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柏坚诗选

2018-01-04 徐柏坚 星期一诗社

徐柏坚,中国当代诗人,曾用笔名南岛,(1974—)祖籍开封。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与南开大学。1998年赴欧美留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语言和法律。回国后在军队服役十年,现职业天津高级法院法官。作者是新时期文学“民间写作和神性写作”代表性诗人,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台湾、大陆等地发表作品,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曾获韩国第25届金达镇文学奖国际诗歌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当代青年》杂志社读者评选“中国十大诗人”、台湾《创世纪》杂志诗歌奖、鲁藜诗歌奖等。主要著作有诗集《招魂的夜笛》、《中国童年》、《在漫长的空虚里等待死亡》、《世界的旅行》、《徐柏坚诗选》、随笔集《浮世清欢》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推荐阅读:胡适 郑愁予 周伦佑 洛夫 舒婷 痖弦 仓央嘉措 戴望舒 林徽因 徐志摩 卞之琳 海子 废名 穆旦1 2 顾城 席慕容 余光中 北岛 芒克 食指 鲁迅 郭沫若 公刘 陈敬容 臧克家 贺敬之 刘大白 刘半农 徐玉诺 冯至 沈从文 汪静之 冯乃超 朱自清 苏金伞 周作人 流沙河 潘漠华 金克木 胡风 李金发 朱湘 何其芳 周梦蝶 郭小川 沈尹默 闻一多 艾青 俞平伯 宗白华 冰心 应修人 骆一禾 穆木天 康白情 梁实秋 王独清 臧棣 翟永明 韩东 余怒 汤养宗 于坚 李少君 柏桦 谢冕 多多 张枣 东荡子 沈浩波 伊沙 昌耀 杨克 欧阳江河 纪弦 西川 杨黎 杨炼 韩作荣 严力 海上 梁小斌 殷龙龙 秦巴子




梨园冬日黄昏


野草散发着凋谢的幽香

眺望远方夕阳的余辉

在一片柔情和伤感的泪水中

我凝视着一池湖水的天空


即将来临的寂静里响起钟声

鸟儿把辉煌的落日尽情颂唱

我就要启程去遥远的南方

还留下我的梨园和白色的水井


落叶纷飞梨园的小镇宁静

粉刷过的院墙下蜜蜂沉睡

来临的黑夜啊!我感到你的美

一如所爱的恋人呵




时光似水流年


宁静的午后

我漫步在北京图书馆大理石走廊

看老教授反复不停

在考证很难辨认的古汉字


中国的甲骨文不好辨认

南北朝文字最让人难懂

可一生的时间对于我

如窗外的阳光正缓缓下沉


几只灰色的鸟飘过台阶

我感到秋天已远

在夕照的阴影里在我心灵深处

海棠花凄然地衰逝




怀念狱中的那个秋天(组诗)


世人允许维纳斯的断臂

但绝不谅解折断翅膀的鹰

——题记



风景∶难以忘却的记忆


寂寞是灵魂中一盏灯

照亮四个季节阴湿的牢房

唤起一种思乡的心境。

被称为最危险的人

回忆失去的外面很久的天空

梦境里

阳光笔直地伸入田野

麦地里女人弯下腰身拾穗

她是养育囚犯成长的母亲。

高耸的大墙与背影

隔着遥远又遥远的路程

仿佛也能望见

母亲拾穗的姿态。

草叶间旋舞的红蜻蜓

飞落在高墙电网上。



牢歌


夜幕下

是冰凉的枪口和高墙

我走投无路、受辱蒙羞

那深沉而低低的歌声

穿过电网

响彻辽阔的平原和山岗

天空飘过云朵和飞鸟

沉默不语的面孔

假如我是一棵树

树上会结满黑色花瓣

在不平静的季节盛开

有大鸟飞翔,在自由的蓝天上

有我在下,在昏暗的牢房低歌



怀念狱中的那个秋天


想象金黄的秋天

芦花飞逝,葡萄架和露水

我伫立铁窗望去远方

深秋悬挂在云朵,飞鸟过青天

聆听自由的风,从四面吹起

回顾生命那些黑暗的日子

终生笼罩一种恐惧

刻骨铭心,高墙下苔痕依旧

阳光下的秋天是多么沉静

歌声缓慢起伏,敲打灵魂深处

面对无法触及的环境

整整一个秋天,我习惯了沉默。




作为梦想家的通关者

朵渔

  

