黄煮三文鱼,再次享用了美味的酸辣鱼,满足。

下午三点,先生按时去了他的车行检查报警器,因为是下午时间,车行的顾客更少,除了先生外只有一人。

技术员检查了先生的报警系统,说没有问题,他还是估计先生的车飞进了一个蚊子,蚊子在车里飞,触动了报警器。于是技术员告诉先生以后遇到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等等。

报警系统没有问题,先生开心地将车开回家。回家后先生要我告诉儿子,因为儿子的车也是新买的、全自动高新技术车,让儿子知道遇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我不喜欢技术性的问题,具体也讲不清楚,所以我请先生自己去跟儿子说,于是先生打电话给儿子,父子俩在电话里交谈甚欢。

疫情之下,英国商铺餐厅关门,外卖买不了怎么办?英国人选择在此时“回到起点”,纷纷开始种菜!

据报道,在新冠病毒封锁期间,因为出门难,于是英国人开始解锁各种种菜技能,没有院子的人也不甘落后,哪怕找个塑料盒子也要种出来…

除了种菜以外,就是养鸡了。自给自足, 干脆自己养鸡来下蛋。其实,养鸡是英国人应对不确定性的常规操作。二战时期、信贷危机时期,当最基本的生活供应受威胁时,他们都会开始养鸡,自力更生。他们选择回归祖辈过日子的精华,也暗示着随时准备归于田园。

英首相鲍里斯的最高顾问Dominic Cummings (多米尼克·卡明斯)在3月政府限制外出高峰期,在他自我隔离十四天期间,违反政府禁令,从他伦敦的家驱车260多英里到达他父母的Durham (达勒姆郡)的家。

英首相鲍里斯今天为他的最高顾问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Cummings)辩护,说卡明斯的行为“负责任、合法、正直。”

部分保守党议员已经公开表示,卡明斯违反了政府规定,应该辞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不应有双重标准,一方面公开要求民众留在家里,而自己却违反政府留在家里的禁令。

以前我的午睡时间一般是一个小时左右,今天可能是太累的缘故,我竟然午睡了二个多小时,从下午两点左右一直睡到下午五点才醒来。起床后下楼,先生高兴地向我表功:“在你午睡的时间,我帮你除草了,前后院的蒲公英我都帮你喷了杀虫剂。”听到这,我惊着了,反问道:“你杀死了我的蒲公英呀?我专门留着的。”先生惊奇的看着我,问:“为什么要留着?这是野草?”

于是我耐心地跟先生解释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嫩叶可吃,开花以后,老叶可以晒干煲汤,蒲公英的根年龄越长药性越好等等。我留了几年的蒲公英,正准备在他们的种子被风吹走后(完成他们的使命)采摘老叶来晒干的,现在全部被先生喷杀虫剂了,我哭笑不得。

先生以前是从来不插手园艺的,所以我没跟他讲我留蒲公英的事。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我们俩要多沟通,告诉他重要的事情。

这次疫情,我们俩如新婚初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磨合,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从而更好地生活。

 

作者简介: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世界诗会瑞典总社荣誉社长。





报纸版面





今日头版





《国际日报》APP





《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国际日报》手机电子版

报纸原版面呈现,具有放大阅读、浏览版面、按日期搜索、多种社交媒体转发等功能。

提示:点开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再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期《国际日报》微信版 链接

印尼外长称中国第二批援助物资移交 美国承诺还在路上

印尼病例屡创新高仍松绑 国际社会关注

视频:美国大游行一幕 印尼青年被迫出手并击倒白人

新加坡“骑墙” 忽东又忽西?

印尼总统佐科昨首次主持面对面内阁会议

联合早报 | 印尼为何致函联合国反对九段线

巴厘岛努沙杜瓦成为“新常态”旅游示范工程

廖建裕:新加坡采用“华语”还是“汉语”?

印尼解封疫情强力反弹 新增病例单日创新高

疫情过后忙选举 内长促各地及时支付选举拨款

这篇短文让你了解 华文在印尼的历史与现状

文学副刊:世界文化之窗 链接

“世界文化之窗”第189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8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7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6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5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4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3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2期

“世界文化之窗”第181期

《巴厘之窗》为印尼《国际日报》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平台,《国际日报》是印尼最大华文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随《国际日报》在印尼落地发行。印尼《国际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均由熊德龙博士创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