  柏坚这人有魅力

  

  第一次见面,好像是在诗人徐江的家里。大概是十多年前吧,我们那时都还很年轻。他穿着军装,看不清军衔,也忘记了军种,好象是从北京军区刚调到天津,从空军调到陆军。那次见面,徐柏坚谈了几点看法,我印象深刻。一是,他准备在二十年内当上将军。很好,不想当将军的军人不是好军人。二是,他准备在有生之年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也很好,有梦总是好的,哪怕是痴人说梦。三是,他准备将自己的作品参加北京《诗刊》青春诗会。我好像在这一点上跟他发生了小小的分歧。我说,《诗刊》算个狗屎,爬到狗屎上,能有什么出息?徐柏坚很大度地笑笑,没有反驳我。


  此后很长时间,我和柏坚未再谋面。他忙,且不在诗人圈子里忙,我们交集的机会就很少。有一次突然收到他通知,让我去参加他的婚宴。路途遥远,无论如何也要去。跟写诗的朋友苏志坚和萧沉约好同赴。我们刚一到达婚宴现场,顿时傻眼了。那是一个巨大的会场,类似于军队大礼堂,舞台中央正在举行新郎新娘互换戒指。场内宴席上百桌,觥筹交错,我们算是哪一部分的?我和志坚面面相觑,留下礼品,默默退出,落荒而逃。


  这就是徐柏坚风格,做就要做到位,讲究气派,排场。他实在太独特,常有此类惊人之举。他的想法全写在脸上,梦想一个比一个高远,他全然不认为那些梦想其实根本无法实现。也就是说,他的梦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梦。他活在梦的梦中。当然,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他会证明给你看,其实你是错的。


  此后多年,我们没再见面,但我会不时想起,这个梦想当将军的家伙是否已经如愿?突然有一天,接到一则短信消息:徐柏坚已转业地方,调到天津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他有群发短信的习惯,有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他总是希望能让朋友们周知。不是要当将军吗?看来第一个宏愿已无希望。但一个诗人能转业进高级法院当法官,在这年头,也有点小梦恍然成真的感觉吧。


  从诗人到军人再到法官,短短几年间,跨度实在太大。我对徐柏坚时常感到好奇,因为此人的经历确有传奇性。徐柏坚出身书香世家,柏坚家庭这一支,是民国时期文治总统徐世昌家族里的一个分支,一百多年来,这个家族恪守着“诗书传家,经世致用,修齐治平”的古训,亦文亦武,随世道沉浮。这大概就是传统中国家族的一个特色吧,徐柏坚只是“低调、平和、大气”地做人处事,他甘愿做平凡、沉默、贤惠善良的大多数。比如,他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后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呃,都是名校,而且美国。我知道在去中国政法大学之前,他在河南大学还有过一段求学经历。太丰富,也太传奇。但他从不解释。他是南开大学的哲学硕士,有硕士论文为证。有一次见面,他送给我一册打印装订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庄子的哲学思想》。他还有一首诗,写南开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们打架,很有意思。留学美国是怎么回事?有一次,我忍不住好奇心,亲自向他打探。他告诉我,当时他在北京求学,很想去美国留学,但苦于无门。当然,“无门”只是我的看法,徐柏坚似乎是专修“无门关”的,就像他不认为他的那些梦想只是梦想一样,他也不认为有什么事情是真正“无门”的。某次,他随几个美国朋友去美国大使馆参加一个活动,而这个机会完全是他争取来的。在活动现场,他认识了一个美女——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的女儿伊丽莎白女孩,他直接跟她说:我是个诗人,诗人是世界公民,诗人是没有国界的,我想去美国留学,我热爱美利坚文化。欧克!那女孩直接被他的真诚和直率打动,跟他说:我来帮助你,明天你就来大使馆申请签证.如此这般,留学梦一举成真。


  这个事例本身有几处亮点。首先,是他大学毕业后,他还要去留学美国。其次,是他的执着,他想做成一件事情,会不断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他很少主动放弃。第三,他的直截了当,他可以直接告诉对方,我想干什么,你看行不行。这第三点很有杀伤力,尤其是在汉文化语境里,直截了当、不藏着掖着,视“无门”如坦途,有时的确会收到出乎意料的“反效果”。


  我扯这些例子,本与徐柏坚的诗歌无关,但与他的梦有关。与他的梦有关,于是也便与他的诗有关了,因为他的诗就是他的一个大梦。


  徐柏坚是个国内很有影响的诗人,这也是他最为看重的头衔。所谓将军、法官、诺贝尔文学奖,皆诗歌这匹神马之外的浮云也。在现实生活里,柏坚是个“无门关”高手,他的通关能力很强,是一个能办事的诗人,就像是天津诗现场的教父。但在他的诗里,却处处显出梦的特质,也就是说,非常的“不现实”。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味的反差。比如他这首《亚州的初春》:


  初春,我指派孩子们登高望远

  打开一小片窗户,远方陆续传来音讯

  我像流浪儿一样赤着双脚,漂泊在异乡

  所有回忆将随风逝去

  在春天,北方滚滚而来的雷声

  覆盖我们幸福的往事。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可以拿来作为理解柏坚诗歌的镜子。首先,“亚洲”这一意象,飘渺,巨大,如同大梦,让人想起海子的“亚洲铜”,思维飘在天上。而诗里写的,其实是“一小片窗户”外的春光及其他。其次,“登高”这一举动也非同凡响,因为它实在太不日常。登高干什么?望乡。徐柏坚常有漂泊感,异乡感,这种情感往往与“忧伤”有关,但是很奇怪,他明里忧伤,暗中却似窃喜。“幸福”在徐柏坚诗中出现的比率很高,说明他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诗人。一边忧伤,一边又窃喜,这作何解释?也许他是在享受这忧伤,舔舐这忧伤,并能从忧伤里舔出蜜来。


  从这首小诗里,还能读出徐柏坚诗歌的几点特质。抒情性是其最明显的特质,往往不食人间烟火,比如,“初春,我指派孩子们登高望远”,仅此一举动,若非对空抒情,实在难以在生活里实践它。徐柏坚即使在叙事的时候,往往也会飘起来、拗过去,很享受的样子。其次是跳跃性或非逻辑性。徐柏坚诗歌思维跳跃性极大,你若跟不上他的节奏,很容易会被他搞晕。比如,前一句“指派孩子们登高望远”,接下来就“打开一小片窗户”,镜头摇得让人眼晕。他的诗里常有一些中心意象,如上所举“春天”、“异乡”、“流浪”等等,通过这些中心意象来统摄自己的诗歌,无论思维如何跳跃,基本情感依然明晰。再来看一首《史丹福小景》:


  在深秋,随着树叶纷纷飘零

  远处的小镇宁静而淡泊

  在异乡,白色的水井和石桥

  又那么似曾相识

  散落天涯的游子衣履尚整

  漂泊归家的路途上

  我扶篱远眺,河面上升起一轮

  弯弯的月亮

  月光下夜泊的小船不动

  石桥还是旧时模样

  夜归人踩在上面

  就轻轻地响。


  这首小诗写于斯坦福小镇,徐柏坚留学美国加州,有此诗为证。从这首小诗里,能读出柏坚的抒情底色,那就是农业文明背景下的浓浓乡愁。徐柏坚似乎从未真正进入现代城市文明,更遑论西方现代文明。哪怕远在斯坦福,他的思绪也能迅速回到故乡,睹彼物而思故园,身在曹营心在汉,在现代文明的画布上涂抹农业文明的朦胧月色。这也是徐柏坚迥异于众人的地方。他可以很投入地在现实生活里扎猛子,但满脑子都是水面以上的世界。做军人时他认为写诗才是他的归宿,但这不影响他有一个将军的梦想;做法官时他依然认为写诗是他的第一要务,但这同样不影响他在法律面前虚幻地抒情。很分裂不是吗?在常人那里是分裂,在徐柏坚那里却是奇异的统一。


  这种统一包含着无法理喻的混沌。比如说,一个追求诗艺的法官我们可以理解,也许他是出于热爱或天性,但这热爱又包含着数不清的现实纠结,比如《诗刊》青春诗会,比如诺贝尔奖之梦。他真的想在诗歌里分得一杯羹吗?就我所知,诗歌借他分得了不少实惠,而他借诗歌之光,却全是务虚。比如,最近两三年,我们几个朋友合作搞了一些诗歌活动,以期诗歌能给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增添点虚幻的迷彩。说是合作在搞,其实在具体事务上,几乎都是徐柏坚在跑。他的热情无法阻挡。这热情里有奉献,有无目的的狂热,也夹杂着纠结不清的现实关怀。所有这些加起来,统一到一个人身上,不是混沌又是什么?


  人民文学出版社要为徐柏坚出版这本新的诗集,他嘱我写序。我说我肯定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并列举了理由若干。但他认定我来写序最合适,因为“诗人里你比较了解我”。他认定的东西,作为朋友是很难拒绝的。我推辞不写,并非出于自谦或自傲,而是怕达不到徐柏坚的要求。比如说,在写之前他会提示我“写长一点”或“重点写写‘神性写作’”神马的。写长一点很容易,但“神性写作”到底是什么东西?谁把徐柏坚这样一位充满人间烟火、现实情怀和乡愁情节的抒情诗人给“神性”化了?北京评论家们说徐柏坚是这一写作倾向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具有追求词语的圣洁色彩和崇高意味,极度重视词语象征性的精神价值和内在光芒,徐柏坚的诗歌对于维护人类精神的高贵与尊严有重要的人文价值。我翻遍了徐柏坚的诗稿,找出这样一首也许与“神性”有点关联的诗作,题目就叫《教堂》:


  在这野菊花和阿尔的旁边

  有凡高的夜

  秋夜趋于深远

  那不是静寂

  那些凋零的花草

  是每一声细微的虫鸣

  晚安了的萨尔茨堡,冷静的天津

  一夜的海河岸,细碎的白雪

  故乡的方向升起月亮

  谁能说出此时的心情

  那是一个忧患者正在倾听

  前世与今生的时刻

  左手是教堂的木门

  右耳流淌过流浪歌手的慢歌

  小夜曲的光和盐

  与今夜注定的雪花融为一体

  我的心脏,与这片大地的心脏同时启动

  善良的兄弟,先知的书卷漫过黑夜

  那是原初的大地和世界

  我们必须行走在

  自己发出的光上。


  但这就是神性写作吗?诗题为“教堂”,写的真是一座教堂吗?不是,教堂只是背景,且是毫不起眼的一个背景——“左手是教堂的木门”,仅仅是一扇门而已,而且他可能根本就没有进去。他关注的世界依然广大,阿尔-梵高,萨尔茨堡-天津,秋夜-白雪,流浪歌手的慢歌-故乡的月……这些既无联系又不互为因果的意象被柏坚天马行空地糅合在一起,一股淡淡的哀愁扑面而来。他享受这种哀愁,以及哀愁里的幸福感。这实在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哪怕你跨越了帕米尔高原,跨越了欧亚大陆,依然是,现实的小小心脏。


  最近这些年,徐柏坚似乎在有意转变自己的诗歌风格,写了很多非常口语化和生活化的诗歌,有些很有意思,有些难免落入拖沓和无聊的境地。我觉得转变是必需的,每个有追求的诗人都不可能在一个风格上抱残守缺。但是,如何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又不至于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以致荒腔走板,是最应该考虑的。徐柏坚的抒情特质值得自己好好窖藏,希望日久而醇香。如何在传统抒情的基础上丰富叙事性和现代性,是徐柏坚最应该着力的地方。你关注什么,你的诗里就会流出什么,文字不会骗人。在诗歌面前,技艺的修炼尚有门径,心灵的修为才是真正的“无门关”。徐柏坚是位通关高手,希望你在这个关口前不要徘徊不前。




推荐阅读:庞培 浅韵凝 唐绪东 陈会玲 朱永富 半桌夕阳 钱松子 笨水 羽微微 冯谖 马骅 纳兰 窗户 孙磊 陈白衣 伊蕾 余真 野子 一江 朱朱 黄礼孩 阿七 潘洗尘 刘郎 寄南 米绿意 胡敬涛 海媚 菠萝僧 更杳 刘白 泣梅 王丽颖 吕布布 游金 布非步 温经天 尹马 胡桑 夏汉 扶桑 周公度 娜夜 橘子 前沿老猫 凌越 马雁 马映 郑单衣 夏珂 北方雪狐 谭雅尹 曾曾 剑东 熊森林 婧苓 倮倮 月岛 游子衿 人邻 陌上吹笛 冷含莹 肖水 康苏埃拉 颖川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